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禹锡的简介及作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7
一、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字梦得,出生于洛阳(今河南洛阳),是中唐时期的文学家。他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考中进士。刘禹锡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进步政治改革,但改革失败后,他被贬为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司马等职位,在外地度过了二十多年。后来,他回到朝廷担任主客郎中,晚年时被任命为太子宾客,并加授检校礼部尚书之职。人们通常称他为刘宾客。刘禹锡擅长诗文,与柳宗元交情深厚,被誉为“刘柳”;同时,他与白居易的诗歌唱和也颇多,两人并称为“刘白”。他的文集《刘梦得文集》至今仍流传于世。
二、刘禹锡的作品:
刘禹锡的作品包括《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他的文学作品广泛流传,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刘禹锡的家族起源于汉景帝的贾夫人之子刘胜。他的七代祖刘宴亮曾在北朝担任冀州刺史的散骑常侍,并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刘禹锡的父亲刘绪,为了躲避安史之乱,迁居至苏州。刘禹锡于大历七年(772年)出生,他的父亲和祖父都是小官员,他在江南度过了他的青少年时期。刘禹锡从小就学习儒家经典和诗歌创作,他天资聪颖且勤奋努力,在诗歌方面得到了当时著名诗僧皎然和灵澈的指导和熏陶。
刘禹锡的山水诗改变了大历、贞元时期诗人的风格,常常描绘一种超越空间实距、半虚半实的开阔景象。他的性格刚毅,具有豪猛的气质,在长期的谪居生活中,尽管感受到了沉重的心理苦闷,但他从未绝望,保持着斗士的灵魂,创作出了一曲曲表达孤臣之情的哀歌。
除了诗歌和论说文,刘禹锡的辞赋创作在唐代乃至整个辞赋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十一篇辞赋,与唐代其他作家所存的辞赋数目相比,也并不算少。在马积高的著作《赋史》中,他将中唐时期的辞赋家柳宗元置于首位,韩愈和刘禹锡并列其次,并将柳宗元的辞赋与屈原相提并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禹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