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的远交近攻对当时的局势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16

历史就是以前的人做了某些事,改变了时局,亦或者留下了脍炙人口引人深思的故事。

这其中有无数人运用自己的才能登上了人生的巅峰,他们因此也成为了被后世人津津乐道的大人物,但是能改变历史的却不仅仅只是大人物,因为历史的构成还离不开数之不尽的小人物。

战国,是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年代,短短几百年的历史,涌现出的人物却像漫天的群星一样耀眼,在秦国统一华夏的路上,有些人注定要被后世人铭记。

改革变法强秦根本的商鞅,纵横捭阖游说诸侯的张仪,攻无不胜战无不克的白起,亦或者奇货可居一字千金的吕不韦,但我们本次要说的不是他们,而是远交近攻促秦成帝的范雎。

范雎的远交近攻直接敲响了六国的丧钟,但其实它只是变相的连横,说白了这项外交政策并不是范雎首创,只是他进行了改变。

范雎跌宕起伏的一生离不开两个人,王稽和郑安平,可以说没有这两人就不会有以后的范雎,当然如果没有这两个人,范雎也不会落得身败名裂的结局。

所谓成也王稽,败也郑安平,在粪坑里垂死挣扎过的范雎走出了自己的路。

嫉贤妒能的须贾,断送了范雎在魏国的路。

范雎是魏国人,也可以说他是魏国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如果魏国能抓住这条大鱼,或许秦国统一华夏的进程会大大减缓,但是魏国让范雎失望了,最终范雎也亲手把魏国推向了悬崖。

范雎和无数士子一样,就是穷,史料记载:范雎,字叔,年幼家贫无以自资,也就是说,范雎家里很穷,想要自己给自己做多点投资什么的,却没有能力,范雎只好又和这些穷苦的士人一样,选择了做别人的门客。

范雎选择的是一个叫须贾的大夫,毕竟穷嘛,谁要给饭吃,那就为谁卖命,范雎也是如此,一次跟随须贾出使齐国的过程中,范雎看到了齐王逼迫须贾,当即挺身而出,说的齐王面红耳赤,人都会佩服比自己厉害的人,齐王也是如此,看到范雎的本领,决定把范雎挖到齐国做官。

齐王就命人给范雎送了很多很多的金银珠宝、美酒佳酿什么的,虽然范雎推辞了,但须贾却眼红了,自己都没有得到齐王的赏赐,自己的手下却得到了,这让须贾很受伤,所以他回到魏国后,就污蔑范雎通齐卖国。

初露锋芒的范雎,死了。

须贾直接把范雎通齐的事情告诉了魏国丞相魏齐,草包丞相魏齐二话不说就把范雎找来对峙,虽然范雎竭力解释,但终究不济于事,因为范雎处于阶级的最底层,他的命如蝼蚁。

当然魏齐也不会怜悯范雎,所以他对范雎下了打手,这还不算晚,被打的几乎要死的范雎,还被魏齐命人丢进了粪坑里,并且让门客往范雎身上撒尿,就这样受尽侮辱的范雎成为了当时大梁城里街头巷尾最大笑柄。

你可能会说,当时的魏王难道不知道自己国家的这位大才吗,估计真不知道,因为当时的魏王是魏安厘王,也是昏君一个,这时候的魏国,也已经病入膏肓,丞相惩治一个卖国贼,也轮不到国君过问。

奄奄一息的范雎,用家中仅有的十金打动了在茅房外看守他的人,此人偷偷的把范雎送回了家,自此初露锋芒的范雎死了。

不可一世的张禄,活了。

范雎能够在魏国丞相魏齐的眼下捡的一条命,有一个人必须要说,那就是范雎的好朋友郑安平,什么样的朋友才是好朋友,对于范雎来说,郑安平就是,没有之一。

当魏齐下达了对范雎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命令时,郑安平一声不响背着奄奄一息的范雎逃进了深山老林,关于郑安平为什么会冒死救范雎,我们不得而知,或许仅仅因为两人的情谊,亦或者郑安平觉得范雎值得冒险,不管如何,郑安平舍命救了范雎,不,这时候应该叫张禄了。

范雎被郑安平藏起来的时候,一直没有间断的工作,就是为范雎谋划一个出路,皇天不负有心人,郑安平终于等到了一个这样的机会,那就是秦国一个叫王稽的使者来魏国了。

王稽明则出使魏国,实则是为秦国搜罗人才,王稽的直接上司就是秦国的秦昭襄王,虽然这时候的秦国是宣太后和魏冉掌权,但秦王的名号还是很管用的,在郑安平的活动下,范雎见到了王稽,并且仅凭一次交谈,范雎就说服了王稽,把他带到秦国去,足见其范雎的厉害之处,自此范雎开挂的人生也开始了。

范雎的救命恩人却害了他。

郑安平和王稽可以说是范雎走向人生巅峰的两位引路人,范雎当上秦国丞相之后,如日中天,毕竟这时候的秦国是战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秦国丞相说句话,大地都要抖三抖。

借助秦国强大的实力,范雎成功报了自己的私仇,他不仅当众侮辱了须贾,还逼死了曾经差点要他命的魏国丞相魏齐,但范雎不仅仅只会暇眦必报,其实他还懂得知恩图报。

范雎逼死了白起之后,军中将领就出现了空缺,范雎就把郑安平给举荐当了将军,结果郑安平实在让人失望,上了战场的他,却被赵军团团围住,结果郑安平率领两万秦军就投降了赵国。

屋漏偏逢连夜雨,在郑安平投降赵国之后的两年,被范雎举荐的当了河东郡守的王稽也被举报与别国诸侯勾结,犯了秦律被砍了头,到了此时,范雎已经回天无力,因为举荐这两人不利,范雎的人生也走向了末路,不久后变抑郁病死。

飞鱼说:

成也王稽,败也郑安平,在粪坑里垂死挣扎过的范雎走出了自己的路,王稽和郑安平给了范雎一次重生的机会,范雎的知恩图报也并没有错,奈何只是这两个人太差劲,葬送了自己的同时,也把范雎拉入了无底的深渊。

范雎最成功的地方是提出了远交近攻,这项外交政策直接敲响了六国的丧钟,但其实它只是变相的连横,秦国在范雎之前采取的也是连横政策,只是采取的是联合韩魏攻打齐国,这也是后世所说的近交远攻。

为什么远交近攻可以统一华夏,而近交远攻只能成为一条失败的军事外交策略呢,这是因为攻打与自己邻国接壤的国家,只要能夺得一寸土地就是自己的,只要能扩大一尺的地盘也能划归已有。

近交远攻就不一样了,秦国联合韩魏攻打齐国,即使打赢了,秦国也得不到尺寸土地,无非是赢得了名声和士气,最后得利的却是中间的韩魏两国,范雎提出的这条策略可以说一举指明了秦国统一华夏的道路,虽然是变相的连横,但其威力却惊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