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体坛风云人物评选风波引发的思考:2018体坛风云人物评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2-18
  最近,2006体坛风云人物评选风波受到各方面尤其是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事情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但余波未平,各种各样的讨论还在持续地进行中。对于风波的始末,我们在此不作赘述。在整个风波中,究竟孰对孰错,也不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只是由此引发了一些思考,提出来与读者分享。
  首先我们要肯定的是,CCTV在本次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中,把李晓峰(即SKV)列为候选人,不但是对李晓峰个人成绩的一种肯定,也是对电子竞技运动几年以来长足发展的一种肯定;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从一开始就对评选投入了极大的热情,这让全社会看到了电子竞技的群众基础和目前开展的热度;电子竞技相关媒体对这个事的前前后后都做出了及时的报道,显示出了对评选的高度关注和把电子竞技向大众推广的决心。但是最终的结果出乎意料。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我们不单要思考这个问题,更应该通过这一事件,看到它背后的东西,从而引发我们更深层次的思考。
  
  DEEP THINHING
  CCTV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违”?
  
  CCTV作为这次风波的焦点,难道不知道热爱电子竞技的人群有多大吗?显然不是。如果不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个问题,李晓峰从一开始就不会获得提名。CCTV难道没有考虑过“修改票数”(引用流行的说法)会引起怎样的凡响吗?CCTV应该是考虑过的,只是最终事件激化的程度还是超乎想象了而已。那么,CCTV为什么要冒着失去公理和诚信的危险来“修改票数”呢?这其中主要是受到了来自社会大众的压力。
  在对游戏的看法上,目前尚无可以公认和服众的定论。电子竞技虽是国家的运动项目之一,但其社会地位仍无法与足球、篮球等传统体育项目甚至是台球项目等相提并论。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学生的家长们对网络游戏与电子竞技之间的关系知之甚少,如“青少年网瘾”等诸多负面问题仍然影响着电子竞技的形象。坦率地讲,社会大众对电子竞技的接受尚需时日。因此,在娱乐大众和社会责任产生冲突的时候,媒体,尤其是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国家级媒体必须作出符合自己身份的选择。因为它是社会舆论和社会导向的晴雨表。
  
  DEEP THINHING
  广大玩家何时才能更加理智?
  
  在这次风波中,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并不是不接受李晓峰落选这个结果,而是不接受以这样的方式落选,似有受到了愚弄的感觉。其实,我们的心态应该平和一些。
  想想当初,大家所熟悉的《电子竞技世界》是一档非常火爆的电子竞技电视节目。CCTV5直播中韩电子竞技对抗赛、远赴韩国报道WCG、暴雪精英赛,都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播出仅仅1年的时间,就停播了。这些年来,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一直翘首以盼,殷切地期盼着电子竞技电视节目复播。本次李晓峰能跻身体坛风云人物评选活动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同时,也是一个信号,是CCTV开始把电子竞技引入到社会大众视线内的一个信号,也是电子竞技在中国逐渐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一个信号。从这个角度看,电子竞技的爱好者们应该高兴才是。至少,电子竞技有了向社会大众展示的一次机会。
  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在指责CCTV不能够客观公正对待电子竞技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考虑一下我们自己呢。票选是绑定身份证和手机的,也就是说人手一票。但是是否有人通过鼓动朋友投票,甚至用一些算号软件和登陆代理服务器等手段进行不正常的操作呢?因为,很难想象像姚明和刘翔这样的大众体坛明星与电子竞技明星李晓峰在票数上会有如此悬殊的差距。我们只是按照常理进行推断,至于事实的真相究竟如何,我们无从判断。广大电子竞技爱好者希望李晓峰获奖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做法上还是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在评选风波之后,很多玩家的言行就更有不妥了――各大BBS上咒骂、侮辱接踵而至,CCTV的百度贴吧被暴,甚至有些矛头指向国家相关部门。但是,我们是否意识到,我们骂够了,出气了,痛快了,最终受到损失的是谁?是中国电子竞技的形象。我们的言行代表了电子竞技爱好者这个广大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所表现出来的整体素质不高,那么又如何能够让国家放心地来鼓励和支持电子竞技的发展?试想,这一次,CCTV把李晓峰列为提名,就闹出了这样的事情,那么下次再有类似的评选,社会主流干脆“不带电子竞技玩了”,最终吃亏的还是电子竞技本身。所以,这一风波闹得越乱越大,玩家们越不理智,对于中国电子竞技的发展越不利。电子竞技要融入主流社会,光靠一腔热血是不够的,还有赖于我们每个人自身素质的提高。
  
  DEEP THINHING
  电子竞技相关媒体的社会责任感何在?
  
  我们的电子竞技相关媒体在这一风波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我们在上文已经提到,无论CCTV的处理方式是否妥当,但是CCTV最起码是有社会责任感的。而很多专业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则显得非常幼稚。
  从最初李晓峰进入体坛风云人物提名开始,电子竞技媒体就对此进行了追踪报道,这本是好事,关注电子竞技的动态和发展正是媒体职责所在,但是其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一些不负责任的提法和具有煽动性的文章,这似乎与媒体的社会责任相悖。且不说“让电竞摆脱‘黑户’”这样的提法,是否有将自己划为“黑户”的幼稚,也不说“当XXX遭遇XXX”这样风马牛不相及的对比,单说评选风波后,一些媒体的不负责任肆意炒作,就足以说明某些媒体在这件事情上的负面带动作用。
  “愤青”的称呼大家都不陌生,70年代时特指一些对社会现状不满,而急于改变现实的青年。而时至今日“愤青”’已发展成网络语言的特有词汇,通常指以发泄为目的,惟恐天下不乱,喜欢无事生非、小题大做的人。在这次风波中,某些媒体的举动与“愤青”无异,正是某些媒体的不负责任,火上浇油、添油加醋,最终造成了“刷票奇观”,成为了这次的票选事件的直接导火锁。这何谈社会责任,何谈正确引导?
  实际上,在大众媒体还没有对与电子竞技相关的事情倾注热情的时候,电子竞技的专业媒体就肩负着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如果为一己之私,逞一时之快,借题发挥,以自我宣扬和自我炒作为目的,置电子竞技发展的大局于不顾,只能阻碍电子竞技的普及和发展。同时也使电子竞技在公众中的形象受到了严重的损害。因此,无论是“媒体责任”、还是“做一个有文化的电竞人”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应该时时刻刻地体现在与电子竞技相关的每一个细节中。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媒体,最基本的原则是要拥有社会责任感,客观和公正地进行报道和评论,不偏私,不主观。我们的电子竞技爱好者多为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比较活跃的时期,产生一些激进的思想和片面的看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此时正是需要媒体发挥自己舆论导向作用的时候。保持社会责任感,坚持正确地引导,客观、公正地评论事实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在这一点上,有些电子竞技相关媒体做得实在是太差了。
  
  DEEP THINHING
  电子竞技在中国为什么不能被大众接受?
  电子竞技在中国为什么不能被大众接受?这个问题很多人都问过,也有很多人都分析过。在网络上搜索有关“电子竞技”的主题,就能够看到许多类似于上文提到的那些假、大、空的文章和报道。这表现出长久以来充斥于中国电子竞技圈的自我陶醉的风气。不错,我们急需自尊、自强,但是自尊不等于自负,自强不等于自大。
  在这次的评选风波中,很多人都把李晓峰同丁俊晖做比较。那么,让我们也来说一说。中国台球自改革开放之后开始兴起,至今才出了这样一个有国际影响力且为大众接受的超级明星。这条路,中国台球走了20余年。同样,中国篮球和田径走过了半个世纪才拥有了姚明和刘翔。电子竞技在中国发展不过五、六年光景,回首我们走过的路,或许我们的起点比台球、篮球和田径都高,发展的速度也要快很多,但是跟已经为主流观念认可的台球、篮球和田径比起来,电子竞技仍然是涓涓细流。正是因为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弱势地位,所以才出现这样那样的心态问题。现在是我们在努力融入主流,而不是强行要求主流接受我们。回想20年前,一个孩子如果不读书而去上体校,会被他周围的人指指点点;如今,大家的观念转变了,从小学踢足球、打篮球不一定“没出息”,甚至有些家长很乐意让孩子去上体校,因为在升学的时候能够得到照顾。丁俊晖就在前不久被上海交通大学破格录取。观念的转变需要时间,这个道理放之于电子竞技也是一样,我们也需要走过这样的一条路,而我们的电竞人在这个问题上总是显得急功近利。
  很多的评论都把中国电子竞技和韩国电子竞技做比较。那么,让我们也来说一说。韩国的电子竞技产业在世界金融危机爆发的时候为一个国家盘活了整个市场,这对于一个民族都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所以在韩国大众的心目中,电子竞技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很多上了年纪的人对电子竞技也是非常认同的。电子竞技明星在韩国就是大众明星。韩国政府自然可以大力扶植这个产业,甚至可以说电子竞技已成为韩国的国粹。韩国电子竞技只是一个极特殊的个例,我们不应该在同韩国做比较之后,把不能很好发展的原因归咎于政府,其实,根本原因在于我们自身。中国的电子竞技并没有韩国那样的背景,青少年的“网瘾”、“沉迷游戏”等负面问题影响着电子竞技的形象。对于这个缺乏规范但是又拥有巨大受众群的行业,国家相关部门感到无法控制,自然无法支持其发展。换句话说,不是国家不支持我们发展,而是我们让国家无法扶植。放眼世界其他国家也是如此,前不久在德国和美国都生了校园枪击事件,游戏玩家酷爱CS是酿成惨剧的重要原因。德国还为此起草了“开发、发行和玩‘暴力对待人类或人型角色’游戏的人将受到法律的制裁,除了罚款外最高会处以一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样的法律草案。
  到头来还是我们在上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到的“观念”和“主流”的问题。什么是“观念”?就是人们长久以来形成的思维定势。“上学读书才是正道”是中国人千百年来形成的伦理。“观念”的转变则需要时间的积累。什么是“主流”?掌握社会权力和财富的人群的声音就是主流的声音。某著名厂商的老总曾说出这样的话:“那些抽烟、染发、穿大花裤衩的选手,即使成绩再好,我也不会赞助他一分钱”。最终,那些选手把头发染回了原本的颜色,脱掉了他们的大花裤衩。这就是“主流声音”的作用。当然,人的“观念”不会一成不变,“主流”不会永远是“主流”。但是这个变化的过程要遵循客观规律,并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中国的电子竞技需要融入整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体系,才能迎来自己的春天。电子竞技的春天不是靠煽情、靠“呼唤”、靠什么“万人大签名”就能来到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