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02
【答案】:B
本题考查传统民俗知识。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等,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佩香囊,悬钟馗像,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驱五毒等。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节日。因此,选择B选项。
A项:清明节又称踏青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公历4月5日前后,传说起源于纪念晋国大夫介子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清明节习俗有扫墓、踏青、吃寒食、插柳、放风筝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清明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题意不符,排除。
C项:重阳节又称重九节、踏秋节,节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习俗有登高、插茱萸、赏菊花饮、菊花酒等。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重阳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2年6月,《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规定重阳节为“老年节”。与题意不符,排除。
D项:中秋节又称秋夕、八月节、月夕、月节、团圆节等,节期在农历八月十五,是国家法定节假日。中秋节习俗有吃月饼、赏月、玩花灯,香港有舞火龙的习俗。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将中秋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题意不符,排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