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2-11

从提高供给质量出发,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矫正要素配置扭曲,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是供给侧改革的意思。

所谓“供给侧改革”,就是从供给、生产端入手,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清理僵尸企业,淘汰落后产能,将发展方向锁定新兴领域、创新领域,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说的通俗点:想必大家都听过“需求侧”,就是那个有消费、投资、出口三驾马车的“需求侧”,“供给侧”则与“需求侧”相对应,与此同时,“供给侧”是劳动力、土地、资本和创新四大要素。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货币和财政政策)来提高总需求,使实际产出达到潜在产出。供给侧管理认为市场可以自动调节使实际产出回归潜在产出,所以根本不需要所谓的“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为什么提出“供给侧改革”

1、供需不匹配。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是需求不足,所以用需求学派观点采用刺激需求政策拉动经济增长,但实则是“供给跟不上需求”。

打个比方,现在热门的“海淘”,还有之前中国人们去日本买马桶盖、纸尿裤等新闻,难道是我们中国没有这些产品吗?显然不是,相反,很多这些产品还是“made in China”。为什么人们会不惜重金、不嫌麻烦去国外买这些东西?另外,中国手机厂家那么多,而苹果手机却大受国人追捧。究其原因,是产品质量跟不上,正是我国长期忽视“供给侧”的原因。

2、消化过剩产能提速。

过剩产能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转型的一大包袱。产能过剩企业会占据大量资源,使得人力、资金、土地等成本居高不下,制约了新经济的发展。当前多个行业、多个地区的产能过剩正引起各方的担忧,可能引发通缩、失业、经济动力不足等一系列风险。

3、服务业黄金时代到来。

服务业是未来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双重稳定器。一方面维持经济增长,另一方面提供就业岗位。第三产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创造约100万个就业岗位,比工业多50万个左右。对政府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扩展资料: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意义: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既强调供给,又关注需求;既突出发展生产力,又注重完善生产关系;既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二、通过简政放权等改革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简政放权改革取得显著成绩,但一些地方政府在某种程度上的越位、缺位和错位问题依然存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亟须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厘清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加快拆解两种“套娃”,进一步减少不必要的审批许可,改进政府管理方式,提高监管和服务水平。

三、通过要素价格等改革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着力清除市场壁垒,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公平性。完善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推进水、电等领域价格改革;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完善土地租赁、转让、抵押二级市场;加强产权保护,发展技术市场,使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

参考资料:正确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人民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