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先心双胞胎,重症肺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如何治疗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就诊医院等):双胞胎弟弟:患儿系33周早产儿,入院时患儿咳嗽吼剧烈,气促,呼吸70——80次/分,面色发青,肺部大量啸鸣音及中细湿罗音。入院后辅助检查:血液分析示血红蛋白102g/L,心脏彩超回示卵圆孔未闭。胸部CT+三维重建回示,1双肺广泛斑片影。2气道重建示左侧主支气管远段局限性稍宰。痰培养回示白色假丝酵母菌。目前患儿气促仍明显,阵发性痉挛性咳嗽,吼喘较前稍好转。近2日体温有波动,在36.7-37.7间,无呕吐,无抽搐,精神欠佳,奶量稍减少,二便尚可。目前查体:体温36.5,呼吸64/分,心率130次/分,神清,低流量吸氧下面色欠红润,唇周发绀,可见点头样呼吸,轻微鼻扇及吸气性三凹征,双肺呼吸音粗,仍可闻及较多中细湿罗音,偶闻及啸鸣音。心音有力,节律整齐,未闻及明显杂音。腹软,肝脾不大,肢端暖。目前诊断:1。重症难治性迁延性肺炎2。呼吸衰竭3。卵圆孔未闭4。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入院后先后予信利威、克林霉素、泰能抗感染,伊曲康锉抗真菌感染,甲强龙抗炎,丙种球蛋白及血浆支持治疗以及吸氧,止咳,化痰,保心,调整肠道菌群,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处理。想得到怎样的帮助:入院后双胞胎情况一直在恶化,急盼得到您的治疗建议!

第1个回答  2019-07-25
胸部CT并无先天畸形,重症感染与早产,支气管肺发育不全有关,早产出生后必须历经呼吸关,营养关,感染关等数道关口。现在就在过一道道关口。药物使用非常厉害了,几乎没有可以升级的药物了,只有等待感染逐渐控制,病情才会逐渐好转,期间感染的细菌也会变异,仍需要定期复查,呼吸营养的支持也做得很到位了,接下来就是看机体对药物的反应了。
回复专家: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小儿呼吸科-殷勇副主任医师
查看原帖>>
第2个回答  2020-08-12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为引起持续性呼吸窘迫的慢性肺部疾病,以实质性条纹和过度膨胀为其X线变化特征。对一个胎龄纠正为36周的婴儿,在治疗任何原因引起的呼吸窘迫综合征时,使用过间歇指令通气的治疗后,持续需要机械通气。由机械通气反复过度地扩张肺泡和肺泡导管(容量损伤),吸入高浓度氧气和气管插管所引起肺损伤.在低胎龄的新生儿中常见,常是呼吸窘迫综合征及其治疗的后果,并且最可能在肺间质发生气肿时出现.
从呼吸窘迫综合征到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逐渐发生的.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期,存在肺部炎症和渗出,后期则发生肺泡壁破裂和瘢痕.过度充气的病变部位加上气肿,肺部瘢痕和肺不张导致鞋钉样的病理表现,和胸部X线上囊样过度膨胀的表现.支气管周围肌肉和肺动脉平滑肌的肥大,支气管内皮细胞鳞样化也可发生.
症状,体征和并发症
使用呼吸支持的婴儿不能脱离间歇指令通气或氧气.
有肺泡内皮细胞的脱落,支气管内可发现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炎症介质,胸部X线可显示弥漫性损害,后期在肺野中由于渗出性液体的积聚而出现一种多发性囊样表现,伴肺纹理增粗及过度通气.
婴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性增加,特别是病毒感染.如果并发肺部感染,在生后第1年内可迅速发生肺功能失代偿.如果呼吸系统感染加剧或呼吸窘迫加重,婴儿需要重新入院治疗.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患儿需要使用被动免疫,以抵抗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呼吸道合胞病毒,单克隆抗体palivizamab和呼吸道合胞病毒免疫球蛋白Ⅳ的应用,显示能减少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和支气管炎的住院率,减少由于这种感染导致婴儿住ICU的天数和使用呼吸机的天数.在呼吸道合胞病毒的好发季节,给予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每月进行免疫接种.
预防和治疗
至少部分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是由于使用呼吸机所致,因此婴儿应置于可耐受的呼吸机最低参数设置,尽早脱离间歇指令通气(IMV).如果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不能预期撤离呼吸机,必须考虑可能发生了包括动脉导管未闭和婴儿室获得性肺炎的情况,并予以治疗.早期使用氨茶碱作为呼吸兴奋剂可帮助早产儿尽早脱离间歇指令通气.
最新研究表明,使用地塞米松可帮助患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极低出生体重儿早日脱离间歇指令通气,耐受早期拔管,从而减少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发生.每个研究使用不同的用药方案,但临床应使用最小作用剂量并尽可能缩短疗程.因为地塞米松既可暂时阻碍婴儿的发育,又可造成其他并发症,包括细菌性或真菌性败血症,可逆性心肌肥大,但胃十二指肠出血或穿孔少见.地塞米松治疗已患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婴儿,能帮助他们早日脱离呼吸机和拔管,其机制尚不明确,但可能重要的是防止感染.
严重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婴儿可能需要数周或数月额外的呼吸机支持和/或供氧,其中呼吸机的压力和FiO2 降至婴儿能耐受的程度,但不应造成婴儿有低氧血症.使用脉搏光电血氧仪连续监测动脉氧合情况,并保持血氧饱和度在88%~90%.
最佳的营养对肺的痊愈和这些慢性病患儿的生长是最主要的,这些患儿由于呼吸做功的增加而对热卡需求也增加.如果给予过多的水分可造成肺充血和肺水肿,每日所供的液体应限制在120ml/(kg.d),并应增加喂养中所含的营养成分.
由于易发生肺充血和肺水肿,有时可给予氯噻酮10~20ml/(kg.d)和安体舒通1~2ml/(kg.d),分2次口服,呋塞米(1ml/kg静注或肌注,或2mg/kg口服),每天1~3次,作为短期使用.长期使用可引起高钙尿症,导致骨质疏松,骨折和肾损伤.利尿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水和电解质的状况.
由慢性肺部疾病出现代偿性呼吸性酸中毒时,应在撤离呼吸机时保持pH>7.25并允许PaCO2 超过正常,这样婴儿就不会发生严重的呼吸窘迫.
婴儿撤离呼吸机后可能需要供氧数周或数月,通过鼻导管给氧并逐渐降低氧的百分比或氧流比例.尽管肺顺应性降低和气道阻力增加可持续数年,但是存活婴儿的呼吸窘迫可消失.
新生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治疗方法
呼吸支持
严重BPD患儿常需呼吸支持以维持正常血气和消除呼吸劳累。正压通气时,使用最低吸气峰压(维持PaCO2在6.67~8 kPa时所需的最低压力)与吸氧浓度(维持正常氧饱和度),以避免BPD进一步发展。最近有人提出胸外负压通气的优点:避免气管插管,对气道无损伤,增加胸腔容量,不仅扩张肺泡亦可扩张肺毛细血管,减少肺血管阻力,使通气血流比恢复正常,气体交换更趋完善,但因设备笨重,使用不便,尚难推广。
营养
机械通气者予全静脉营养,保证热量110~150 kcal/(kg·d),增加15~20 g/d,特别注意维生素D和钙磷供给以促进骨发育,以避免肋骨骨架顺应性增大,损害气体交换导致持续呼吸困难。
激素
许多试验表明激素治疗BPD有效。3组对照试验显示,长达42天的激素应用使机械通气持续时间和氧依赖减少50%以上,败血症发病率未见增高,且改善高危BPD患儿肺与神经系统发育,同时显示18天激素治疗无效。
支气管扩张剂
仅能短期改善BPD的肺功能,对病程长的患儿因支气管周围纤维化其作用有限,另外BPD患儿由于机械通气、气道损伤及自身原因均可导致气管、支气管软化,这些患儿喘鸣发作时使用支气管扩张剂不仅无效,而且使用后降低气道平滑肌张力,快速导致气道塌陷,肺功能恶化,因此,有明显喘鸣者谨慎使用支气管扩张剂。
利尿剂
可减少肺间质水分,改善BPD患儿的呼吸功能。
血管扩张剂
扩张肺血管减轻肺高压,降低右室负荷,改善气体交换。
控制感染
BPD患儿多有呼吸道细菌繁殖,尤其是假单胞菌,故单独气管吸出物镜下检出细菌不作为抗生素治疗的适应证,如同时伴有呼吸功能恶化及分泌物和胸片异常改变者才行抗生素治疗。BPD患儿发生百日咳将是致命的,早期预防接种尤为重要,常在生后3个月开始。
环境与行为
增加父母对患儿的探视并参与护理及个体行为疗法,能显著缩短机械通气和高浓度氧吸入时间,并能较早开始人工或母乳喂养,从而改善BPD患儿发育。BPD是一种慢性病,出院后的家庭护理尤为重要,主要是合理用氧,避免感染及对呼吸道的各种刺激,如烟等 [1]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