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研究表明,如果你经常说这句话,就必须警觉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30

(这是《浅思录》的第75篇。文:书先生,2020年8月27日,新加坡)

我是研究语言学的,准确的说,是研究应用语言学的。所谓应用语言学,顾名思义,就是研究如何用语言学理论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学问。

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当然是语言教学,也就是如何用语言学理论来提高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因此,狭义的应用语言学就是指语言教学研究。

广义的应用语言学就包罗万象了,像对话分析(Conversation Analysis)、对比语言学(Contrastive Linguistics)、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语用学(Pragmatics)、文体学(Stylistics)、法庭语言学(Forensic Linguistics)和翻译研究(Translation Studies)等都属于应用语言学的范畴。

我做应用语言学研究最主要的目的,当然还是指导英语教学。除此之外,我也在一个很“狭窄”的领域探索,那就是用认知语言学理论来做学术语体分析。

有这么一句话,叫“三句话不离本行”。为什么有这种现象呢?原因很简单。一旦你对一个东西钻研得深一点,就会发现,生活中处处都能找到和它相关的现象。

说难听点,叫“手里有锤子,看什么都像钉子”;说好听点,就是你掌握了一个看待世界的工具,从此你就总能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看出和你专业有关的线索。

你不必看到事情的全部,但你有你的角度——值得参考的角度。

不管怎么说,在应用语言学里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我也算是有锤子的人了,也确实发现到处是钉子——我对生活中的语言现象变得敏感。

认知语言学有个基本的观点,那就是“语言反映思维模式”(Language reflects patterns of thought)。这句话本来的意思是,一种语言里词汇的意义、语法结构之所以是现在这个样子,和说那种语言的人认识世界以及和世界互动的方式有关。

从应用语言学的角度来看,一个人或者一个集体的语言使用习惯,也能反映这个人或者这个集体的一些思维模式或者认知。

其中一个窗口就是人们说话时的隐含前提,今天我想跟朋友们分享的东西就和这个有关。

人们说话总是带有一些前提的。

比如,当我们说“他妻子去世了”时,就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他有个妻子”。

语义学上,把这种关系叫做蕴含(entailment),语用学叫presupposition或者implications。“他妻子去世了”就蕴含了“他有个妻子”这个信息,如果后者是假的,那么前者也就不成立。

有时候,人们会利用这种蕴含关系来设陷阱。比如有的律师会用一些预设前提的话来问证人或者嫌疑犯,如果对方不加注意,简单回答是或否,就掉进律师的陷进里了。

所以,当有人问你“你现在还打你老婆吗?”时,你可得小心,因为这句话预设了“你曾经打过你老婆”这个前提。无论你回答是还是不是,但等于承认了这个前提。

生活中,其实很多人会不自觉的利用这种语言“技术”。比如卖肉的不会问你买不买,而会直接问你“今天打算称多少?”

这短短的几个字,很有意思,因为它预设了两个前提。首先,你肯定是要买的,只是买多少的问题。第二,你不止今天买,以前也买过或者以后还会来买。

上面提到的这些例子里,前提还是很明显的,稍加思考,就能发现,而且各种文化里都通用。

另有些前提就不那么明显了,不仔细思考,我们都不知道我们说话时原来有这样的预设前提。这些前提往往和说话人所处的社会环境有关,这个社会环境里有些现象已经被广为接受,甚至成为了人们思考问题的基准线(baseline)或者常识(norm)。

我们来看这么一个对话:

你看,这个对话就包含一个前提:当官的家里一定有钱。这个前提就不是每个国家每种文化都通用了,很可能只在某些环境里成立。但对处于这个环境的人来说,这就是正常现象,是思考问题的前提。

再举一个可能大家也都有经验的例子。在中文的媒体上,经常会有这样的评述:“这部电影真敢拍!”“这位教授真敢说!”“福奇是什么背景,竟敢跟总统叫板!”

不管是处于戏谑还是夸张,这些说话的方式,都无一例外反映了这样一个事实: 在说这些话的人所处的环境里,说有些话,做有些事儿,是需要勇气的。

这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前提吗?显然不是。在另一些环境里,电影本来就是什么都可以拍的,教授说真话也是不需要特别的勇气的,是个人都可以跟总统叫板,不需要特别的背景。

然而, 人如果没有开拓过眼界、没有有意识训练过自己的大脑,就很难跳出自己的环境思考问题 。而这种环境的制约,就会反映在语言使用上。

我很喜欢观察这样的语言现象,尤其是这些隐藏的前提。这是观察社会绝佳的窗口。在我看来,人们说话背后隐藏的前提,比起句子本身的意思,更能反映一个人所处的环境,尤其是说话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那些东西。

这让我想起很久以前看美国脱口秀主持人Trevor就5G问题调侃特朗普的一段儿视频时,瞄到下面有这样一个评论:

我不禁哑然失笑。这位“好心人”担心的问题,Trevor其实完全不担心。毕竟,不是每种环境里批评领导人都会有危险。

“好心人”的担忧,不过是自身所处环境的投射。

我想,也许我们每个人都要时时保持警觉,审视自己是不是在说话时,也有很多预设的前提。那些前提真的正确吗?应该不假思索、不加反抗地就接受吗?甚至让它们成为自己思考问题的出发点?

我诚挚地希望每一位读者,不要让环境完全左右了你的思维,要勇敢跳出来,去感受去认识,这世界更多的可能性。

您生活中也碰到过这样预设前提的语言现象吗?欢迎在留言区分享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