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村民捡回一个日本伤兵,悉心照顾47年,送回国后他这样对恩公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9
中国和日本虽然隔海相望,但两国是邻居,两国的文化交流史非常长。大量的中国典籍传入日本以后,提升了日本人的文化水平,日本人还依据中国文字创立了本国文字。在唐朝的时候,日本曾经派遣大量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各种生产生活技能。没想到,日本竟然觊觎中国的领土。

在清朝的时候,日本趁清朝闭关锁国和 科技 落后,竟然发动了甲午战争,迫使中国割地赔款,严重地伤害了中国人民。后来日本又全面发动了侵华战争,中国东北和华北大片土地落入日寇手中,中国百姓流离失所。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勇敢地站起来,建立抗日统一战线,通过游击战等形式,沉重地打击了日寇,最终赶走了日本侵略者。

与日本侵略者不同,当中国军队抓获日本战俘的时候,不会对其施以非人的待遇,严格按照有关国际规则处理战俘。战后,中国对待日本人也是一种宽容的态度,不但安排大量滞留中国的士兵返回日本,即使因为某些原因而留在中国的日本兵也得到了很好的照顾。在河南就有这样的一名日本兵。

1945年日本宣告投降,此时滞留在中国的日本兵多被遣返回国,但有一些日本兵由于种种原因被遗留在中国,直到多年以后返回日本,在河南就有一名47年以后才返回日本的日本兵。这名日本兵是被一个曾经受到日军伤害的河南人孙俊邦发现的,孙俊邦感觉这个日本兵反应迟钝,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于心不忍,因此,就给了他一个窝窝头。

没想到,这个日本兵跟定了孙俊邦。后来孙俊邦就把这名日本兵带回了家里,给他起了一个中国名字李同。这名日本兵一身病,为了给其治病,孙俊邦把家里的牛都给卖了,村子里的邻居很不理解,但是孙俊邦觉得救人就要救到底。

尽管孙俊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是开始的时候李同的情况非常糟糕,长期卧床,大小事情都需要孙俊邦一家人来完成。经过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治疗,李同才能下地活动,但是还是表达不清楚自己的意思。

这期间中国遭遇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是孙俊邦也没有让这名日本兵饿着冻着,他的儿子也随同孙俊邦一起照顾李同。孙家对他的照顾可谓无微不至,而且没有任何怨言,孙俊邦的儿子孙保杰在孙俊邦逝世以后继续照顾李同。

因为这名日本兵的影响,孙保杰很晚才结婚。结婚以后,两口子同时照顾该名日本兵。中日正式建交以后,不少曾经参加过侵华战争的日本兵返回中国,向中国人进行道歉,对自己过去的侵略行为进行忏悔。

媒体报道了孙家人照顾日本兵的故事,1993年的时候,一名在华访问的日本人发现了李同,他了解李同的情况,知道他就是石田东四郎,他是因为受了重伤,才留在了中国。知道了李同的真实身份以后,经过双方沟通,李同回到了日本,他的弟弟非常感激,直接给孙家寄来了15万的支票,但是孙家却没有收这笔钱。

其实发生在中国的这样的故事数不胜数,很多曾经严重伤害中国人民感情的日本兵在受伤以后留在了中国,后来却得到了中国人的照顾,他们也重新审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向中国人民进行道歉,并为中日两国人民保持友谊而努力做贡献。

忘记 历史 就意味着背叛,以史为镜,可以鉴别得失。很多日本人都非常重视中日关系,知道两国保持友好关系的重要性,但是当前有一些日本政客仍想复辟日本军国主义,垂涎中国领土,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舰和飞机维护领海和领土安全的行动指指点点。

要知道,此一时彼一时,如今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已不是清末民初的中国军队可比,中国海军不是北洋舰队,中国已经有了两艘航空母舰,中国军队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维护好国家利益,不会再给侵略者留有任何机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