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向雷锋同志学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树立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

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人们,美好的道德品质就会在全 社会 发展!

家风好,有目标,金子终会发光。陆家就是这样教育子女的。

陆叔抗战时参加的革命,建国后成了职业军人,55年授衔上尉。陆家本是耕读世家,由于苛捐杂税和战乱,陆家家境日渐破落幸有木匠手艺可用;陆叔在万县宜昌一带,帮人干活以养家。期间他救了新四军部队上的人,获救的新四军见他忠厚老实,就介绍他参加了革命。

后来那位介绍人成了他的妹夫。陆叔53年同陆婶结婚。陆婶是偏远乡村逃到城市来的人,靠帮人洗衣缝衣服为生,婚后陆婶租房子专门裁剪衣服和照顾他们的孩子。那时候陆叔常出差,回家休息时就教孩子们《三字经》《唐诗》,逢年过节陆婶带孩子们回乡看婆婆爷爷。

后来陆叔奉命调重庆陆婶才有了随军资格。山西会馆才有了陆家。陆家姐弟从小就知道,做人要尊老爱幼懂感恩,学好本领做对 社会 有用的人:哪怕是陆叔坐冤狱,他们也没消极懈怠。积极学习要求进步和不懈的自律。陆婶调远郊,晓娟姐支边,晓龙高中毕业到农村插队,晓军毕业后当了工人。

八十年代初陆叔平反释放恢复了军籍。压在陆家头上的阴云散去。晓娟姐也从云南调回重庆在一家国企工作,因她是党员,受到组织重用。晓龙当了四年知青,陆叔平反后他才调回城,到一家化工厂当学徒工。晓军那时已在单位入了党,成了部门的技术骨干,陆家良好的家风为子女们成长进步提供了保证。

残阳余晖3

一个人要一生都追求美好的道德品质只有,一生遭人欺负,脚踏实地,诚实办事,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克己奉公,为人第一,否则美好的道德从何而来。

爸爸妈妈,爷爷奶奶 孩子在一起幸福快乐生活成长,吃好饭,睡好觉,喝好水,爸爸工作挣钱养家,妈妈持家有道过日子,爷爷奶奶做家养好身体,传播做人经验!做事本领,延续下一代精髓,资源

父母经常吵架:是因为一个女人经常找父亲借钱、一块出去游玩。所以那么小我就默默和母亲一块流着泪,发誓将来绝不找出轨的男人,也从此痛恨害人害己的男女关系。

所以,我二十三岁时,还是个几乎没有拉过男孩子手的女孩子。因为死死的记着没有准备好结婚,觉不能丢掉女孩子最珍贵的东西——那就是贞洁!

我做到了,我为自己自豪——因为我漠视书籍里的情书,疏忽男孩子的追求,即使学着和人谈了一段恋爱,也就伸着兰花指给他剪了一下指甲,羞于继续。也都是在自己觉得绝对安全情况下的进行,能够保障自己不会遭到野蛮侵犯,这我也做到和预测到了。因为这是被生活逼迫的最起码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底线”。不准备结婚而逾越的关系就是小鸡子、小狗的做法。

其他就是不要有害人的想法,做任何事讲信用,有上限及底线。还有不受欺负的一条:对紧追不舍的麻烦,果断转回头回击!保持自我形象和坚守的定力。以做老实人为基础。

唐代慧能大师的《六祖坛经》里有一句说“风未动,番未动,仁者心动。”一个人拥有好的道德品质,那么他自然就不会被外界所看到的“相”所干扰自己的内心。

稍微懂一点道的都知道,修行修自我,凡事自身找原因。因为你所看到的一切都是你内心的反射。所以当你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时,你内心的正能量就会充裕。

那么你看到的一切都自然是美好的!你就会有一个舒坦而愉快的人生体验。

那么我们如何去追求和拥有一个美好的道德品质呢?【其实本身也是一个修行的过程。注:修行是愉快的,千万别理解成痛苦的,如果感到痛苦那么不叫修行。】

一,注重自己的日常品性,包括自己穿着,言语举止。(比如:自强、自立、自律。)有句话说的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也勿施于人。”

二,多读书,读经典的书。(比如:国学四书五经,佛学、道家之类的)半本论语治天下,一本道德经你若果弄懂了,觉悟了自然会有好的道德品质。【不要为读而读,如果你刻意了,没走心,没有愉悦心会适得其反。】

三,与高素质的人打交道。何为高素质的人,也就说他自身已经拥有美好的道德品质。由他来带动你,启发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四,旅行。我总认为旅行能使人看到更大更宽阔的世界,你看到的多了,你经历的多了,自己会体会或领悟到自然界的一切美好。(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

当然一切都是“因缘和合”,“变是唯一的不变。”自己不能悟到,别人无法强加于你,不用刻意。比如我无意中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你无意中看了。“回归本我”,做自己就好。这就是收获,这就是修行,这就是追求美好的开始。[祈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