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肌酐高是肾功能有问题?五种方法降肌酐,五个方面护肾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7

56岁的吴先生痛风13年,吴先生身宽体胖,事业有成。说来也奇怪,一年一次痛风发作,都是在春天。刚开始他还紧张,后来就无所谓了。每次发作就在住所附近的门诊开点止痛药,长久下来,倒也并无不妥。

半年前,吴先生肠胃不适,去医院检查才发现胃溃疡。医生指着检查报告单叮嘱他:

吴先生听了医生的话,找到我看病。用药加上其他治疗,尿酸总算从634μmol/L降到了432μmol/L,这才花了两个月时间。可是两个月后来复查,发现肌酐升高。吴先生就有些不乐意降尿酸了:

肌酐(Ccr)是什么?不仅痛风患者常常在乎这个数值,普通人做检查也会在乎肌酐值。简单地说,肌酐就是人体肌肉代谢的产物,通过肾小球滤过,随尿排出;复杂地解释,肌酐是肌肉组织中的肌酸,经过脱水反应代谢形成的小分子物质,释放进入血液后,经过肾脏滤过排出体外。

肌酐是检测肾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检测肌酐包括血肌酐和尿肌酐,常用的数据是血肌酐数据。不同的人肌酐数据不同:

当然,一般来说,因为不同的测定方法,不同的医院肌酐参考值也有区别,还是以检验报告为准。如果血清肌酐数值高,就需要引起重视。

当痛风患者的尿酸性肾病或者尿酸性肾结石导致肾功能受损时,就可能引起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尿素氮等水平上升。痛风患者的肾功能损害率有多高呢?研究数据表明,痛风患者肾脏损害率在86.3%,慢性痛风性肾病患病率在15.1%,尿酸性肾结石患病率在20%。

痛风性肾病常常的检测值和临床表现如何呢?痛风性肾病的临床分期主要包括以下四期:

难怪大家都这么在乎肌酐值!但是,肌酐数据其实并不敏感,一般只有在肾功能受损在50%以上时,才会发现血肌酐迅速升高。所以对于检查发现肌酐偶有升高的患者,还需要进行肾小球滤过率(GFR)计算。利用血肌酐应用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是目前推荐的方法。肾功能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分为5期:

刘医生门诊上,常常有些患者一看自己肌酐升高,就会紧张万分。但是我奉劝大家的是:如果是痛风患者的肾功能受损,还是需要综合看肾小球滤过率、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尿素氮等数值,此外还需要做肾脏彩超等相关影像学检查。

痛风患者常常惧怕自己在治疗期间肌酐增高,主要还是怕吃药导致肾损伤。有些痛风患者甚至还认为肌酐值越低就表示肾功能越佳。老刘在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并非肌酐值越低就代表肾功能越好,也并非肾功能损伤都是因为吃药“闹”出来的。

如果没有通过检查,有时候出现这些情况也可能是肌酐升高: 水肿,尤其是下肢水肿;体重不明原因迅速增加;上腹部或后背上腰部疼痛;血尿或者尿中泡沫多,而且泡沫久久不能消除;尿量骤减,尤其每日尿量低于400ml。 以上这些情况就要注意可能肾脏出现了问题,需要去检查肾功能情况。

那么,痛风患者肌酐升高就是因为降尿酸药物造成的吗?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大的误区。老刘告诉大家:肌酐升高不一定是药物影响,肌酐升高也不一定是肾有损害,肌酐升高更不一定会得尿毒症。

肌酐的生成因人而异,年龄、性别、饮食、药物、运动、感染等各个方面都影响着血肌酐的水平。导致肌酐升高的原因有五个主要原因,我们可以一起来看看:

总的来说,如果痛风患者在治疗痛风降尿酸过程中,某次复诊或复查发现肌酐升高。先不要自我判定是因为药物造成的,还是建议进行复查,排除生理性升高,看是病理性升高还是药物性升高,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和对症施治,从病因出发进行治疗。

如果痛风患者在检查中发现了肌酐升高,其实也不必要担心。我们要清楚,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是导致肾损害的基础,尿酸盐结晶的直接作用、高尿酸血症对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COX-2及RAs系统的激活、炎症因子的损害、诱导肾小球产生严重的血管病变、高尿酸血症引发的代谢异常、尿酸盐转运蛋白等,都能对肾脏造成影响。

如果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风引起的急性尿酸性肾病、慢性尿酸性肾病或尿酸性肾石病造成的肌酐上升、肌酐清除率下降等情况,如果早期给予恰当的治疗,那么肾脏病变可以减轻或停止发展。这一点是和其他不可逆性肾病有区别的地方。

当然,降肌酐和降尿酸一样,没有特效药但是也有可以治疗的药物。一般来说只要肌酐没有超过443μmol/L且肾脏纤维化程度较低,一般通过正规治疗可以让肌酐降低或者到相对正常的水平。降低肌酐值主要有五种方法,我们可以一起来看一看:

对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患者而言,在开始降尿酸治疗前、中、后都需要检测肝肾功能,以便医生对降尿酸药物治疗进行及时的调整。 一般需要定期复查的内容包括:血尿酸、转氨酶、血肌酐、大便常规、潜血、血压、血脂、血糖、电解质、骨密度以及肾脏彩超等。 在这其中,肌酐是比较重要的一项检测内容。

如果您在刚开始进行痛风治疗时,肌酐正常;或者在进行治疗后,出现肌酐异常的情况。刘医生的建议是,您可以先通过日常生活的调理保护好肾功能,尤其是注意治疗相关的并发症。在这其中,降血压、降尿酸、降蛋白尿等是避免或延缓肾功能下降的主要措施之一,一般来说,建议患者日常做到这五个方面,以避免肌酐升高或异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