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

科学探究活动通常包括以下环节: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并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等.一位同学学习了滑动摩擦力后,怀疑滑动摩擦力可能与接触面积有关,于是他准备用实验探究这个问题.(1)这位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成正比,这属于科学探究活动的______环节.(2)为完成本实验,需要自己制作木块,他应制作的木块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A.各面粗糙程度相同的正方体木块B.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的正方体木块C.各面粗糙程度相同,长宽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D.各面粗糙程度不相同,长度高各不相等的长方体木块(3)某同学在做测定木板的动摩擦因数的实验时,设计了两种实验方案.方案A:木板水平固定,通过弹簧秤水平拉动木块,如图(a)所示;方案B:木块固定,通过细线水平拉动木板,如图(b)所示.①上述两种方案中,你认为更合理的是方案______,原因是______;②该实验中应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③除了实验必需的弹簧秤、木板、木块、细线外,该同学还准备了质量为200g的配重若干个.该同学在木块上加放配重,改变木块对木板的正压力(g=10m/s2).记录了5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1 2 3 4 5 配重(个数) 0 1 2 3 4 弹簧秤读数(N) 0.50 1.00 1.50 1.80 2.50 测木块重(N) 2.00请根据上述数据在坐标纸上做出木块所受摩擦力和压力的关系图象:由图象可测出木板和木块间的动摩擦因数是______.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