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傻子学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这里说的傻子,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傻子。

就像现在,每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儿。爷爷、奶奶;姥爷、姥姥,再加上父母,孩子集六人宠爱于一身。

溺爱给孩子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单从孩子的想象力及动手能力上来看,无疑跟傻子没什么分别了。

旧社会,地主老财有的是钱,家里的小少爷打小就四五个人伺候,结果就容易给“培养”出傻子来。

你想啊,四五个人伺候一个,从小就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八岁了还挂着个“屁股帘儿”,十岁了还得有人管大小便,十二岁了吃饭还得用人喂。

有一天老妈子病了,找来了一个替工。这替工不知道情况,开饭时喊“少爷吃饭”,把饭碗搁在桌上就出去了,因为没人喂他吃饭,结果少爷饿了一天。

你说这样还不给培养傻了才怪!那非傻不可,简直就成了一个废人。

有一家大财主,家里头有三个姑娘,这三位姑娘都“出门子”了。大姑娘嫁给了个秀才,二姑娘嫁给了个举人,三姑娘长得最好看,并且最聪明,但是却嫁了个傻子。

为什么嫁给了傻子呢?因为那个时候都是父母主婚,傻子家比她家有钱啊,她爹想巴结高枝儿,把这个姑娘就给了傻子。

三姑娘没过门就听说自己男人是傻子,心里头这个委屈啊。那也没办法,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谁敢反对?只能委曲求全嫁了过去。

洞房花烛,三姑娘坐在床上一个劲地哭。傻子过去瓮声瓮气地问:“你哭什么啊?”问了两遍,三姑娘不能不理他了,生气地说:“你说我哭什么,嫁给你我算倒霉了!”傻子一合楞眼问:“怎么啦?”

“你还问我怎么啦,还不是因为你傻,你不会说话呗!”

“嗯……我不会说话,你不会教给我啊?”

三姑娘一想:“对啊,不会说话慢慢教啊。”想到这她也不哭了,对傻子说:“三天后我要回门,到娘家去,你也要跟我一块儿去。你说你那么傻,又不会说话,到了那儿,叫我的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一看,我这面子往哪搁啊,我教你话你能记得住吗?”

“嗯……你来啊!”

“好,打个比方。后天回门,我爹肯定要出来迎接你,你怎么办啊?”“嗯……那我就进去啊。”

“进去还行啊?你得说话。”

“我说什么啊?”

“我爹必然这么说:“三女婿,你头里请吧。”你就得这么说:“岳父大人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你要记得住你就不傻!”这一说啊,傻子还真行,记住了。

三姑娘接着说:“进去里头磕头的时候,我怎么磕,你就怎么磕,少说话。等吃饭的时候,你就在我旁边坐,别多说话,等一会儿,我爸爸肯定要给你夹菜,你怎么办呢?”傻子说:“吃啊!”

三姑娘瞪了他一眼:“吃是吃,但你得说话。”

“我……说什么啊?”你就这么说:“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就行了。”

“你可别忘了,连前面的话也记住了,练熟了,背熟了。”

这一让他背熟了,傻子可逮着理啦,整天嘴不闲着,老说这几句。吃喝拉撒睡,行动坐卧走,像着了魔一样。

傻子整天跟在三姑娘身后,像个跟屁虫,给三姑娘烦的抽冷子来了一句:“一边待着去!”

傻子不知道是说他,以为又是教他的一句话呢,加上这句,翻来覆去地念叨起来。

把三姑娘气的劈头一句:“再说我给你个嘴巴!”傻子一听要打他,就不敢说了,但是他心里却记住了这句话。

等到了第三天,俩人坐着车回门去了。到家门口,老岳父真的迎了出来,果然是这句话:“三女婿,你来啦,你头里请吧。”

三姑娘一拽他袖子,傻子还真不含糊,真的说上来了:“岳父您头里请吧,长者先,幼者后,小婿我来了,我应当的。”

老岳父一听,心想:“都说我的三女婿是傻子,看样子也不傻啊!”老岳父挺高兴。

等进到里面磕头的时候,他也不多说话,一点没露出破绽来。

到了吃饭的时候出事了。

岳父、岳母中间坐,大姐、大姐夫在上手,二姐、二姐夫在下手,他们俩人坐在对面。

老岳父疼小的,夹了一筷子菜给傻子,口中还说着:“三女婿,你吃这个。”

傻子真不含糊,站起来了说:“岳父您停手,小婿我自取,我够着了,你把那丸子往这边挪挪。”

三姑娘一听,怎么又多了一句,干嘛要挪丸子啊?

老岳母以为三女婿爱吃丸子,夹了个丸子递了过去。傻子突然想起了那句话,脱口而出:“你一边呆着吧!”

老岳母吓了一跳,心说:“我招他惹他了,好心给他夹菜,还叫我一边呆着。”

大姑娘马上过来打圆场:“三妹夫说这句话的意思是,怕您累着,叫您歇着吧,您老先歇着,我替您给三妹夫夹菜”

说着,大姐夹了一筷子菜,嘴里说着:“来,三妹夫吃这个。”傻子也没客气,劈头就一句:“再说我给你一个嘴巴!”

这下可好,整个儿露了馅儿!

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营第60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