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小故事—生姜《神农本草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1
    我国古代一直流传着神农尝百草,以辨药性的传说。一次,神农氏在山上采药,误食了一种有毒的植物,肚子疼得像刀割一样,晕倒在一棵树下。等他慢慢苏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倒的地方有一丛尖叶子青草,散发着浓浓的香气,闻一闻,头不晕,胸也不闷了。于是,神农氏顺手拔了一棵,把它的块根放在嘴里嚼,又香又辣又清凉。过了一会儿,肚子里咕噜咕噜地响,泄泻过后,身体全好了。因为神农姓姜,就把这尖叶草取名“生姜”。意思是它使自己起死回生,作用神奇。民间也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大夫开药方。”“上床萝卜下床姜”的说法。

东汉名医张仲景的处方中最善于用姜,主要用其解表发汗、降逆止呕、温中祛寒。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有一首方剂名叫“当归生姜羊肉汤”,是治血虚有寒的名方。对血虚有寒而见腹中冷痛;妇女产后虚寒腹痛,或虚寒性的痛经,皆有较好的疗效,现在已经成为药膳的名方。

   

    据《本草纲目》载:“生姜之用有四:制半夏、厚朴之毒,一也;发散风寒,二也;与枣同用,辛温益脾胃元气,温中去湿,三也;与芍药同用,温经散寒,四也。”干姜还能温阳、散气,有“呕家圣药”之称。但姜味辛性温,素体阴虚有内热者则不宜食用,腐烂的姜更不能食用。在中药学中,姜有生姜、干姜、煨姜、炮姜、姜皮、姜汁的区别,各具不同的功效。

药性

辛,微温。归肺、脾、胃经。

功效

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解鱼蟹毒。

应用

1.风寒感冒 2.脾胃寒证 3.胃寒呕吐 4.寒痰咳嗽 5.鱼蟹中毒

用法用量

煎服,3~10g。

使用注意

本品助火伤阴,故热盛及阴虚内热者忌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