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手表可能暗藏风险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8
受访专家: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母婴测评事业部副总监 李蔚兰

本报记者 张 健

随着智能设备普及,一款集监控儿童安全、通话和社交等功能于一身的“智能手表”受到众多家长和孩子的喜欢,市场销售十分火爆。

据行业机构数据,截至2020年2月2日,我国市场上销售的儿童智能手表达300多类产品,占总体智能手表市场的1/3以上,预计2020年销量将突破5000万块。但前不久美国《连线》月刊网站发表的《儿童智能手表成安全噩梦》一文说,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缺陷,非常容易被黑客利用。德国明斯特应用科学大学研究人员对6个品牌儿童智能手表的安全性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有5个品牌的儿童智能手表可以被黑客滥用定位、发送消息等功能。其中一些手表的安全漏洞更严重,黑客可以伪装父母向孩子发送语音和短信,拦截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通信,甚至录下孩子周围环境中的音频,进行窃听。德国政府网络监管机构曾下令禁止销售儿童“智能手表”。挪威消费者协会也曾呼吁,在欧洲范围内禁止儿童智能手表销售和使用。

此前,国内一家网络安全反馈机构也曾指出,某电商平台销售前32位的智能手表有13款存在安全漏洞,可导致儿童被黑客实时监控,获取儿童的日常行走轨迹,甚至还可以提取手表中父母的手机号码等敏感信息,为孩子甚至家庭的安全埋下隐患。《生命时报》记者也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儿童手表价格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甚至一些高档品牌智能手表高达五六千元。功能更加多样化,除了电话、定位、聊天外,还有交友、英语翻译、心率监测、SOS求救等功能,都涉及到一些信息安全问题。

深圳作为儿童智能手表“产业之都”,全国80%以上的儿童智能手表产自深圳。此前由于没有国家标准及规范,市场鱼龙混杂,信息安全漏洞及材质引发的人身安全等各种问题频出。李蔚兰表示,从儿童智能手表的使用安全风险来说,一款合格的儿童智能手表,除了信息安全,还要考虑到以下几点:

1.化学安全。主要指产品材质等一些看不到的危害,如砷、汞、铅、镉的总含量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如果直接且长时间接触人体皮肤表面的部件用材比较劣质,会给儿童的 健康 埋下潜在隐患。

2.电池安全。电池安全问题是消费者一直关心的热点,李蔚兰在以往的测评中,曾发现有样品在电池过充电测试中出现起火现象,有安全隐患。

3. 物理安全。表面不应有可触及的危险锐利边缘、锐利尖端及毛刺。塑料部件暴露于湿热、水喷雾和盐雾中的耐老化性能,应按要求测试后不变形、不断裂。表带与带扣应有足够的机械强度,经过扭力测试和拉力测试后,表带或带扣应无明显的松动、变形及脱落。如果手表不经意跌落,手表物理性能不合格的话,可能有一些零部件会暴露,如屏幕破碎会划伤或漏电等。

家长给孩子购买儿童智能手表时,李蔚兰提醒,几点必须重视:

1.购买前,要注意外包装或说明书上的警示标语。

2.正规渠道购买品牌产品,购买时要查看说明书或维修卡、检验证等是否完备。在电商平台购买时,官方授权的店铺更靠谱。

3.儿童智能手表功能虽多,选购时不能忽略最基本功能,如通话、定位及续航时间等。

4.产品使用前,仔细阅读说明书。如果是买给3~6岁等年龄较小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指引和注意事项严格操作,规范使用,确保自己和小孩的信息安全、人身安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