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中越战争?面对记者提问,越南战神武元甲的回答一针见血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1990年9月,北京举行第十一届亚运会,在开幕式上,一位身穿带有越南大将军衔军礼服的老人,引起全球媒体瞩目。这位老人是越南文武双全的大将武元甲,当时中越边境战争刚刚平息,越南将军就作为特邀贵宾来到中国参加活动,这让许多西方国家都有些摸不着头脑。

那么,武元甲将军和中国之间有什么 历史 渊源?而那短短的15字回答又有何深意?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那电闪雷鸣的年代,了解武元甲将军同我国的友谊。

要说武元甲有多闻名,这位昔日的“抗美名宿”在逝世时,以前的对手美国对其去世的消息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大多都是持敬重之情。一些美国人还将其与麦克阿瑟、隆美尔等军事天才并列,越南人更是高度评价武元甲是世界名将。

而武元甲和我国之间的友谊长达半个世纪,友谊的渊源就要从上世纪30年代说起。 那时的中国军民团结一心,共同加入到保家卫国的战斗当中,与不怀好意的日本侵略者进行较量。

等到了1938年的冬天,随着全面抗日战争逐步进入战略相持阶段,战争的进度出于日本最初所料,导致他们战线拉锯过长,兵力不足,无奈调整了战略。

就在这个时候,越南主要缔造者阮必成来到了中国,和我国人民站在同一条战线上。 在这段并肩战斗的时光里,他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经历的,写了许多我国抗日的文章,然后将这些文章全部寄回到国内,并在报刊上进行发表。

当时的武元甲还是个文人,其家族中有威望的长辈给他起名武元甲,别号文,希望他将来能够文武双全。

武元甲也是不负期望,在学生时期成绩优异,从大学毕业后,拿到了法学学士的文凭,然后进入到河内的一所中学当 历史 老师。由于这段经历, 武元甲会三国语言, 能流利地用越南语、法国和汉语跟外人交谈。

那时的越南还在法国殖民统治之下,武元甲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就用自己的方式积极支持反殖民的活动,时常给一些支持越南争取民族独立运动的报纸投稿。

武元甲的这些爱国心声,很快就被越南共产党管理的报刊所中意,吸纳他为编辑。在这里, 武元甲结识了阮,并于不久后加入了越南共产党,成为了阮最信任的同志之一。

在阮前往中国时,武元甲通过他的文章了解中国,特别是了解了我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同日本侵略者做殊死战斗的英勇事迹,其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除了我国外,东南亚的一些国家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日本野心勃勃,垂涎对这一地区包括南越。 在这种情况下,越南共产党决定建立武装力量,为同侵略者进行殊死对抗作准备。但是彼时他们的领袖还在中国,为了请示指令,武元甲同其他两人临危受命,出发前往中国。

1940年5月,武元甲一行人离开越南来到中国,在昆明见到了阮。不过当时阮并不着急给他们下达命令,既然要同侵略者作战,那就要有相关的军事基础。

于是,武元甲等人在阮的安排下准备前往延安,去学些军事知识。然而,就在他们等待期间,欧洲战场发生了巨大变化,德国打败了法国,这对法国殖民统治下的越南是个好事,同样也是个不确定因素。

阮在意识到事情的紧急性后,暂缓了武元甲等人军事学习的安排,让他们赶紧回国准备进行战斗,迎接民族解放战争高潮的到来。

果然不出阮所料,日本趁着德国打败法国之际,不仅让自己的部队进入印度支那驻扎,还胁迫原本就在印度支那驻扎的法国军队。此时的局面对于越南军民而言极为不利,他们所要面临的敌人除了法国还有日本,要想打赢这场战争,是极为艰巨的。

武元甲遵照阮的指示回到越南后,便投身武装斗争,他的军事生涯从此开始。1944年12月22日,越南共产党的第一支武装部队成立,武元甲任总指挥。

在战争的千锤百炼下,原本只是擅文的教书先生、编辑出身的革命战士,逐渐成长为了一位优秀的军事指挥官,很快武元甲就被任命为越南解放军总司令。

1945年,越南宣布独立,武元甲被任命为国防部长。而他也成为了越南第一位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将领,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立下赫赫战功。

武元甲虽然没能去成延安,但他在昆明、贵阳的那段时间耳濡目染,深切地感受到了中越两国人民在患难之中建立起的珍贵友谊。

1946年12月9日,法国卷土重来,再次踏上越南的领土,越南抗法战争爆发。在法军更为先进的武器装备面前,武元甲指挥的越军节节败退。

等到1949年,我国奏响了胜利的凯歌,而越南仍在同法军进行殊死对战,越南军民处境愈发艰难。面对如此不利局面,阮冒着千难万险,经过长途跋涉来到我国,希望我国能够提供援助。

我国本着国际主义精神,立即派出了我国的两员大将前往越南协助越军作战。 在我国的支持下,原本士气低迷的越军重振旗鼓,越南军民同仇敌忾,同法军进行了一场场游击战争。

到了1950年,武元甲已经在越北地区建立了一支含4个步兵师的正规部队, 总兵力达一万人。这年秋天,武元甲认为自己的力量已经很强大,足以向法国远征军发动进攻。

可尽管他在兵力上占据优势,在之后的攻击战中,越军还是以失败告终。直到法国换了指挥官,武元甲得到了喘息的机会,重新获得主动权。

1954年3到5月,越军在武元甲的率领下发动奠边府战役,共歼灭法军1.6万多人。这场战斗的胜利,彻底粉碎了法军的进攻计划,法国承认战败 。由于抗法战争中的许多战役,其名义总指挥都是武元甲,这就使得他因此成名,头上开始悬起 “奠边府之虎” 的称号和 “世界名将” 的光环。

将法军赶走后,越南人民沉浸在胜利中。但谁承想,法国走了,美国来了。还不等越南人民喘口气,他们就又投入到了抵抗美军的战斗当中,抗美战争拉开帷幕。在这场战争中,我国仍一如既往地为越南提供援助。

在抗美战争期间,武元甲担任越南人民军总司令,指挥越军同美军交战。此外,为了从我国手中汲取作战经验,他开始频繁来往于中越之间,同我国领导人一起商讨抗美的作战计策。我国清楚长期的军旅生活有多艰苦,再加上越南的作战区域大多都是雨林,环境较为恶劣。

于是,我国鉴于武元甲在艰苦环境中得不到真正的休息,非常关心他的 健康 ,于是便多次邀请他到中国来作适当的休息和疗养。

在这期间,武元甲几乎走遍我国的辽阔山川,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中国的许多地方他都去过了。而他与我国之间的情谊,也正是在这潜移默化下渐渐形成与加固的。

1969年,越南主要缔造者逝世,中越关系急转直下,虽然这不是武元甲愿意看到的,但他却无力阻止。在苏联的大力援助下,越南的军事实力得到了一定提升。

渐渐地,越南的胃口变得越来越大,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开始从一个最初的被侵略的受害者身份,转换为侵略者身份,走上了侵略扩展的道路。

1978年年底,越南进攻柬埔寨,并且还加紧了对老挝的控制。同时,越军还不断在中越边境挑起争端,想要侵占我国领土。 就这样,原本是阮为了联合抗美救国而提出的“印度支那联邦”的设想,到了此刻已经成为了越南对外扩张的依据。

武元甲始终念着中国的好,并且公开反对越南入侵柬埔寨。 但此时利益熏心的黎文润哪里还听得进去。就这样,越南在中越边境的动作越来越多,而武元甲也不断被排挤,渐渐地不再握有实权,只保留了一个头衔。

随着越南在边境的挑衅行为不断升级,我国对越南展开了反击, 中越战争就此爆发 。 结果自然不言而喻,越南非但没讨到什么好,国内经济还受到严重影响,持倒退趋势。 等到上世纪90年代初,中越边界冲突才渐渐平息,两国关系逐渐恢复正常。

1986年,黎文润去世,此时的越南已经被柬埔寨战争拖得筋疲力尽, 为了尽快恢复中越关系, 1990年9月,武元甲作为越南代表,在我国邀请下作为特邀贵宾出席了北京亚运会。

对于这个问题,武元甲并未显露出任何不满,反而笑着回答道: 中国只是敲打他们,越南有自保能力。在当下那个场合提起中越之前闹得不愉快的事,稍有不慎就有可能伤及到两国的关系。

虽然中越关系在当时已经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但还没有正式恢复正常。如果武元甲的回答有一点漏洞,那么就有可能被人误解。 然而,武元甲的回答可以说是滴水不漏,他的话不仅展现出了我国的强大实力,还展现了他对自己国家的强烈自信。

而他的看法,跟我国对越南进行反击的目的差不多,我们期望和平,但也不会任人欺负,越南屡屡在边境挑起冲突,必须对其进行警告,展开反击是希望以此来震慑住越南,让他们不要再糊涂下去。 在武元甲出席北京亚运会的第二年,中越关系便恢复了正常,这其中离不开武元甲为改善关系付出的巨大努力。

武元甲将军在他102岁那年与世长辞,数十万越南人民站在路边为其送行。总而言之,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我国爱好和平,但绝不怕任何挑衅, 历史 已经并将继续证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