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堡“二妹子”模范民兵班的电影《新柳堡的故事》在宝拍摄完成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2010年5月31日下午,电影《新柳堡的故事》在宝应县拍摄完毕,顺利杀青 。宝 应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金荣,宝应副县长陈石出席关机仪式。
仪式上,陈金荣代表宝应县委县政府对电影的拍摄成功表示祝贺,他表示,电影能在短短14天内顺利完成拍摄,得益于剧组全体人员起早贪黑、披星戴月的勤奋努力,也得益于相关乡镇、部门单位及企业的大力配合和关心支持。他希望本剧剧组能够继续发扬在我县拍摄的敬业精神,更高标准、更高要求的做好录音剪辑等电影后期工作,将这部电影制成一部全国观众瞩目的精品力作。
本片编辑兼制片人陈华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片既是承接历史经典又是反映现代女民兵题材的励志电影,剧组对影片向建党90周年献礼充满信心。据介绍,为最大限度展现宝应风土人情,本片在我县取景多达37处,将对提升我县美誉度和知名度发挥积极作用。
电影《新柳堡的故事》的三大亮点:
一、《新柳堡的故事》延续了1957年经典电影《柳堡的故事》,也延续了当年《柳堡的故事》的精神。新旧柳堡的故事不仅将现代的生活与历史进行很好的衔接,也对民族、国家、社会精神根脉进行了梳理,对观看电影的80、90后年轻人来说,更是一种感悟历史的方式。
二、建国60周年大庆时女兵们英姿飒爽的方队吸引了世界的眼球,却鲜有反映女民兵题材的电影,《新柳堡的故事》将首次展示现代女民兵们的生活、感情,揭露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与问题。
三、苏北、江南水乡、大风车等将再一次出现在影片中,电影中将重温经典电影中的某些片段,这在一定程度上争取到了50岁以上喜欢怀旧的老年人,他们将在影片中找寻记忆中那个二妹子。
相关新闻
柳堡: 4家市直帮扶单位率先足额完成帮扶任务
8月26日召开的扬州市农村扶贫工作现场督查推进会上,受邀请的72家帮扶单位有关负责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宝应曹甸镇、西安丰镇、泾河镇“物业、产业”项目建设现场。一路上,大家呼吸着新清的乡村空气,感受着新农村建设的喜人成果:新建的标准化厂房高大挺拔,不日将投入使用;科技扶贫彰显成效,抽穗的稻子向过往的人们昭示丰收在望。三年帮扶的成果让在场的帮扶单位负责人感叹不已,同时也感受到扶贫的责任重大。会后,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严飞电联笔者,他说:“今年公司20万的帮扶资金我已亲自送至市慈善总会,希望资金能及早输送到经济薄弱村,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发挥作用。”截至26日,和柳堡镇联丰村、芦东村结对帮扶的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扬州市民政局、扬州亚普汽塑件有限公司、扬州广播电视总台等4家市直单位已率先足额完成3年帮扶任务,共计168万元。
3年前,扬州市委发出开展农村扶贫脱贫攻坚工程活动的号召后,全市各级单位广泛响应,积极参与,从资金、项目、技术、信息、人才等方面对经济相对薄弱村伸出援手。
柳堡镇有联丰、芦东2个村被列为市级扶贫村,涉及部门企业4家。根据市县两级扶贫办要求,该镇2个扶贫村每年可获得28万元的帮扶款。如何利用好利用足这笔帮扶款,真正达到扶贫效果成了柳堡镇党委政府思考的课题。通过调研,镇政府决定把万亩高效农业园区与扶贫工作结合起来,力求通过这一模式,让镇产业壮大,让村集体得益,让帮扶部门企业见效。这一扶贫模式,得到市挂钩部门及企业的热烈响应。
在实际规划中,柳堡镇充分整合扶贫资源,在沿安大路镇规划的万亩高效农业园区内设立扶贫共建设施农业分园区,该园区首批规划500亩,将在整个万亩高效农业园区中率先启动。为加快项目建设速度,镇政府将先期垫资整理出土地,并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了淮安、东台等地蔬菜种植能人来租种大棚。与此同时,镇里规定今后凡因此项目而争取到的上级奖励资金将分配给扶贫村。镇里还在建设园区内设立市直单位支持共建的大棚标志牌,进一步激发了帮扶单位的投资热情。
在市直帮扶单位的鼎立支持下,联丰、芦东两个村实施的“物业、产业”项目平稳有序。至今年8月底,联丰村共建大棚160个,每个大棚租金500元,年收益8万元;芦东村共建大棚96个,每个大棚租金500元,年收益4.8万元。两个村有了一定的物业收入和地方特色的产业收入。至目前,联丰村收益6万元,芦东村收益12万元。
3年来,联丰和芦东两个村的集体收入均有了稳步提高,今年两个村都在争创“全面小康达标村”。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改观:联丰新建了5.8公里的水泥路,完成道路两旁绿化;累计建成垃圾池65个,村公用事业有了明显进步,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家。去年,村集体收入年创收 10万元以上,村48户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可达3300元以上。创办村级工艺品厂1家,就地就业转移53人。今年,联丰村里通过改造旧学校、土地复垦、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等措施增加村集体收入,预计集体收入可达29.255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收入17.855万元,转移支付11.4万元。芦东村新建4.68公里的水泥路,完成道路两旁绿化;改造农村无害化厕所250座;村公用事业有了明显进步,建成村级便民服务中心1家;新建了两层办公楼,有老年活动中心、支部活动中心、农家书屋、卫生服务站等;新建日升桥一座,9月初可望通车;通过土地租赁创办村木板厂1家,吸纳30多人就业。去年,该村集体收入年创收 10万元以上。到今年底,村60户贫困户人均年纯收入可达3300元以上。芦东村今年通过资源发包、土地复垦、建设高效设施农业等措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集体收入达28.96万元。其中集体经营收入为13.27万元,转移支付15.69万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