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陕西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全卷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

3.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和运用(共6小题,计17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瞭望(liào)      歼灭(qiān)        娉婷(pīng)      前仆后继(fù)

B.绢本(juàn)        着落(zhuó)      侦缉(jī)        深恶痛绝(wù)

C.愧怍(zuò)        腈纶(qíng)        羁绊(pàn)      名副其实(fù)

D.悄然(qiāo)        孱头(càn)        瘦削(xiāo)      强词夺理(qiǎng)

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旁骛          掺合        锋芒必露        殚精竭虑

B.伫立          维幕        大相径庭        振耳欲聋

C.殉职          抉择        人情世故        李代桃僵

D.彗星          练达        相辅相承        珊珊来迟

3.请从所给的三个词语中,选出一个最符合语境的填写在横线上。(2分)

(1)白衣天使们的临危不惧、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舍己救人,________(阐释 阐明  诠释)了医务工作者的责任与担当、坚守与坚韧。

(2)在大中小学________(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因地制宜)、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障。

4.经典诗文默写。[在第(1)~(7)题中,任选五题;在(8)~(10)题中,任选一题](6分)

(1)念天地之悠悠,____________________!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______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        (李贺《雁门太守行》)

(4)____________________,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5)俗子胸襟谁识我?____________________。        (秋瑾《满江红(小住京华)》)

(6)____________________,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邹忌讽齐王纳谏》)

(7)夕阳欲颓,____________________。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8)从这点出发,____________________。            (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9)____________________,再回延安看母亲!        (贺敬之《回延安》)

(10)读书足以怡情,____________________,足以长才。 (弗朗西斯·培根《谈读书》)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3分)

①文化认同是个人认为自己归属于某一文化或民族群体的感觉,是人的社会属性的表现形式。②本质上说,文化认同是对某一文化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认同。③文化认同是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群体的精神支柱。④文化自信、民族自信的前提是_______、_______。⑤如果没有文化认同、就无法形成民族认同、国家认同,_______无法形成文化自信。

(1)请提取第②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1分)

A.国家认同​B.文化认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⑤句需补上一个恰当的关联词语,请将关联词语写在下面的横线上。(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白龙马/蹄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三兄弟/西天取经上大路/一去就是几万里——”熟悉的歌词让大家想起古典小说《西游记》,请回答下面的问题。(2分)

(1)小说中的白龙马在取经过程中表现出哪些优秀品质?请简要概括。(1分)

(2)下列《西游记》的部分回目,其情节与白龙马相关的一项是(    )(1分)

A.四海千山皆拱服,九幽十类尽除名      B.邪魔侵正法,意马忆心猿

C.二僧荡怪闹龙宫,群圣除邪获宝贝      D.诸神遭毒手,弥勒缚妖魔

二、综合性学习(7分)

7.请你参加“找寻语文课本里的中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7分)

【活动一:寻精神】柳青《创业史》展示的新中国农民团结互助、艰苦创业的精神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请在下面的米字格中,按顺序依次写出“创”字的笔画。(1分)

【活动二:寻礼仪】下面的文段,引发了同学们对于“师生在校如何相处”的讨论。你与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会说些什么?请把你的发言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寻文化】同学们梳理初中语文课本,绘制出下面的统计图,请给统计图拟写标题。(20字以内)(2分)

【活动四:寻品格】请仿照画线部分补写一个语句,完成邓稼先赞词。(2分)

赞邓稼先

带着一颗拳拳赤子心,

怀着一腔殷殷爱国情。

他品行纯正无愧中国男儿,

______________________。

踏遍戈壁共草原,

无需马革裹英灵。

这就是邓稼先!

这就是“两弹”魂!

三、阅读(共15小题,计46分)

【现代文阅读】(共9小题,计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8~11题。(12分)

【材料一】5日18时0分,长征五号B搭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在海南文昌升空。约488秒后,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首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美国专业网站NASA Spaceflight网站报道称,此次发射是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该网站对新一代太空舱做了详细介绍,称中国的研发团队使用了新材料和新结构使太空舱的隔热能力比神舟飞船大了三到四倍。该网站还着重关注了中国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称这一新的运载火箭系列将满足未来发射服务市场的需求,将有助于保持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的发展趋势,并推动经济和相关高科技发展,包括新型火箭发动机的开发、新的焊接技术、飞行控制系统的升级等。

(选编自《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中国成功发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光明日报》)

【材料二】长征五号B以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为基础改进研制而成,是目前我国近地轨道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采用两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采用一级半构型,长征五号B的超大整流罩是它的突出特点,是我国最大的火箭整流罩。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高轨道大型卫星以及各类深空探测器,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主要用于发射近地轨道的大型卫星及飞船,如载人空间站的核心舱等。作为专门为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站建设研制的一款新型运载火箭,长征五号B的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选编自《“胖五”家族添新丁 “运人运货”本领强》,《陕西日报》)

【材料三】中国空间站命名为“天宫”,一般情况下驻留3人,在航天员轮换时最多可达6人,建成后将成为我国长期在轨稳定运行的国家太空实验室。它整体呈T字构型,基本构型包括1个核心舱和2个实验舱。核心舱居中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实验舱Ⅰ和实验舱Ⅱ分别连接于两侧,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主要对整个空间站的飞行姿态、动力性、载人环境进行控制。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三部分。有3个对接口和2个停泊口。停泊口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一起与核心舱组装形成空间站组合体。对接口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实验舱Ⅰ名为“问天”,主要任务是开展舱内和舱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也是航天员的工作生活场所和应急避难场所。实验舱Ⅰ配备了航天员出舱活动专用气闸舱,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配置了小型机械臂,可进行舱外载荷自动安装操作。实验舱Ⅱ名为“梦天”,具备和实验舱Ⅰ类似的功能。实验舱Ⅱ还配置有货物专用气闸舱,在航天员和机械臂的辅助下,支持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选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材料四】上世纪90年代开始启动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规划了“三步走”战略。从发射载人飞船将中国航天员送入太空,到太空出舱、发射空间实验室,如今已走到第三步,即“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根据飞行任务规划,空间站工程分为关键技术验证、建造和运营3个阶段实施。为完成空间站建造,共规划了12次飞行任务。在长五B首飞后,将先后发射“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和“梦天”实验舱,进行空间站基本构型的在轨组装建造,也规划了发射4艘神舟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11次任务的完成,将意味着中国空间站正式建成。空间站在轨运行期间,在轨运行期间,将面向前沿科学探索、人类生存和太空活动,支持开展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

(选编自《揭秘中国空间站》,《人民日报》)

8.此次长征五号B的成功发射,为什么被国外视为“中国未来载人航天计划的重要里程碑”?请结合材料简要回答。(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长征五号B这款新型运载火箭有哪些独特之处?请简要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有关“天宫”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天宫”空间站主要由核心舱和实验舱组成,整体呈T字构型,最多可以驻留6人,未来将成为国家太空实验室。

B.“天宫”空间站的核心舱是空间站的主控舱段,用来控制整个空间站组合体,它包括节点舱、生活控制舱和资源舱。

C.核心舱设计有停泊口和对接口,前者用于连接两个实验舱,后者用于载人飞船、货运飞船及其他飞行器访问空间站。

D.实验舱Ⅰ“问天”和实验舱Ⅱ“梦天”都配有专用气闸舱,它们均可用来支持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载荷自动进出舱。

11.下列对材料有关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含有载人飞船实验船和柔性充气式货物返回舱试验舱的载荷组合体与火箭成功分离并进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过载人空间站工程建设进入实质阶段。

B.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第一步是发射载人飞船将航天员送入太空并实现航天员太空出舱,第二步是发射空间实验室,第三步是建造空间站。

C.我国空间站将采用在轨组装方式完成建造,建成后为实现空间站正常运行,将发射4艘神州载人飞船和4艘天舟货运飞船,进行航天员乘组轮换和货物补给。

D.我国空间站具有内部空间大、方便居住等优点,适于在轨进行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空间应用等活动,它的建成将全面提升我国科学技术水平。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6题。(18分)

黄河一掬

余光中

临别济南的前一天上午,我们来看黄河。厢型车终于在大坝上停定,大家陆续跳下来。还未及看清河水的流势,脸上忽感微微刺麻,风沙早已刷过来了。没遮没拦的长风挟着细沙,像一阵小规模的沙尘暴,在华北大平原上卷地刮来,不冷,但是挺欺负人,使胸臆发紧。女儿把自己裹得密密实实,火红的风衣牵动了荒旷的河景,我也戴着扁呢帽,把绒袄的拉链直拉到喉核。一行八九人,向大坝下面的河岸走去。

天高地迥,河景完全敞开,触目空廓而寂寥,几乎什么也没有。河面不算很阔,最多五百米吧,可是两岸的沙地都很宽坦,平面就延伸得倍犷远,漠漠的天穹,下面是无边无际无可奈何的低调土黄,河水是土黄里带一点赭,调得不很匀称,沙地是稻草黄带一点灰,泥多则暗,沙多则浅,上面是浅黄或发白的枯草。我对友人说:“这里离河水还是太远,再走近些好吗?我想摸一下河水。”

于是我们沿着一大片麦苗田,在泥泞的窄埂上,一脚高一脚低,向最低的近水处走去。终于够低了,也够近了。但沙泥也更湿软,我虚踩在浮土和枯草上,就探身要去摸水,大家在背后叫小心。岌岌加上翼翼,我的手终于半伸进黄河。

一刹那,我的热血触到了黄河的体温,凉凉地,令人兴奋。古老的黄河,从史前的洪荒里已经失踪的星宿海里四千六百里,绕河套、撞龙门、过英雄进进出出的潼关一路朝山东奔来,从斛律金的牧歌李白的乐府里日夜流来,你饮过多少英雄的血,难民的泪,改过多少次道啊发过多少次泛涝,二十四史,哪一页没有你浊浪的回声?流到我手边你已经奔波了几亿年了,那么长的生命我不过触到你一息的脉搏。无论我握得有多紧你都会从我的拳里挣脱。就算如此吧,这一瞬我已经等了七十几年了,绝对值得。不到黄河心不死,到了黄河又如何?又如何呢?至少我指隙曾流过黄河。

至少我已经拜过了黄河,黄河也终于亲认过我。在诗里文里我高呼低唤他不知多少遍:

传说北方有一首民歌

只有黄河的肺活量能歌唱

从青海到黄海

风,也听见

沙,也听见

华夏子孙对黄河的感情,正如胎记一般地不可磨灭。诗人流沙河写信告诉我,他坐火车过黄河读我的《黄河》一诗,十分感动,奇怪我没见过黄河怎么写得出来。其实这是胎里带来的,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

……

想到这里,我从衣袋里掏出一张自己的名片,对着滚滚东去的黄河低头默祷了一阵,右手一扬,雪白的名片一番飘舞,就被起伏的浪头接去了。大家齐望着我,似乎不觉得这一投有何不妥,反而纵容地赞呼。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看到女儿认真地伸手入河,想起她那么大了做爸爸的才有机会带她来认河,想当年做爸爸的告别这一片后土只有她今日一半的年纪,我的眼睛就湿了。

回到车上,大家忙着拭去鞋底的湿泥。我默默,只觉得不忍。翌晨,友人去机场送别,我就穿着泥鞋登机。回到高雄,我才把干土刮尽,珍藏在一只名片盒里。从此每到深夜,书房里就传出隐隐的水声。

(选自《余光中散文选》,有删改)

12.作者走向河岸时,看到的“河景”有怎样的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请结合语境,品位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语句。(4分)

(1)从《诗经》到龚自珍,哪一句不是黄河奶出来的?(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女儿也来水边探求黄河的浸礼。(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作者说,这一瞬自己的“黄河一掬”“绝对值得”,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开篇写黄河的风沙,有什么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末“隐隐的水声”指什么?请概括并说明理由。(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文阅读】(共6小题,计16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7~20题。(12分)

郑和,云南人。成祖欲示中国富强。永乐三年六月,命和及其侪①通使西洋,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多赍②金币。造大舶修四十四丈、广十八丈者六十二。自苏州刘家河泛海至福建,复自福建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③,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帝大悦,爵赏有差。十年复命和等往使,至苏门答腊。十四年冬,满剌加等十九国咸遣使朝贡。

和经事三朝,先后七奉使,所历凡三十余国。自宣德以还,远方时有至者。自和后,凡将命海表者,莫不盛称和以夸外番,故俗传和下西洋,为明初盛事云。

    (选自《明史·郑和传》)

【注释】①侪(chái):同辈。②赍(jī):携带。③占城:今越南南部。

1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4分)

(1)成祖欲示中国富强        (        )

(2)将士卒二万七千八百余人  (        )

(3)帝大悦,爵赏有差        (        )

(4)所历凡三十余国          (        )

1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以”,与“以次遍历诸番国”中“以”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B.策之不以其道

C.全石以为底                  D.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请写出选文中间从侧面印证郑和下西洋是“盛事”的两个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21~22题。(4分)

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21.诗中的女子,为何会让君子“寤寐思服”?请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本诗起句运用“风”的手法托物寄意。请从学过的其他诗文中选取一例,并加以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50分)

23.作文(50分)

题目:合唱

要求:① 文体自选;

    ② 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③ 不得透露真实的姓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

    ④ 不少于600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