实行教师退出机制,退出的教师怎么办?

山东平阴女53,男55岁老教师,申请到前后
勤教辅岗位工作,且职级待遇不变。

第1个回答  2023-03-09

教师 退出机制

实行教师退出机制意味着对于教师的工作绩效和职业生涯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教师的个人绩效、职业规划、市场需求等因素,有选择性地退出教师队伍。对于退出的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提供职业咨询服务:对于退出的教师,提供职业规划和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

2. 聘用为兼职教师:对于部分离开教师队伍的教师,可以继续聘用为兼职教师,为学校提供专业服务。

3. 转岗到其他职位:对于具备一定技能和经验的教师,可以考虑转岗到学校的其他职位,比如学科组长、教学研究员等。

4. 提供退休福利:对于教龄较长的教师,可以考虑提供退休福利,并配合政府的养老保险政策,保障他们的生活。

5. 给予资金支持:对于有创业或者自主创新想法的教师,可以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梦想。

教师

总之,退出机制的实行不仅可以优化教师队伍,提升教育质量,也可以给那些离开教师队伍的教师提供更多选择和机会,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和价值。

第2个回答  2023-03-09

加强对退出的教师的心理疏导和关注,让他们能够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减轻他们的压力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而针对退出的教师,学校也应该积极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让他们能够尽快融入新的工作环境,学校应该制定合理的补偿政策,对退出的教师进行经济上的补偿和职业上的指导和帮助,让他们能够顺利转型和就业。

教师退出机制可以让教师意识到自己的工作表现和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的关系,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投入度。离开教职队伍,就是被开除。这一类的撤职,属于比较严肃的一类,就是把那些不称职的老师从教职员工中剔除出去,然后撤职。

例如,有可能被开除的,有可能是一些严重违背师德的老师,有可能是“吃空饷”的老师,也有可能是私招乱聘的老师,实行“教师退出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保证中小学生接受优质的基础教育,对于老实肯干的教师来说,他们可能觉得自己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就不会被扫地出门,但你必须清楚,软柿子只会第一个被肉食者揉捏,硌手的硬渣子哪怕能力再差,也有可能会继续留下来成为一所学校的重要力量。

退出教育行业的教师可以选择自主创业,通过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技能创办一家教育机构,提供优质的教育服务,实现自我价值和财务自由,继续学习:退出教育行业的教师可以选择继续学习,提升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例如进修研究生、参加培训课程等,如果选择继续从教,他们可以尝试在其他学校或教育机构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如果选择转行,则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职业规划,转向其他行业或职业领域。

第3个回答  2023-03-09

教师退出机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允许教师申请,并能够成功退出教师职业的一种机制。有些情况下,因为个人原因或者其他原因,真的需要将教师退出,那么退出的教师可以选择以下几种途径:



1. 换一份工作:如果教师对教育行业没有兴趣或者无法适应这个行业,可以选择换一份与自己专业或者兴趣相关的工作。

2. 继续进行自己感兴趣的事业:如果教师有自己对其他领域的兴趣并且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可以选择转行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从事相关职业。



3. 创业:如果教师有创业的想法和能力,可以选择创业来实现自己的梦想和计划。

4. 休息和充电:如果教师想要休息一段时间,可以选择停止工作,去充电、旅行、养病,等等。



无论是哪种途径,教师退出机制都应该给予教师一定的经济福利、补偿和支持,同时鼓励他们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此外,教育部门和其他行业可以开展相关培训和转岗计划,帮助退出教育行业的教师更好地适应新的职业环境和角色。

第4个回答  2023-03-09
一、“不合格”的老师如何退出
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教师资格定期注册工作的通知》(教师厅〔2017〕4号)文件精神,“未通过教师资格定期注册者,将取消其教师资格”,也就是说,不符合法定任职条件的人就要被退出了,而且是没有办法再去当老师的。
根据相关规定,教师要想被退出必须符合以下几个条件:
1.已经退休或者因病、因残丧失教职能力;
2.无正当理由连续两年不参加年度考核且累计两年不合格;
3.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4.被依法撤销教师资格。
因此,只要符合这几个条件的老师就不会再去当老师了。
退出机制实施后,一旦成为某个行业的“黑名单”,将终生不得从事这个行业了!
1、对已经退休的老教师
国家规定,对已经退休的老教师必须进行定期注册,否则将会被终生不得从事教育行业。
国家还规定,已经退休的老老师必须要去参加“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调整”项目才能领取养老金。
但这个老老师要想享受养老金待遇,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个条件是已退休10年以上的老师才能参与;第二个条件是要有退休金发放记录。这个老教师如果没有退休金领取记录,将会终身不能领取养老金;第三个条件就是该教师还在学校工作过,并且工作了10年以上;第四条,老老师退休后还在学校里工作,也就是所谓的“双轨”模式。
这样看来,如果不具备这几个条件的老师就被永久排除在教育行业之外了。
2、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教师
据报道,江西一名高中老师,在课堂上多次点名批评学生,对学生动粗。
之后因为涉嫌殴打学生被刑拘一年。
还有福建莆田的一名班主任李某,被网友爆料称长期体罚学生。
在此之前,深圳宝安一名女教师殴打学生,事后被学校辞退;
还有山东青岛某学校的“万人血书”等事件都是因为教师体罚问题而被曝光的。
因此,如果教师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话,也就意味着终身不得从事教育行业了。

二、谁来决定教师的退出
教师退出机制实施的成败,关键在于执行机构的权威性和公平性。
在目前的教师管理体制下,主要由教育行政部门来执行这个决定,因为这是个相对独立的机构,对教育行政部门拥有较大的建议权。
那么,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决定也要交给教育部门来做,那还叫什么呢?
教师退出机制实施后,首先必须明确一个机构来执行这项决定。
这个机构就是教师资格审查委员会(下称“审查委”)。
审查委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主要负责对教师资格的审查、注册等工作。
同时,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建立健全校长、教师管理制度和岗位责任制、教师任职条件和岗位职责、教师聘用制度。
要真正实行这个机制,首先要有明确的责任分工。
审查委是一个“执行机构”,它负责把有关情况和意见汇总报告给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时也是一个“服务机构”,它要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并提出意见建议。
审查委的成员应该由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育行政部门官员、有关专家学者或其他部门组成。
这个委员会还应该有监督机制。
一旦发现有违背法律规定、有悖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侵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等行为时,该委员会必须向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或者接到不符合规定行为的举报或情况反映后,及时调查处理并将结果反馈给审查委参考。
同时还必须有相应的申诉机制。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证审查委成员既各司其职又相互配合,保证执行机构能正常运行并充分发挥作用。
另外就是要建立“退出”机构。
“退出”机构一般由学校行政人员组成,负责组织实施这项工作并指导其实施和考核结果反馈;同时还要建立监督机构进行监督管理与考核结果反馈。
当然了这只是个设想,实际上要真正实现也有一定困难:如果审查委对学校或老师进行定期检查或不定期抽查能起到较好的作用怎么办?!
总之一句话如果没有相应组织保障将难以真正实施这项制度!
可以说这一制度实施起来难度是相当大的。

三、打破“铁饭碗”的利弊
虽然教师“退出机制”的试行在各地进行,但有一个问题大家必须要注意:那就是实施“退出机制”后,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将会下降。
对此,专家认为:实施“退出机制”,是为了让教师回归本位,回归教育的本真。
实行“退出机制”后,教师不能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就会面临被辞退或被淘汰的危险,导致部分人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差错甚至错误,造成教学质量下降和不良影响。
比如有教师因工作不认真被学校辞退或被学生、家长投诉;或者在与其他教师的合作中表现不佳等情况造成教育教学质量下降和不良影响;或者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冲突事件时,有一些教师会因无法正确引导学生而产生错误观点等。
因此,实行“退出机制”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而且还可能会出现一些新问题。
因此,在推行实施教师“退出机制”时,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操作,并要做好配套工作:一是加强培训工作;二是加强督导检查;三是严格按照程序执行。
第5个回答  2023-03-09

实际上,“中小学退出机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有地区在实践:
笔者2017年在南京某区县调研时,该地教育局就已在着手推动“县管校聘”制度,其中就涉及到“中小学退出机制”;2021年湖南某县开展了中小学“县管校聘”的改革试点,2022年在全县全面推开教师竞聘工作,对于不符合相关要求或违反相关规定的教师进行解聘或“不予聘用”;2022年6月,南京市江北新区也印发了《南京江北新区关于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区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同样提到要“探索以转变岗位、待岗培训、解聘为主要途径的教师退出机制”。
“教师退出”不单指解聘
中小学“教师退出机制”提出后,引发了一些人的恐慌,认为这是要打破中小学公办教师的“铁饭碗”。其实大可不必恐慌。
“教师退出机制”包含两个层面的“退出”:
一是退出所在岗位,即转岗、待岗、离岗退养等。
这种类型的退出,主要是针对因主客观原因不适合待在原岗位的教师进行岗位调整。比如,将年龄偏大、精力不济的教师调到非教学岗位;对教学态度不端正、教学能力不足的老师实行待岗培训处理,待培训合格之后重新上岗;对患有重大疾病需要休养的教师,实施离岗退养政策。

二是退出教师队伍,即解聘。
这种类型的退出,性质要严重些,主要是将不合格的教师清除出教师队伍,收回其编制。比如严重违反师德师风的教师、常年“吃空饷”的教师、“私招乱聘”的不合格教师等,都可能是被清退解聘的对象。
不过,不论从教师队伍稳定性的角度考虑,还是从实际教学管理需要考虑,大规模清退教师是不可能的,两种类型的“退出”中,前者的数量要比后者的数量多,真正退出教师队伍的教师必然是极少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