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虚体寒,你是吗?夏天是告别体寒的最佳时机,请好好收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0

俗话说“十病九寒”,又有“十女九寒”和百病寒为先”之说,可见体寒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据专家介绍,80%的现代人都有阳气不足(体寒),很多疾病都可以说是阳气虚弱引发的。阳气对人有多重要?中医认为,生命之根本在于阳。正如《素问·生气通天论》所说的:“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代名医张景岳也说:“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可见,阳气足,人则长寿;阳气衰,人则短命。阳气对人体的重要意义,堪比太阳对自然界的重要性。阳气,是身体自带的“暖气”,给身体提供能量,让我们元气满满。若机体阳气虚衰,则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机体反应性低下,出现阳热不足(体寒)的病理现象。

你有体寒(阳虚)吗,一测便知。

只要有以上一条,就说明你的阳气不足,符合条件越多,阳虚亏损更严重,那你可要小心噢,阳虚则体寒,百病生于寒,赶紧调治!

体寒的前因后果:

一、阳虚(体寒)形成的原因

二、体寒对身体的影响

我们每天从食物中获得能量,全赖阳气的气化功能,才能使代谢后的糟粕能正常排泄。若阳气健旺,气化功能正常,则体内浊毒都能顺利排出。

引起疾病(由因致病)

生活在当下,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前所未有的享受,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身体受寒机会,冷饮、空调、冰箱都 让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受寒” 。中医认为 寒为阴邪,最易损伤阳气 ,若阳气已虚,气化功能异常,即会产生病理代谢产物,郁滞于体内,即是疾病。

出现寒象(体寒)

阳气亏虚导致身体御寒能力下降,则出现以 “寒” 为总体特征,即中医所说 阳虚生外寒 ,有畏寒怕冷、手足不温、唇色苍白、少气懒言、消化不良、大便溏薄、性欲减退、喜热饮食、耐夏不耐冬等 寒象表现

阴性病理产物和代谢性疾病(寒凝滞内成形)

“阳化气,阴成形” 记载于《黄帝内经》。明代名医张景岳认为 “阳动而散,故化气,阴静而凝,故成形” ,若阳气不足,则气化不利,痰浊水饮等阴邪就会凝滞,滞塞不通,即变成 脂肪瘤、结石、囊肿、增生、结节、肿块等阴性病理产物 ,且往往发生在机体阳气最虚的地方,若胃肠阳虚则息肉增生;胞宫阳虚则成子宫肌瘤;卵巢阳虚则成囊肿等等,也可出现 肥胖、多囊卵巢、糖脂代谢紊乱等一系列代谢性疾病

性生活及生育能力下降(寒性趋下)

阳虚包括肾阳、脾阳、心阳等 。其中, 肾虚与阳虚的关系最为密切 。肾阳为一身之阳,肾阳虚,生殖机能减退,男人常会阳痿、精少,女人则宫寒不孕、性冷淡。甚至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白带清稀量多等。

三、改善阳虚(体寒),先减少消(内)耗,再谈如何提升

专家研究,现代人的阳虚问题多与生活方式有关,因此改善阳虚就要从生活方式上着手。

不做损伤阳气、耗散阳气的事,才是最有效的根本!如熬夜、贪凉、劳累、压力大、滥用药等。

四、正确应用去“寒”药

中成药辨证对了,用就方便又有效。

单味药可做药引或药食同源,但需谨慎,应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服用。

附子 为肾中之阳,被称之为“元阳”,回阳救逆第一药, 若用的不对症,很容易就出问题 。

肉苁蓉 、锁阳 除补肾壮阳外,还可润肠通便。

鹿茸、胎盘(紫河车) 有补肾壮阳、益精血的作用。

肉桂 ,具有补火助阳、引火归元的神奇作用,家庭厨房常用。

此外 杜仲、 淫羊藿、 巴戟天、仙茅 等温补肾阳的中药。

驱寒有良方(汤与茶)

当归生姜羊肉汤 ,是张仲景《金匮要略》中著名的温补名方,据说也是古代宫廷里冬日给皇室的滋补药膳,最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温中补虚,阴虚和体内燥热的人不适合用。

姜茶饮, 最简单的驱寒方法 ,适量 家用生姜或姜母,加入一些枸杞或红糖,煎水代茶饮,可缓解虚寒症状。

五、夏天祛寒最适宜时机:《内经》云“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这个道理。

在夏季这个重要的时间点,如能顺应天时,养护好我们的阳气,以抵御秋冬疾病的侵扰,就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艾灸具有温通经脉、祛风散寒、活血助阳及防病保健等多重功效,是阳虚体质者很好的 养生 手段,做一做艾灸,可缓解虚寒所致症状。

灸透督脉 —— 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全身阳经,补阳效果最好,只有把补阳气的通道打开,才能让阳气升发,发挥其温煦的作用。

艾灸常用穴位:百会穴、大椎穴、命门穴、肾俞穴、腰阳穴、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涌泉穴等。

撞背或晒背—— 中医认为 “背为阳,腹为阴” 。人体后背正中线有督脉的循行,督脉两侧是膀胱经,膀胱经也是阳气聚集之地。所以 撞背或晒后背可养阳,推动督脉和膀胱经的循行

喜则生阳 ——愉快的心情有利于阳气的生发,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保持愉悦的心情,放下不快乐的事,这才是养阳的一个好方法。

动能生阳,也能耗阳 ——生命在于运动,动才能很好地生发阳气、舒筋活络,恰当的运动,坚持不懈并乐在其中, 胜过很多大补药 ,而且运动应该是春夏白昼之事,才能真正达到目的,但现在很多人都是晚上运动健身,同时气血大亏之人也绝不适合于大的运动,否则更耗阳。

近年来由于环境、生活、工作的压力,加上生活习惯的改变,造成人体阳气衰败越来越多, 而阳气不足则百病生 ,阳气又是生命的根本,阳气对于我们非常重要, 养生 要养阳,治病也要养阳。夏天是阳气消耗最大的季节,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如不抽烟喝酒、不熬夜、不贪凉、不生气等,是养护阳气的根本。睡眠是养阳的最好方法,需适时休息(晚11点前)。最后保暖也不可缺少的,注重足下、背部及丹田部位的保暖。最后还要记住,运动或出汗过急,也会泄气伤阳!

肠胃虚寒,吃什么恢复的快?

治疗体寒的方法有什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