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手道的主要流派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7

  空手道是日本传统格斗术结合琉球武术唐手而形成的,起源于日本武道和琉球的唐手。唐手是中国武术传入琉球,结合当地武术琉球手发展而成的,而日本本土人又将九州、本州的摔、投等格斗技与唐手相结合,最终形成空手道。二战之后通过美军宣传而在全世界广泛传播。空手道当中包含踢、打、摔、拿、投、锁、绞、逆技、点穴等多种技术,一些流派中还练习武器术。下面是我为专门您整理好的:。

  

  1、涛馆

  Shōtōkan

  松涛馆

  创立日期:1936年

  来源国家:日本

  创立者:船越义珍1868–1957 、船越义豪1906-1945

  来源武术:冲绳武术 柔术

  来源流派:首里手 竹内流古柔术 新或神道杨心流柔术

  发展流派:和道流、松涛会、千唐流、神道自然流、养正馆空手、极真

  松涛馆流是空手道的一种,由船越义珍1868.11.10–1957.4.26和他的儿子船越义豪1906-1945从多种武术发展而来。船越义珍出身在冲绳,他通过一系列的公共演武,广泛地推广了现代化空手道,并且促进了包括庆应义塾大学、早稲田大学、一桥大学、拓殖大学、中央大学、学习院大学和法政大学等大学在内的大学空手道社团发展。

  船越有许多在大学社团和社会道场的学生在他1957年死后继续执教空手道。然而内部不同的意见导致了不同组织的诞生,包括中山正敏的日本空手协会JKA和江上茂的松涛会的最初分裂和其他的陆续分裂,导致了如今尽管他们都受船越的影响,但没有一个统一的“松涛馆”。

  语源

  松涛馆是船越义珍1936年在日本目白建立的第一个官方道场的名字,1945年因为联合轰炸导致被毁。松涛风吹过时松叶的波浪是船越义珍在哲学著作和写给学生信件时的笔名。日本的“馆”表示屋子或者大厅。为了纪念他们的老师,船越义珍的学生们创造了读作松涛馆的符号,放在船越义珍教课的大厅的处上方。船越义珍从来没有给自己的流派起名,只叫它“空手道”。

  特征

  松涛馆的训练一般分为三个部分:基本、形和组手。基本和形的技术特点是动作有力,步伐稳健的长桥大马。松涛馆为了发展初学者和色带的基本技术和步伐,以强而有力,而非更柔的方法教授,因此经常被认为是一种很硬很形式化的武术。而升级到茶带和黑带级别的人则结合摔跤和一些合气道技术,更为流畅,这些可以在黑带形中找到。组手技术在一个基础层次上反映了这些步伐和动作,但有经验的人会更灵活。

  主要组织

  JKA日本空手协会

  ITKF国际传统空手连盟

  SKIF国际松涛馆空手道连盟

  ISKF国际松涛馆空手连盟

  JKS日本空手松涛连盟

  JSKA日本松涛馆空手协会

  KWF空手之道世界连盟

  松涛会Shōtōkai

  SKA美国松涛馆空手

  著名练习者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町田龙太Lyoto Machida是松涛馆黑带3段,他的兄弟町田真三Shinzo Machida是4段,他们的父亲町田嘉三Yoshizo Machida是7段,并且是JKA巴西支部长

  现UFC次中量级冠军Georges St. Pierre是美国本土士道馆的黑带3段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 冰人 Chuck Liddell 是美国本土kenpo 空手道黑带

  前UFC轻重量级冠军Vitor Belfort最近取得了松涛馆蓝带  

  2、柔流

  Gōjū-ryū

  刚柔流

  创立日期:大约1930年

  来源国家:冲绳日本

  创立者:宫城长顺1888-1953

  现任代表:按字母顺序排列

  1、刚柔会 / 山口刚史 创始人 山口刚玄

  2、国际冲绳刚柔流空手道联盟IOGKF / 东恩纳盛男

  3、神武馆 / 兼井斉 创始人 金城健一

  4、国际顺道馆 / 知念辉夫

  5、冲绳顺道馆 / Yoshishige Omine 创始人 宫里荣一

  6、拳志会 / 外间哲弘

  7、健心馆 / Raul にもふのぬ 创始人 赤岭至冠

  8、素东刚柔流 / 泉川宽喜.

  9、Senbukan / Seiko Fukuchi 和 泉川宽喜

  10、尚武馆 / 沢岻政辉 创始人 新城正信 和 John Porta

  11、尚道馆 / 比嘉世幸

  12、尚礼馆 / 渡口政吉

  13、唯心馆 / Tomoharu Kisaki

  14、明武馆:八木明哲 创始人 八木明德

  15、冲绳刚柔流空手道协会OGKK / 比知屋义夫 创始人 宫里荣一

  来源:那霸手、少林南拳、福建白鹤

  发展:极真

  刚柔流是冲绳主要的传统空手道之一,特征是结合了刚和柔的技术。“刚”“柔”二字来自于冲绳大师们在19-20世纪使用的著名武术书籍《武备志》。刚,意味着闭手技术和直线攻击;柔,意味着开手技术和圆形移动。

  正确的呼吸是强调的重点。刚柔流的练习方法包括身体的加强和控制,他基本接近于打架距离、粘打、发力等和同伴训练。刚柔流在教学中融合了圆和直线的移动。刚柔流结合了硬式攻击如踢技,闭手击打和开手圆形技术如进攻、防守,控制对手包括锁、抓、摔、抛。

  历史

  由于缺少档案,刚柔流的历史是有争议的,但是我们可以简要地概括下它的起源。我们知道,刚柔流和其他武术在日本现代化的程序相似,它从一种打架训练变为一种通用的教育体制。东恩纳宽量在1905年注意到了这点,通过2种不同的方法传授武术,根据学生的不同,在家,他教以杀敌为终极目的的那霸手;在那霸商业高中,他教作为德智体教育的唐手。

  有2个年份决定了刚柔流由日本人确立:首先,1933年,刚柔流在日本被大日本武德会官方确认为武道,也就是被认为是当代武术或是现代武道。第2个年份,1998年,大日本武德会确认刚柔流空手道为传统古流武术。这种古流武术的确认表明了日本社会对日本,冲绳,中国间关系看法的变化。1998年前,只有日本本土武士练习的武术才被认为是古流武术。

  现代武道

  1933年,刚柔流成为第一个在日本被打日本武道会官方认定为武道的空手道学校,也是唯一一同时在冲绳和日本代表空手道历史的流派。这项认定让刚柔流空手道进入了现代武术或者是现代武道。

  东恩纳最杰出的学生是宫城长顺1888-1953,他14岁就跟随东恩纳学习。1915年,宫城长顺和一位朋友吴贤贵去福州寻访东恩纳的老师。他们逗留了一年,跟随了几位大师学习,但是过去的学校已经没有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他们回去不久,东恩纳就过世了。许多东恩纳的学生继续跟随他学习,他教授了一种在福建白鹤六机手学到的型,叫做转掌。

  东恩纳最年长的学生许田重発成立了“东恩流”,保留了更多东恩纳接近于那霸手的东西。

  1930年,东京举行全日本武术演武,一位其他演武者问宫城长顺最好的学生新里仁安练习的是什么流派的武术.回到冲绳以后,他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宫城长顺,于是决定取名为刚柔流。宫城长顺取自诗《拳法之大要八句》里的一句,大概意思是“打拳的八条法则”,也就是武术八戒。这首诗是中国武术医药经典《武备志》里的一部分。这句是“法刚柔吞吐”吸气和吐气的方法是刚和柔或者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吞吐相对,刚柔并济。

  型

  1 基本型

  基本型也就是型的基础。在刚柔流,三战型是所有其他刚柔流型的基础,因为它教授了基本移动,基本技术,发力和运气的呼吸技巧。它也是身体控制的基础。空手道家练习这套型越多,他的闭手型变化得越多。第一种变化的三战型三战第一被认为是基本型。

  2 闭手型

  闭手型也是基础型。在学习基本型后学习这套型,这是流派的基础,不仅是基础移动,更是基础原理。传统上,开手型作为第二套型教授,或者在闭手型三战型和/或转掌型学习和练习之后的学生的“擅长型”。

  三战型:在刚柔流有两套三战。宫城长顺的三战或者三战第一:宫城长顺为了作为初始和基本型创造而被最广泛得教授,型中没有转身,空手家向前走然后后退。东恩纳宽量的三战或者三战第二:这是由东恩纳宽量教授,更早的完整版本的三战型。在这套型中,空手家总是向前,但有两次180度转身。

  转掌型:转掌是由宫城长顺在1921年作为“柔三战”创立的,为了平衡闭手型三战型刚的外表而创立闭手型柔的版本。这是一种结合了伴随深呼吸的刚的动态张力和柔滑的手部移动。

  3 开手型

  这是闭手型基础上的高阶型。开手型的动作意图作为“实战应用参照”型和开放于多种解释分解。

  碎破:这是大多数刚柔组织中,通常学生在击碎第一和击碎第二后学的第一套刚柔高阶型。头三个动作是这套型的标志——手腕-抓握-丢掷技术。型的中间是鹭足立,或鹤步,同时做双手受和前蹴后的膝蹴。

  制引战:制引战型表现了破坏平衡,抛投,抓取,包括近身战击打、扫落、摔倒和抛投技术的使用。

  四向战:它整合了强力的直线进攻掌底突和圆型移动和格挡。这也是宫城长顺晚年最喜爱的型。

  三十六手:这套型教授了怎样在近身战时绕着敌人移动,而关节蹴强调了对敌人灵活性的破坏。

  十八手:十八手型融合了四个方向的移动,45°角攻击,远距离和近身战的实现技术。这也是渡口政吉擅长的型。

  久留顿破:基于中国的螳螂拳,是宫里荣一擅长的型。

  十三手:十三手被认为是在其他那霸手流派中流传的最古老的型之一。其他流派也练习这套型或是其他版本。一百零八手:也叫百步连,刚柔流最高阶的型。开始,对大师来说有三个Go,Chu和Jo级别,后来宫城长顺只保留了最高的Jo级别。这也是八木明德和东恩纳盛男擅长的型。

  4 普及型

  1940年,冲绳省长Gen Hayakawa召集了由Ishihara Shochoku 主席、宫城长顺、神谷仁清、新里仁安、Miyasato Koji、徳田安文、金城兼盛、Kyan Shinei和长岭将真组成的空手道特别委员会。这些人的目的是创立一套既能在学校体育课上教授的非常基础的冲绳独立武术流派的冲绳型,而不是像日本为了普及剑道和柔道那样创立一种标准化的空手道。

  这种型不是传统刚柔流的型,而是“推广型”,简单到可以作为学校体育课的一部分,作为学校标准空手道课程的一部分,不同于道场里的那种。

  长岭将真松林流创立了如今作为松林流课程一部分的普及型第一;宫城长顺创立了普及型第二,也就是如今刚柔流课程中的击碎第一。一些刚柔流道场仍练习普及型第一。宫城长顺还创立了击碎第二,但只有刚柔流和其一些衍生在练习。

  击碎第一:

  由宫城长顺在1936创立,这也是教给初学者的第一套刚柔型。在松林流练习者中称为普及型第二。

  击碎第二:

  击碎第二融合了些更柔的技术,尽管它和击碎第一很像。它包含了开掌的使用和圆形技术,这也是教给初学者的第二套型。

  5 其他非传统刚柔流型

  一些刚柔流学校有他们自己额外的,不在其他刚柔流课程里的型。一些型是简单的基本型像普及型第一或者太极,一些是高阶型像明武馆型。一些来自渡口政吉派系的刚柔流学校如尚礼馆更有额外的型,如Geikiha 1,2 和Hookiyu 1,2。另一种非传统型是Kurogane Shatsu铁布衫用来训练肉体和精神的忍耐。

  3、道流

  和道流空手道的创始人为大冢博纪,大冢博纪出生于明治25年。6岁起学习柔术。于大正9年到船越义珍的明正塾学习空手道及日本神道扬心流柔术。大正13年,在皇居济宁馆道场举行的舞蹈演武会中参加琉球唐手术表演,大冢博纪表演自创的“唐手术乱取形”现代空手道中的约束对打,以及“捕短刀”、“捕真剑白刃”博得好评。因不满船越先生反对练习组手,大冢博纪在昭和8年5月创设“和道流”即将空手道与日本柔术合而为一的意思。该流派受到“神道扬心流”柔术的影响颇深,其中“别”、“流”、“押”、“引”、“入身”、“转身”等更是柔术的技法特征。和道流最具特色的是格斗技术,是极少数在格斗中能体现流派特征的空手道,该流派出现了许多空手道格斗比赛冠军。同时该派空手道也属松涛馆一系因此在套路上深受松涛馆流的影响,但也有自身的特色。

  和道流空手道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和道会,世界和道流空手道联盟等,和道流最大势力是在日本的大学和学校,以东京大学、东京农业、明治、日本、立教、日本齿科、东京工业、东京外语、北海道、熊本工业、福冈等高校体育联盟中空手道强校为中坚力量。现任全日本空手道联盟事务局长荒川通就是和道流的代表人物之一。

  4、东流

  糸东流的创始人摩文仁贤和生于明治22年琉球首里市,13岁时成为首里手名家糸州安恒的嫡传弟子,20岁时投入那霸手名师东恩纳宽量的门下练习那霸手2年。后又学习了松村派、新垣派等空手道更学习了空手道以外的日本古武道器械。摩文仁贤和于昭和3年上京,他在日本时与宫城长顺关系密切,互相学习。

  昭和9年摩文仁贤和在大阪开设养秀馆道场,以自己两位恩师名字的开头各取一字当成流名,成为糸东流。糸东流的特点是以“守、破、离”三字来总结,即对型的忠实遵守而后应用最后独立,以此独特的方法来修行空手道。不少松涛馆的学生从摩文仁处受益良多.

  糸东流空手道极其重视空手道精神的修养,开祖摩文仁贤和极强调糸东流空手道为“君子的拳”是为修行圆满的人格和崇高的人生目的而进行空手道修行。摩文仁先生记忆力极强,为了储存冲绳的型,他的糸东流中一共有47个规定型。

  糸东流的代表团体有全日本空手道联盟糸东会,世界糸东流空手道联盟,林派糸东流、正气会、修交会、修道会、圣心会、明武会等。自1989起每两年举办一次世界级空手道比赛。

  5、真会

  极真会馆是由大山倍达于1965年于东京创立。大山倍达原名崔永宜,1923年生于日据时期的韩国全罗北道金堤郡现金堤市 龙池面卧龙里,父亲崔承玄최승현,母亲金芙蓉김부용,其为家中6男1女第四子。9岁时在其姊居于满洲的农场内,首次接触到武术。1938年,15岁的大山与哥哥前往日本,并投考空军学校。后来,他跟随船越义豪学习松涛馆空手道获得黑带二段。学习柔道4年后,成为黑带3段。

  二战结束后。大山跟随刚柔流曹宁柱学习空手道,曹宁柱以其惊人的力量和精神意志而闻名,对年青的大山倍达有着极具深远的影响。他鼓励大山应一生献身于武道,并建议他离开文明的人类社会去进行肉体及精神上的隐居修炼。这时,大山接触到吉川英治之著作《宫本武藏》,他从书里学习到剑圣宫本武藏之武士道精神,自此这本著作就成为他心灵上的导师。

  1947年,大山倍达参加了某个组织的空手道赛,虽然他得到了冠军,但他深深体会到空手道比赛并不能最好地锻炼实际的打斗能力。他在战后以酒吧看门人为职,经常袭击美国兵而被宪兵通缉。这次,他选择了千叶县清澄山作为躲避之处。为了这次狂热的修炼,他每天练习十二小时,每天不停地在寒冷的瀑布下炼习,徒手击碎石块,以树干作拳打脚踢的鍜炼及在有刺的植物丛上作上百次的跳跃等。晚上,大山会以冥想及静思来作心灵的鍜炼。经过了十八个月的难苦锻炼,和友人及妻子拒绝再提供食物,大山终于回到了文明的人类社会,这时他感到自己脱胎换骨,正是大展拳脚的时候。

  为了测试自身的力量和宣扬其提倡的实战空手道,大山于1950年开始,分别与五十二头公牛交战,结果三头当场死亡,有四十九头公牛的牛角被其以空手道手刀徒手砍掉。1952年间,大山倍达由于无法在国内养活自己原话,他远赴美国多个地方,公开实地示范他所主张的武学。其间他将所有270个对手全部击败,大部分他都以“一击必杀”的招式取得胜利。而每一场对决都在三分钟内分出胜负。有人如此评论大山倍达的威力:“对决时,当他走近你,你就完了。没有人能抵御他的攻击。如你用手臂去抵挡他的拳,你的手臂必然折断,但如果你没有抵挡,那折断的必然是你身上的骨头或肋骨。”据说,他能以拇指及食指扭曲十元硬币,更可以用徒手手刀一连劈断十四瓶威士忌瓶颈。正因大山倍达的惊人力量和技术,自此,人们都称他为“神手”。

  1953年,大山倍达在东京成立他的第一个"大山道场"。此时他正处于高峰状态。他揉合了不同武术派系加以舍短取长,融会于自身所提倡的实战空手道中,加上他对学生的训练非常严格,奠定了极真空手道的基础。1957年,第一所“大山”道场由Bobby Lowe师范于夏威夷成立。Bobby Lowe 热爱武术。自幼接受教头父亲的中国武术训练。23岁时的他,已是柔道的黑带四段,剑道的黑带二段及合气道的黑带初段。如此一位武学高手亦于1952年间,大山在夏威夷之空手道示范中,被其惊人的力量及技术所震摄,随即与大山会面,并拜其为师,追随学艺。而Bobby Lowe亦成为极真会馆首位“内弟子”。“若狮子”之传统亦由此而来。极真会馆每年均会选出少数精英进行100天的入室严格训练。

  极真会之世界性总部于1963年开始建立。于1965年于东京正式启用。并命名为“极真”,全名为“国际空手道连盟,极真会馆”由1969年起,每年主办全日本空手道大赛及每隔四年主办全世界空手道大赛,至今从未间断,并以全接触式赛例闻名于世。亦因为极真空手道的训练严格,努力不懈,不屈不挠的斗志精神。令极真得到全球武术界之认同。在短短的三十多年间,极真会馆在全球120多个国家都设立了分部,学员超过一千二百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大之武术组织之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