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拍手歌》听课浅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5
今早的教研活动是新教师展示课,课间早早来到授课班级二(1)班听课,孩子们已经做好课前准备,语文老师正和孩子们热情互动呢。

上课了,一番“谁能跟我这样做”组织教学后,老师带领孩子们看图说动物,认读生字,引出课题,之后便开始课文的学习。

朗读,理解,表演,背诵,仿编诗歌,闫老师准备很充分,语言训练上,“鸟”字旁,“隹”字旁的意思,带此偏旁的字的拓展,关于锦鸡的科普,聆听黄鹂百灵鸟叫声说感受,交流老虎的样子,生活习性,带“虎”的词语等等,拓展多,信息量大,课上的很厚实,每一个环节似乎都有迹可循。

瞧,这位孩子创编的诗歌,在下课之前她一口气读完。

下午的评课活动,老师们赞誉很多,我认同了老师们的看法,但提出了自己的一点思考:课文《拍手歌》,朗朗上口,如果老师少一点内容的分析讲解,在读中引导孩子发现韵文押韵的特点,然后引导学生创编《拍手歌》,哪怕是一句,孩子们是不是既能写得出,又能写得好?

当下,我试着把这个孩子的改一下:

你拍一,我拍一,

小鸡地上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

水里白鹅向天歌。

你拍三,我拍三,

……

呵呵,创作是个缓慢的过程!

大人尚且如此,二年级的孩子,一堂课里,却做了那么多事,一课一得,这节课感觉很厚实,不知道孩子真正收获了什么!

著名儿童文学家,金波说过:“儿童是天生的诗人。"的确,在儿童的眼中,一草一木,一花一蝶,乃至世界万物都是有生命的、会说话的、懂感情的。用好课文中的例子,呵护孩子的诗心,引导他们观察,发现,要写,就给他们足够的时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