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抛弃的恐惧&一些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8
《嘿,反常的我》书评:

害怕被抛弃的人,有时候会表现得像猫一样。

有一个朋友这样描述:“像一只小猫想要伸出爪子表示交好,又默默缩回怕受伤害,只要有一分可能,就鸵鸟式地缩进砂砾。”

书上说,童年时期形成的依恋模式会对成年后的依恋模式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在我们还是婴儿时,如果我们被抛弃,我们就会无法存活。安全感是一种依恋,始于生存的本能需要。所以有的人要用一生治愈童年。我看到一个博主,由于童年得不到妈妈的爱,长大了也一直耿耿于怀,常常在心里质问妈妈为什么不爱我,后来这种情绪迁移到交往的恋人身上,甚至影响了自己的恋爱。她的整个恋爱的过程都是不正常的。

拥有抛弃信念的人常常会心理暗示:爱我的人会离开我或者死去,没有人能够陪伴我,曾经的至亲都会不知不觉地消失,我将孤独一生。这样的心理暗示常常会带来相同的结果,因此有的人说,我的命就是这样,我认命了。但是,我们还是需要认清楚自己的核心信念,分析到底是什么使我们痛苦,了解自己,认识自己,不要责怪自己,埋怨他人。

这本书教会了我们一些不错的方法,去处理人际关系。

自我表露:释放出自己隐藏的一面。

有时候适当的暴露自己,哪怕是自己脆弱的一面,也会让人看到你的可爱。人无完人,总是假装自己很完美是很累的。《了不起的麦瑟尔夫人》里的女主,对自己的身材和妆容打扮有细致的要求,对丈夫照顾周到,从来不在丈夫面前展示自己的素颜。然而就这样一个完美的人,丈夫还是出轨了自己的懵懂小秘书。《绝望主妇》里布里的老公要离婚的理由,竟然也是厌倦这样完美的生活。所以,没有必要刻意隐藏自己的不足,刻意改正缺点,但是真没必要假装完美。

学会倾听:健康沟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真正的倾听是要给对方合理的反馈,而不是简单地听到对方的一词一句。电视上经常出现丈夫一边看报一边听妻子说话的情景,有时候丈夫并没有将妻子的话听进去,只是当做普通的唠叨。《傲慢与偏见》的开场,贝内特先生对贝内特夫人的话显然也是不在意的,并没有给予对方满意的回答,这或许就是他们婚姻几十年的相处模式,简单平淡且枯燥。

要学会主动倾听,首先要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对方的话,这代表字面意思上的理解。然后针对不清楚的地方进行提问,确保理解透彻。最后,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这叫反馈。需要注意,反馈需要及时、诚实、支持。

表达需求:如果你不说,别人也不知道你痛苦。

《大话西游》里的唐僧虽然啰嗦得让悟空分分钟想自杀,但是他有句话说对了“你想要你就说啊,你不说我怎么知道你想要呢?”如果我们心里隐藏了太多没被满足的需求,那么我们的痛苦是很难被消除的,因为别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帮助你。

我经常接触一些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很想学好,但是面对老师的询问却一言不发。这样就很难去针对他们的某个弱项去进行提升。老师自己去识别需要帮助的地方是困难而耗时的。双方都需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

所以,一定要识别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的需求。虽然需求不一定能得到满足,但是表达需求能够让我们消除误解。

以上是这本书提供的部分技巧,还有很多有用的练习,可以跟着书学习尝试一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