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读《两般秋雨盫随笔》卷一25:兰因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2
兰因馆

试注——

1、 兰因馆 :①《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春秋时郑文公侍妾燕姞梦见天女赠给她一朵清幽的兰花,不久她就与郑文公结成了夫妻的。所以“兰因”经常被用来比喻像兰花一样美好的前因。

②陈文述所辑《兰因集》:得隙地于孤山巢居阁,西为菊香小青两女士修墓,并建兰因馆。其上为夕阳花影楼,楼左为绿阴西阁,以祀小青;右为秋芳阁,以祀菊香。先是为明女士杨云友修墓于智果寺西,因以附祀秋芳阁中。诗以纪事,并索海内诗人和焉。与其他咏叹、祭奠冯小青的文人活动所不同的是,这次文人唱和的主角并非仅小青一人。陈文述修冯小青、菊香、杨云友三人墓,时人并称“三女士墓” ,冯小青为其一也。(陈文述重修冯小青墓及《兰因集》修定考论)

2、 钱唐苏小是乡亲 :

①白香山应是指白居易,而这句诗却是出自唐·韩翃《送王少府归杭州》:

归舟一路转青苹,更欲随潮向富春。

吴郡陆机称地主, 钱塘苏小是乡亲。

葛花满把能消酒,栀子同心好赠人。

早晚重过鱼浦宿,遥怜佳句箧中新。

②袁牧闲章:

余戏刻一私印,用唐人“钱塘苏小是乡亲”之句。某尚书过金陵,索余诗册。余一时率意用之。尚书大加诃责。余初犹逊谢,既而责之不休,余正色曰:“公以为此印不伦耶?在今日观,自然公官一品,苏小贱矣。诚恐百年以后,人但知有苏小,不复知有公也。”一座冁然。(随园诗话)

3、 竹垞老人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浙江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清朝词人、学者、藏书家。

他博通经史,参加纂修《明史》,其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著有《曝书亭集》《日下旧闻》等。

4、 苏小墓 :西湖墓址最有名。几经毁建。选摘其一:《西湖新游记》却说“墓实系伪作。盖康熙南巡,偶向侍臣询及苏小小,浙抚乃连夜抔土西泠桥下,一夕成冢,以备御览。”

5、 秀州 :嘉兴别称。古州名,包括旧嘉兴府(除海宁外的今嘉兴地区)与旧松江府(上海市的吴淞江以南部分)。

6、 争墩之习 :谢安的表字与宋朝王安石的名正好相同,后来王安石退居金陵,买的宅院正好在谢安的府邸旧址,宅内有以谢安命名的“谢公墩”。王安石于是戏作诗道:“我名公字偶相同,我屋公墩在眼中。公去我来墩属我,不应墩姓尚随公。”时人评曰:“与死人争地。”

7、 小青 :(1595—1612)即冯玄玄。明万历武陵才女冯小青,生于扬州闺塾师家庭。年十六嫁为杭州冯生侧室,为正室不容。冯姻亲杨夫人劝其他适以脱困,小青婉拒,独居孤山梅屿。年十八病逝。逝后生平所作尽遭冯妻焚毁,仅残篇被后世文人编辑成集,以《焚馀》之名流传至今。

冯小青去世之同年,明万历壬子年仲秋,戋戋居士据其生平作《小青传》,从而拉开了明清两代延续三百余年的“冯小青现象”的序幕。期间,文人以“冯小青事”为主题进行的规模较大的诗文唱和共四次,始于清代乾隆年间,终于民国四年。

8、 陈云伯 大令 文述 :大令,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

陈文述(1771-1843)初名文杰,字谱香,又字隽甫、云伯,英白,沈明,后改名文述,别号元龙、退庵、云伯,又号碧城外史、颐道居士、莲可居士等,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嘉庆时举人,官昭文、全椒等知县。诗学吴梅村、钱牧斋,博雅绮丽,在京师与杨芳灿齐名,时称“杨陈”,著有《碧城诗馆诗钞》、《颐道堂集》等。陈曼生从弟(堂弟)。

9、 杨妹子 :杨云友,(1567-1627)名成岫,又名慧林,号云道人,别号林下风。钱塘人,明末女画家、词人。人称“诗,书,画三绝噪于西泠”,“书法二王”,《明画录》、《无声诗史》等有记载。 她没有文集留存,流传下来的词仅有三阙。她的画受到董其昌、陈继儒、柳如是等人的重视。 李渔后来把她牵强附会写在《意中缘》里,又经后人误传,写成小传。

10、 菊夫人 :一作鞠夫人。宋人。善歌舞,妙音律。高宗时为仙韶院之冠,宫中号为“菊部头”。以不获际幸为恨,称疾告归,为宦者陈源以厚礼所聘,蓄于西湖适安园。后被召再入掖禁。其事被演而为曲,名曰《菊花新》。后世即称戏班或戏曲界为“菊部”。

11、 方稚韦 孝廉 懋朝 :方懋朝,字稚韦。钱塘人,举人。

12、 吴飞卿 女史 规臣 :吴规臣,字飞卿,一字香轮,号晓仙,江苏金坛人。朗斋女,吴县顾鹤妻。画花卉,得潘榕皋(奕隽)之传,性喜艺苑,每对花写照,风枝露叶,雅秀天然。兼精岐黄,通剑术。鹤令米脂,从征喀什噶尔,规臣留居吴门,夫家母家皆恃其往来金陵、维扬间鬻画供给。同时嘉兴沈谷山水,吴蕙花卉,南海黄之淑兰竹,并出冠时。

13、 汪小韫 女史 端 :汪端(1793~1839), 清代女诗人。字允庄,一字小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湖北候补同知陈裴之(陈文述子)之妻。幼即能诗,熟于史事典故,喜高启、吴伟业诗。选明诗初、二两集,有《自然好学斋集》。

女史:本为古代女官的名称,旧时借用为对妇女知识分子的尊称。

14、磵:古同“涧”。

高菊磵 :高翥(1170~1241)是南宋江湖派诗人中较有才情的一个,字九万,浙江余姚人(今匡堰镇高家村),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1岁那年,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代表作有《菊磵小集》,《南宋群贤小集》等。黄宗羲称高翥为余姚的诗祖,葛绍体称高翥“诗名空满浙江东”。

《清明日对酒》入选《千家诗》被广为流传。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15、 翟晴江 :翟灏(?~1788)清藏书家、学者。字大川,改字晴江,自号巢翟子。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金华、衢州府学教授。

性嗜藏书,自经史外,凡诸子百家、山经地志、稗史说部、佛乘道诰等书,广加收罗。建书楼三楹,储书检校,名“书巢”,藏书家杭世骏亦记其“环堵之室,而卷且盈万。”作有《书巢记》,记其储书经过。撰述勤奋,至老不倦。目录学之书有《汉书艺文补志》,著有《四书考异》、《尔雅补郭》、《湖山便览》、《艮山杂志》、《通俗编》、《无不宜斋诗集》、《说文算经证》、《周书考证》等。弟翟瀚,字莼江,亦好藏书,所收多善本。藏书印有“翟瀚之印”。

16、 谢芳姿 :约生活于晋穆帝永和至孝武帝太元(345~396)年间。晋中书令王珉嫂婢女。与王珉相爱,情好日笃,嫂笞挞甚苦。珉兄止之。芳姿善歌,嫂令歌一曲,当赦之。

芳姿以珉素喜执团扇乃应声歌《团扇》:“白团扇,辛苦五流连,是郎眼所见。”珉问讯来问,芳姿即改云:“白团扇,憔悴非昔容,羞与郎相见。”后人因而歌之。事见《古今乐录》

《诗归》评论谢芳姿所作〈团扇歌〉诗曰:“清白得妙、两见字各一意,各有其妙、恨在羞字,为郎鹪顇却羞郎,又道破矣”。

17、 琼姬 :①传说芙蓉城中仙女名。借指美女。宋·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十:“ 王迥字子高 ,族弟子立 ,为苏黄门壻,故兄弟皆从二苏游。 子高后受学於荆公 。旧有周琼姬 事, 胡徽之为作传,或用其传作《六幺》。 东坡复作《芙蓉城》诗,以实其事。” 元·张可久《小梁州·雪晴诗兴》曲:“ 琼姬争卷珠帘看。画船中歌舞吹弹。”参见“ 芙蓉城 ”。

②指青女。主霜雪之神。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二折:“ 琼姬 ,素衣,纷纷巧剪鹅毛细。”

③传说中春秋吴王夫差女名。元·杨维桢《夜行船序·吊古》套曲:“离宫废,谁避暑? 琼姬墓冷苍烟蔽。” 明·高启 有《夫差女琼姬墓》诗。

18、 毛驰黄 :毛先舒(1620年—1688年)明末清初文学家,西泠十子之一。原名骙,字驰黄,后改名先舒,字稚黄,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明末诸生。入清,不求仕进,从事音韵学研究,也能诗文,其诗音节浏亮,有七子余风。毛先舒与毛奇龄、毛际可齐名,时称“浙中三毛,文中三豪”。

作词喜用“瘦”字,在《玉楼春·闺晚》有“月明背着陡然警,我信我真如影瘦”,在《踏莎行·书来》有“空闺寂寂念相闻,书来默淡知伊瘦”,在《临江仙·写意》“鹤背山腰同一瘦,且看若个诗仙”;因这三首词中有三个瘦字,被沈东江嘲为“毛三瘦”。

著述宏富,有《东苑文钞》2卷、《东苑诗钞》1卷、《思古堂集》4卷、《匡林》2卷、《声韵丛说》、《韵问》、《南曲入声客问》、《南唐拾遗记》、《常礼杂记》、《家人子语》、《丧礼杂说》、《语子》、《稚黄子》、《谚说》、《撰书》、《小匡文钞》、《格物问答》、《诗辩坻》、《南曲正韵》等传于世。

19、 诸九鼎 :(约1659年清世祖顺治十六年前后在世)字骏男,一名昙,字铁庵,钱塘人。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工诗文,著有乐清集、铁庵集传于世。

20、 茂漪 :卫夫人。卫铄,(272-349),号和南,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北)人,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东晋时代著名女书法家,师承钟繇,高徒有王羲之。代表作有《笔阵图》《名姬帖》等。

21、 临池 :指俯视溪池。典故源于晋卫恒的《四体书势》。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关。后来,人们用这个典故表示刻苦学习曾巩的《墨池记》:“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其为故迹,岂信然邪?”

22、翁大人 :公公。

23、 墨琴夫人 :指卫夫人?未查到出处。

24、 齐国淑妃 :冯淑妃冯小怜,北齐后主高纬妃嫔,北齐灭亡后成为北周代王的妾,自杀。

25、 蒋家小妹 :即蒋小青,广陵人。

26、 女弟紫云 :《西湖新志》卷九:“明女士广陵冯小青墓,在林公祠左,民国四年吴江柳亚子为冯伶春航立碑小青墓侧,云冯善演小青影事,又同是姓冯,凭吊之余,为留片石,志因缘也。小青有女弟曰紫云。”《湖船续录》:“小青有女弟曰紫云,后归维扬马髦伯,时偕髦伯寓居孤山,制湖舫,曰“烟波画船”,取汤玉茗词意。”

27、 马髦伯 :见“紫云”注,余不详。

28、 横波 :顾横波(1619年-1664年)原名顾媚,又名眉,字眉生,别字后生,号横波,应天府上元县(今江苏省南京市)人。“秦淮八艳”之一。工诗善画,善音律,尤擅画兰,能出己意,所画丛兰笔墨飘洒秀逸。作有《海月楼夜坐》、《花深深·闺坐》、《虞美人·答远山夫人寄梦》、《千秋岁·送远山夫人南归》等诗词,收入所著《柳花阁集》。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29、 杨娃 : 宋宁宗恭圣仁烈皇后杨桂枝之妹。以艺文供奉内廷,书法极似宁宗,马远画多其所题(《书史会要》卷六)。

30、 容华 :初唐四杰杨炯之侄女,从小就擅长诗文,十三岁时曾经写过一首《新妆诗》:“宿鸟惊眠罢,房栊乘晓开。凤钗金作缕,鸾镜玉为台。妆似临池出,人疑向月来。自怜终不见,欲去复徘徊。”清丽婉转,流传甚广。

31、 张遂辰《湖上编》 :张遂辰,字相期,号卿子,又号西农,祖籍江西,随父迁居浙江杭州。工诗文,董其昌、陈继儒称许为“奇才”。入国子监。明末隐居杭州改学医术,并成为一代名医,史料记载他“能探丸起人死,人争迎致之卜筑东城”。后人把他编辑的伤寒论称之为《张卿子伤寒论》。钱塘学派的开山祖,明末清初名医。代表作品有《湖上白下集》。其弟子以张开之、沈亮辰为最著名。

《张卿子先生遗集四种(白下编、湖上编、蓬宅编、衰晚编各二卷 )》

32、 李笠翁 :(1611-1680),出生于南直隶雉皋(今江苏省如皋市),字谪凡,号笠翁,明末清初文学家、戏曲家,世称“李十郎”,被后世誉为“中国戏剧理论始祖”、“世界喜剧大师”。李渔自幼聪颖,在明代中过秀才,入清后无意仕进,从事著述并指导戏剧演出,主要作品有《闲情偶寄》《十二楼》《连城壁》等。

33、 意中缘 :清代戏剧家李渔的戏曲,李渔后来和其他作品合在一起成《笠翁十种曲》刊印,现存康熙年刻本。此剧系李渔将历史真实人物按照作者的才子佳人观扭合而作,他将林天素(即林雪)配于陈继儒,杨云友(即成岫)配于董其昌,后人多误传,以为是正史。

34、 谢逸 :谢逸(1068-1113),字无逸,号溪堂。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 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按〕恐是错解。

35、 谢彬 (1601—1681)明末清初画家,初名份,字文侯,号仙癯,上虞(今属浙江)人,后随父居钱塘(今杭州)。工写真。

《图绘宝鉴续纂》云:“彬善写小像,一经彼笔,世无俗面,至于数人合幅或举家全庆,神情浃洽,眉目照映,海内称首望焉!”

36、 林天素 :林雪,字天素,以字称林天素,明朝女书画家。闽(今福建)建宁人,自称是福建三山人,曾经寄居杭州西湖,生卒年不详。董其昌、陈继儒、李流芳、曹学佺、陈文述等人对她颇为青睐。林天素与名妓杨云友也是好友。

38、 汪然明 :汪汝谦,(约一六一0年明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前后在世)字然明,歙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徽州巨贾,时人称其“贾而好儒”、“风雅典型”。

移居武林,招集胜流,为湖山诗酒之会、其他事迹不详。汝谦有《绮咏》一卷,《绮咏续集》一卷,《四库总目》大抵为征歌选妓之作。

明代黄汝亭在《新安汪翁赞像》中为汪然明画像:“面满月,髯若林,醉五斗,散万金。”钱谦益称其“热肠侠骨,囊括一世之志气”。李渔更是在传奇《意中缘》和《亡姬陶楚生传》中,塑造了以汪然明为原型的黄衫客的侠义形象。

39、 春星堂 :或汪汝谦名下书坊,搜有多部古籍注春星堂刻本。汪汝谦玄孙汪师韩辑《春星堂诗集》。

堂名出自唐·杜甫《夜宴左氏庄》

林风纤月落,衣露净琴张。

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

检书烧烛短,看剑引杯长。

诗罢闻吴咏,扁舟意不忘。

40、 智果 :涅槃为断果,菩提为智果。

41、 碧城 :仙人所居之处。《太平御览》卷六七四引《上清经》:“元始(元始天尊)居紫云之阙,碧霞为城。”李商隐有《碧城三首》。

42、 坛坫 :diàn。这里引申指文坛。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八:“康熙间,萧山毛西河奇龄、钱唐毛稚黄先舒、遂安毛会侯际可,俱以文章雄长东南坛坫。”蒋信《题亚子分湖归隐图》诗:“箫心剑气总钟情,坛坫流传领袖名。”

43、 绛纱 :①红纱。纱,绢之轻细者。 唐·韦应物《萼绿华歌》:“仙容矫矫兮杂瑶佩,轻衣重重兮蒙绛纱。” 明·徐渭《忆潘公》诗之二:“帐底画眉犹未了,寺丞亲着绛纱来。”

②犹绛帐。对师门、讲席之敬称。 唐·刘禹锡《送赵中丞自司金外郎转官参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诗:“相府开油幕,门生逐绛纱。” 宋·苏轼《仙游潭·马融石室》诗:“未应将军聘,初从季直游。绛纱生不识,苍石尚能留。” 清·袁枚 《随园诗话》卷十:“ 豫庭 《赠妇翁》云:‘喜我绛纱深有托,半为娇客半门生。’”参见“ 绛帐 ”。

44、 玉炉三涧雪 :词牌名。写者都道教内容。

45、 一枝花 :唐话本, 已佚。又指李娃,长安娼女也。 字亚仙,旧名一枝花。又,散曲名。

46、 小玉 :晋干宝《搜神记》载: 夫差小女紫玉,年十八,有童子韩重年十九,紫玉悦之,私交信问,许为之妻。重学于齐、鲁间,临去,属其父求婚,王怒,不与。紫玉结气死,葬阊门外。三年重归,往吊于墓,紫玉从墓侧形见,宛颈而歌曰:“南山有鸟,北山有罗。意欲从君,谗言孔多。悲结成疾,没命黄垆。命之不造,冤如之何!羽族之长,名为凤凰。一日失雄,三年感伤。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故见鄙姿,逢君辉光。身远心迩,何曾暂忘!”歌毕,欷流涕。要重还冢,与之宴饮三日夜,尽夫妇礼。临出,取径寸明珠及昆仑玉壶与之。重诣王,自说其事,王大怒,谓重发冢,托以鬼神,趣收重。紫玉忽来见,跪而言曰:“昔诸生韩重求玉,大王不许,今名毁义绝,自致身亡,重远还吊唁,感其笃终,辄与相见,因遗以珠玉,不为发冢。愿勿推治。”夫人闻之,出抱紫玉,忽如烟不见。

白居易《霓裳羽衣歌》:“吴妖小玉飞作烟,越艳西施化为土。”清·王闿运《采芬女子墓志铭》:“出郊而望,但见紫玉之烟;舞鹤还来,俱入泉台之镜。”

47、 兰闾 :阖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