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虎的主要事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1-02-26

第2个回答  2018-04-25
马虎,男,汉族, 1968 年 12 月生,中共党员,安徽省阜阳市嘉安建筑劳务有限公司经理。
秉承“干良心活,盖放心房”的理念,马虎从一名普通建筑工人成长为首都建筑市场优秀施工队队长,带领着安徽、四川等地近万名农民工活跃在京城建筑市场,在北京多项重大工程建设中树立了诚信形象。
1996 年,马虎在北京密云接到一个两万多平方米的建筑工程,合同金额 300 多万元。原想凭此工程立足北京,可不曾想春节前夕甲方资金链断裂, 300 多名工友工资没有着落。想起自己“不缺农民工一分钱”的承诺,急红眼的马虎借完亲戚借朋友,最后还借了高利贷,让急需用钱的农民工拿着工资回家过年。对可以缓一缓的工友,马虎承诺:只要我活着,就不会欠大家一分钱。直到 1999 年将债务全部还清。
2009 年,面对金融危机给建筑市场带来的严峻挑战,马虎在施工队中提议“不裁员、不减薪”,积极组织了境外劳务输出,不仅让跟着自己的 8000 多名农民工有活干,还从安徽、四川、河南等地新招了 2000 多名农民工。这一年,施工队产值达 1.4 亿多元,人均工资收入达 2 万多元。 2010 年,利比亚局势出现动荡以后,马虎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迅速安全地将 100 多名工友撤回国内,并在总包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自己垫资 200 多万元给工人结清了工资,并发放了安抚费。
在马虎施工队有一条铁的纪律,那就是谁触动了工程质量这条“高压线”,谁就将被立即清除出队。即使在工程利润难以保证的情况下,他也毫不含糊,坚决不允许在任何一项工程、任何一道工序上偷工减料。十多年如一日,马虎始终坚持亲自带领技术骨干奋战在一线,先后参加了国家大剧院、奥运场馆等多项重点工程的建设,累计施工面积达 600 多万平方米,未发生一起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先后荣获“长城杯”奖 16 项、“北京市安全文明工地”奖 18 项、“詹天佑大奖” 6 项等荣誉。 2008 年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他带领施工队奔赴灾区参加援建工作,他和工人们一起冒着高温酷暑、克服蚊虫叮咬等困难,连续奋战 70 多个昼夜,保质保量地提前完成了 980 套安置房的施工任务。 2011 年,马虎承接家乡阜阳市 10 多万平方米安置房的施工任务,施工期间甲方资金短缺。他想,一边是自己对政府的承诺,一边是安置居民盼着早日搬进新居的期待。于是,马虎自己筹集资金,按时保质完成了建设任务。以马虎为原型拍摄的电影《农民工》,成为纪念改革开放 30 周年献礼影片。
马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等荣誉称号,入选“中国好人榜”。
第3个回答  2016-05-18

1996年马虎只身一人来到北京,从建筑工地小工做起,练就一身过硬的技术本领。他恪守“盖房人想着住房人”的职业操守,在工作中重合同守信用,始终坚持工程质量第一,谁触动了工程质量这条“高压线”,谁就将被立即清除出队。
他诚实守信热心公益,始终坚持“宁可自己饿着,也让别人吃饱”的原则,想尽办法做到按时100%支付农民工工资,多年来从未发生过拖欠工资现象。他多次捐资帮助家乡群众脱贫致富,主动带领100多名农民工奔赴四川地震灾区参加援建工作。利比亚出现局势动荡后,马虎十分担心在利比亚的100多名施工队工人,积极协助有关部门迅速安全地将工人撤回国内,并在总包资金未到位的情况下,毫不犹豫地拿出自己的资金,先给工人结清工资、发放安抚费。
马虎十几年坚守诚信受到了家乡人拥戴,他回报家乡的事迹被传为佳话。国家广电总局、阜阳市委市政府以他为主要原型拍摄了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献礼影片——《农民工》,生动展现了农民工创业的艰辛和对社会的贡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