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边界(36)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8
一,什么是心理边界?

心理边界是指每个人在心理创造的界限,通过这个边界,分清自己的内在世界和外在世界,知道什么是合理的,安全的,被允许的行为,当别人越界时,自己如何回应。还可以正确利用心理边界,放手不可控的部分,专注于可控的部分。

健康的心理边界应该是清晰的,有弹性的。当心理边界不清晰,就容易越界,有时候是我们走出去,有时候是别人走进来,造成心理越位。

1,不尊重别人的边界,经常控制别人,主动出击型越位。

很多控制型的父母就这样,总是很强悍的样子,喜欢让孩子听自己的话,有事没事就要问问孩子在干什么,应该如何如何,时间长了,孩子要么特别叛逆,讨厌父母的事事干预,要么就会越来越依赖,对父母唯唯诺诺,最后变成一个没有主见的孩子。这是严重缺乏心理边界的例子,而且生活中很常见,父母口口声声为你好,时常打着以爱的名义越位而不自知。

2,不尊重自己的边界,跨越自己的边界,导致完美主义。

完美主义 将自己能掌控的事物扩大到超越自己的可控范围的典型症状,超载了自己的边界, 是过度自恋的表现,他们的思想里总是存在好多的“应该”,却做不到,然后导致“全无能”,最后会很挫败。而有心理边界的人清晰知道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自己能掌控的只是自己的那部分,并不能控制外界的部分,世界上没有那么多的“应该”,只有这样你才能不被外界干扰,活得轻松自在。

3,心理边界过于僵硬。

边界僵硬 和别人分得太清,以至于到了固执的地步。这种人听不进去他人意见。过分坚持不必要的原则,拒绝一切人情世故。比如,现在的九零后,刚到一家公司上班,中午休息的时候,主管让他帮忙去买点东西,他却以我是来为公司服务的,不是为你主管服务的为由拒绝,这就是典型的边界僵硬,公是公,私是私,分得太过分明,将不利于人际关系往好的更亲密的方向发展。要知道,亲密关系的核心,就是要恰当的柔软的边界,而不是僵硬的边界,人际关系莫不如是。

4,空间上的心理边界不清,导致心理失控。

现在是网络互联时代,我们在享受快捷方便和娱乐的同时,你所说的话,所做的行为,也就是你的个人生活和隐私,稍不注意就会超出自己的想像大范围地传播,如果是正面的当然好,可有时候会给自己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导致心理失控,所以在网络时代我们更需要重新界定自己在网络上的边界,时刻注意自己在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语言文字。

1,一种人是让别人入侵自己的心理边界,所以心情总会被外界困扰,自已活得不开心。 比如,有的人自尊心很强,人们稍稍说点什么,他就会怀疑别人嫌弃自己,不喜欢自己,从而担心,害怕,其实是自己太过自卑,人们的言语总能触动他的自卑情结,而且这种人还总觉得是别人侵犯了他,以至于常常活得不够开心。还有的就是那种自己对生活对工作不满,又没有勇气改变的人,常常的抱怨自己的生活,抱怨自己的公司。这类人就是将自己的情绪寄托在外在环境的变化上,而不是自己主动去改变环境来掌控自己的心情。

2,另一种人是常常入侵别人的边界,干预别人,让别人活得不开心。 比如上面说到的控制型的父母,他们无时不出现在你的生活中,干预你的一切,要求你做这做那,让你苦恼不堪。有的上司也是,总是不放心别人做的事,干预员工,让员工放不开手脚做事,到最后弄得自己很疲惫,员工也没有长进。

自我边界是一个人的掌控圈,也是一个人的自我边界,如果你的边界有缺口,你就常常会越界或是让别人越界,要么是别人很容易影响你,要么是你很容易影响别人,这都不是一个健康的状态。只有搞清楚自己的界限在那里,知道什么是自己可控的,什么是自己不能控制的,接受不可控的,尊重不可控的,你和别人才能活得轻松一点。

1,保持觉察。

心理边界主要是幼年与父母及重要他人之间的关系中形成的,想要改变首先要打开自己的认知,去了解他的形成过程,保持自我觉察。人一生其实只要处理好三种关系就可以了,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他人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这也是在告诉你,要学会处理那些什么是入侵你的想法和入侵你的心理边界的人和事,区分自己和世界的关系。知道什么是你可以改变的,什么是你不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改变能改变的,然后知道自己的心理边界在那里。

2,重建三技巧。

第一,看破攻击 ,有一种攻击叫被动攻击,总是用消极,恶劣,间接,隐蔽的方式发泄情绪,以此“攻击”令他不满的人或事,冲击你的边界。学会看破不说破,知道那是别人的情绪,不是自己不够好,不将自己陷入别人的情绪陷阱,从而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

第二,区分伤害 ,伤和害也要辩证地看,伤也许会让我们难过,但不一定会害。比如治病做手术,看起来有伤,却可以医病。有时我们做一些为自己好的事,总是要受一点痛苦的。比如我们要重建心理边界,明确界限,短期一定会有不舒服和不适应的感觉,但长期坚持下来,你就会越来越感觉到人与人的关系变得清爽了好多,一开始的拒绝,让别人知道你的底线,人们就会试着尊重你的边界,从而减少没必要的情绪困扰。

第三,重建边界, 关键是学会“温柔的拒绝”,从安全的事和信任的人开始,有技巧地拒绝,也许一开始有些不适应,慢慢会就会变好,这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即使幼年由于父母的疏忽,错误引导,没能建立好清晰的心理边界,也没有关系,你就用这个步骤,时时觉察,刻刻修炼,慢慢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好似让自己重新再活一次。

3,找一个支持系统。

只要你想改变的心愿足够强,你也可以找一个好的朋友,或找一个帮助自己的成长顾问帮助自己,这本身也是一种边界的修炼。支持系统能起到提供心理支持和正向反馈的作用,边界的修炼真的很不容易,一定会遇到挫折和挑战,支持系统可以给你一个抱持性的成长环境,如果一生能遇到这样一个密友或是爱人那是你几世修来的福分,如果没有我们可以花钱找一个心理成长导师,一定能帮你重建心理边界。当然,也可以几个相同意愿的人结成一个成长小组,形成一个自我成长的圈子,相互支持也不错。

总之,建立心理边界,学会让自己活得既有原则又有弹性,利人利已,无论是对于夫妻关系,亲子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还是上下级关系都是很有益处的事。

(超级个体第36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