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心动的offer1》:得到和努力是两回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上个周末,基本就窝在家里以打鸡血的状态度过了。

办了某讯视频的会员,只是为了追《令人心动的offer》。

十集啊,每集2个小时的时长,还是忍着快要追完了。

除了精神上的激动和振奋,还有一个副作用,就是因为熬夜追剧睡眠不足身体免疫力下降,导致自己直接感冒了。

我为了追节目,也是够拼了。

我觉得,节目中的实习生的表现,给每位职场中人提了醒,说几个感触最深的小细节吧。

1

与人谈话的时候要注意倾听

实习生梅桢和邓冰莹共同负责了一个重婚案的案例。

在前期与原告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原告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还没有从被重婚的状态中调整过来。

但因为前期需要多了解事件经过,需对当事人进行详细的询问细节。

邓冰莹的提问很专业,考虑到了多种可能性,但唯独没有顾及当事人的感受。

面对邓冰莹的提问,现场的女孩几度崩溃哭泣。

后来,还是梅桢采用了比较感同身受的方式打开了话题,促使谈话进行下去。

有时候,我们不能只顾着自己说,而不注意观察对方的反应,那样不仅得不到想要的答案,反而会增加对方的抵触和反感。

好好说话,先学会倾听和观察开始。

谈话不能一直奔着目的去,而应该找到合适的方式。

邓冰莹问到当事人的几个问题都很有专业深度,但没有从“同理心”的角度去考虑对方感受。

2

学霸的逻辑思维值得借鉴

实习生李浩源和何运晨都是很优秀的毕业生,他们被分到一组。

在准备过程中,两个学霸实现了无缝对接,为观众贡献了教科书般的沟通过程。

比如说,他们对整个案情进行梳理,推测即将与客户沟通时产生的各种可能性,还把每个可能性相关的应对方案做了梳理。

不得不说,何运晨的语言表达能力真绝了,小组一致推荐他来做总结陈述。

他们小组制作的ppt,也是十分专业。有图有文,用料十足。

小何的逻辑思维能力十分缜密,把事件陈述总结成了三个要点,然后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分条展开论述。

在考虑现场沟通问题方面,他们确定了一个暗号,如果需要对方补充解释的话,会向着对方点点头。这样的“暗示”,减少了现场沟通时的很多误会,真可谓强者之间的沟通。

事实上,现场他们的合作十分默契,互相补台做得十分到位。

谈话结束之后,两人还坐在一起复盘整个经过,自我检讨谈话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提醒对方需要注意的问题。

我还发现一个细节,何运晨一直在写实习日记,其实写的过程,也是对自己一个梳理总结的过程。

3

得到和努力是两回事

节目观察员郭京飞说,得到和努力是两回事。

这句话很有道理,值得回味。

身在职场,有时候觉得自己已经够努力了,但还是没有得到认可,很容易陷入沮丧情绪。

但应该及时总结自己的问题。

无论是能力问题,还是与人沟通的技巧,都是职场的基本素养。只要想要在公司继续工作下去,就要想尽办法让自己作出改变,适应公司的各种考验。

既然不能改变工作单位,就只能改变自己。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圆润。

4

抓主干和放手的能力

带教律师团队发布的其中一个项目叫诉讼可视化,是要考察实习生们化繁为简的能力。

在实操陈述阶段,每组的陈述都是力求做到面面俱到,但似乎缺少了核心的东西。

结果在这次的考核中,大家都没有得到分数。

带教律师徐灵菱在点评环节提到,只有心中有了重点,才会明白准备的重心放在什么位置。

学会核心能力解读。把主要问题简单化,抓好主干。

大家都希望面面俱到,什么都握在手里,结果就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深入钻研。

有时候,放手也是一种前进的策略啊。

5

如何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在新一期的节目中,实习生们迎来了第七个课题。

我的重心放在了两队的队长身上。

一组可以说是强强联合,梅桢作为队长虽然想赢的心很大,但她还是有些紧张,好在有小何,李浩源,邓冰莹这些优秀的队友给她打气托底。

相比之下,另一组有些失序,蔡昆廷第一次当队长,面对小组组员的观点分歧,没有及时表明自己的立场和思路,显然是没有从管理者的角度去通盘考虑。

带教律师柴律师给出了暖心的建议,作为一个队长,先考虑清楚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哪些,然后找到队员中的其他人的优势,让他们去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一起把课题完成好。

和观察团的意见一样,看到节目后面几期,我也觉得李浩源越来越接近管理者的思维考虑问题了。

他把自己的获取的信息提供给同组队友,还推荐和鼓励队友做总结陈述,给队友更多展示自己表述能力的机会。

而他自己呢?似乎更愿意站在幕后,做一个默默的奉献者。

我想,李浩源的转变,来自于他对于学霸身份的淡化吧。

“好运组合”一直是公司的强者存在,即李浩源和何运晨,他们都是专业能力和学习能力很强的学霸,但私下谈到与人相处能力方面,大部分实习生反馈的好评都给了小何。觉得小何给人一种很舒服的感觉,他很厉害,但不会给周围人造成压力。

李浩源则在一开始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当然,当他意识到这些细节,就立刻做出了巨大的改变,还是取得了令人喜欢的效果。

作为一个社会人,与人沟通和人际关系都是一门学问,这就注定了每个人不能固步自封,永远活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世界里,要注意他们的情绪和状态,适当给予鼓励和认可,通过团体的努力,一起把事情做好。

尤其是从管理者的思维考虑,更是要顾及谈话对象的想法和感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