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的文化艺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06

无锡话,是一种吴语方言,为主流吴语太湖片的一支。
无锡位于太湖流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吴语既是吴文化的重要象征又是吴越人的标志。
无锡话有许多无锡特有的词汇和特征字,详见“无锡话”词条。
无锡话具有全浊音和次浊音,声母比普通话多10个。无锡话拥有入声,短促有力的入声是古汉语“平仄”的四声之一。无锡话单字声调为完整八个:阴平/阴上/阴去/阴入/阳平/阳上/阳去/阳入,平上去入因清浊而各分阴阳。
无锡话里中古汉语的尖团音区分明显,即“箭—剑”“小—晓”“酒—久”“亲—钦”“心—欣”“先—掀”都是不同音的,前者尖音,后者团音。 无锡最著名的神话无疑就是“阿福阿喜”。在惠山泥人中,人们最熟悉,也最受欢迎的便是惠山大阿福。它福得得、胖墩墩,手捧温顺驯服的猛兽,朝着人们甜甜地微笑,一副孩子气,一脸福相,确实惹人可爱。关于大阿福,还有一个古老的神话故事。据说,在很久很久以前,惠山一带荒草丛生,古木参天,经常有野兽出没,危害人类。人们谈兽色变。但是,事情总是一物降一物的。在深山里,不知何时开始,住来了两个人形巨兽,名叫沙孩儿,它们力大无比,山中各种猛兽长虫,只要见到它们微微一笑,就会俯首贴耳地投入它们的怀抱,任其吞食。自从出现了“沙孩儿”之后,附近的百姓从此都安居乐业了。有一年冬天来临,上山伐木的农民纷纷下山。雄的“沙孩儿”出于好奇,就在未伐下的大树下玩耍。这时,这棵大树突然倒下,把它压死了。雌沙孩儿寻踪到此,见此惨状,伤心不已。为了殉情,也就一头撞死在这棵树下,后来,人们为了怀念它们,便根据它们的形象捏制了一男一女两个泥人,取名为大阿福。从此,这一对大阿福就作为镇山驱兽、避灾辟邪的吉祥物流传于民间。
在此之外,在传说中,赶走从锡山中跑出的危害四方的大锡人,运天河水洒为太湖,丁山蜀山紫砂泥的由来等也和阿福阿喜有关。 市徽
无锡城市徽标以“玉飞凤”为造型主体,与山水、市花共同构成一个完整、圆满的文化符号。玉飞凤出土于鸿山越国墓葬遗址,是无锡的珍贵文化遗存,其秀逸之形、翔动之姿,喻示无锡人的聪慧灵秀、无锡城市的祥瑞腾飞。水纹是无锡坐拥长江、太湖、古运河、二泉的写照,与三山造型相呼应,寓意无锡是风光秀美、宜居宜游的山水名城。
市歌
创作于1978年1月4日,2002年2月3日通过,由任红举作词,龙飞作曲的《太湖美》。以太湖为题材创作的《太湖美》,在出炉不久就深受大众欢迎。
市花:杜鹃、梅花
市树:香樟树 无锡宗教历史悠久,据无锡地方志记载,早在三国东吴赤乌年间,无锡便建有佛教寺庙;道教在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就已传入无锡;天主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也先后于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年间及光绪二十四年传入无锡。各宗教传入无锡后都建有大量的宗教活动场所,积淀了深厚的宗教历史文化底蕴。2009年3月28日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在无锡灵山开幕。
无锡佛教场所一览表寺院 所在地址 南禅寺 朝阳广场 灵山大佛 马山 祥符禅寺 马山 开源寺 梅园 惠山寺 锡惠公园 广福寺 鼋头渚 成性寺 大浮山军嶂山 青山寺 青山公园 净慧寺 新安街道 凤埠寺 玉祁街道
道教场所 无锡道教场所水仙道院 南长街598号 白云观 惠钱路龙山梢 神仙庙 玉祁街道 无锡天主教场所三里桥若瑟堂 候主街86号 江苏省规模最大的天主教堂 青阳露德圣母堂 江阴市青阳镇 天主教南京教区内主要的朝圣地 基督教场所 无锡基督教场所无锡市基督教堂 中山路130号 原中华圣公会十字堂 无锡伊斯兰教场所清真寺 解放南路586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