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社恐”?还是“宅”?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生活中,我们常常以不善社交为由,逃避与他人的接触,沉浸在自己的一方小世界里自娱自乐。却不知道,这并不是社交恐惧,只是因为“宅”,因为“懒”。这是你长久以来养成的恶习,却被你说成是患有社交恐惧症,着实是有些跑题。

首先,我们先区分一下什么是“社恐”,什么是“宅”。

“宅”:

这里所说的宅不是单纯意义上的 Otaku ,而是带有些许偏见的 Neet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家里蹲”,它是以一味地逃避社交为特点的,用精神病学的话来讲就是“社会功能不健全”。不止是一种生活状态,更是一种心理状态,“把自己的心封闭在宅中”。

“宅男”“宅女”指的是他们不太喜欢社交场合,相比面对面或户外社交,他们更喜欢通过各种媒介和他人或生活建立链接互动,同时会担心或反感在社会交往中花费心思和精力。

“社恐”:

社交恐惧,又被称为社交焦虑。它与单纯的“内向”并不一样,具有社交焦虑的人会过分监控和关注自己在社交时的行为,并且会对自己的言行做出负面的评价。具有社交焦虑的人,也会不敢在一些特定的场合表达自己的要求,并且极度害怕自己的要求被否定或者拒绝。社恐可能也会故意回避许多社交场景,比如推脱一些聚会和party,但与那些理直气壮地说“对不起,我的时间安排不开,我不去了”的人不同。

综上所说, 宅是不想在无意义的社交上浪费时间,社交恐惧是无法进行正常社交。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现在的人们都在逃避社交,宁愿当一个 Neet 呢?

根据《中国90后青年调查报告》中所述:

“年轻一代的表达方式在改变,变得不爱跟人吐露心事、谨言慎行。”

虽然不是社交恐惧,但也渴望沟通,热情依旧在,只是外化形式不一样。不想说话,有时是因为越来越成熟。往往这种情况下,我们通常会选择逃避,拿出手机默默的看着,也许身体在外面,可思想却没有融入到人群当中,结果最后话变得越来越少。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无法顺畅的与人交流。所以,我们选择了虚拟的世界,在虚拟的世界中,你不会因为失言而尴尬,也永远不会冷场,你只需要找到一个平台,发表自己的看法,倾诉内心。你看,多简单!

然而,如此长久下去,会变得越来越脱离社会,以致丧失了原有的社交功能。所以,现在,请你关掉一切与网络有关的设备,回归现实。坐在一个安静的角落,思考一下未来,做一个小计划,一步一步走出“宅”的生活状态。去追求生活当中美好的东西,关注不同的人,遇见真实的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