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企业所得税怎么计算

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 * 税率(25%或20%、15%)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企业应纳所得税额=当期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即据以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法定比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的规定,2008年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得税法>;规定一般企业所得税的税率为25%。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扩展资料: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下列支出不得扣除:

⑴资本性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建造固定资产,以及对外投资的支出。企业的资本性支出,不得直接在税前扣除,应以提取折旧的方式逐步摊销。

⑵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是指纳税人购置无形资产以及自行开发无形资产的各项费用支出。无形资产受让、开发支出也不得直接扣除,应在其受益期内分期摊销。

⑶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在税前扣除;其他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在转化为实质性损失之前,不允许在税前扣除。

⑷违法经营的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纳税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规章,被有关部门处以的罚款以及被没收财物的损失,不得扣除。

⑸各项税收的滞纳金、罚金和罚款。纳税人违反国家税收法规,被税务部门处以的滞纳金和罚款、司法部门处以的罚金,以及上述以外的各项罚款,不得在税前扣除。

⑹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损失有赔偿的部分。纳税人遭受自然灾害或者意外事故,保险公司给予赔偿的部分,不得在税前扣除。

⑺超过国家允许扣除的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非公益、救济性捐赠。纳税人用于非公益、救济性捐赠,以及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的捐赠,不允许扣除。

⑻各种赞助支出。

⑼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各项支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所得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12-27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公式应该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一般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直接法,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金额-弥补亏损;另一种是间接法,间接计算法:应纳税所得额=利润总额±纳税调整项目金额。但一般企业的利润太高,肯定是有税务筹划的方式,但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是什么行业,以及在是什么地区。
拓展资料:
1.一般来讲,现在最直接最优惠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就是国家关于双软企业的“两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政策,即在这家企业从开始盈利时开始算起,有两年免企业所得税,三年企业所得税减半的优惠,但是这个优惠仅限于申请双软的企业,全国地区都有这个政策。
2.另外就是国家高新企业,达到条件的,所得税15%,全国地区适用。还包括一些地方政策,比如2020年下血本的海南政府,企业所得税按照15%征收,连个人所得税也最高按15%征收。发文时说指满足条件的企业,但一般新型的互联网、科技等,无论能不能申请高新企业,都可以享受这个政策。
3.最直接的筹划企业所得税的方式,就是把钱花出去,钱花到税务洼地里,把该交的税赋转移到税务洼地里去交,那么主体公司这边就不用交税了,变成了税务洼地的公司进行缴纳。那么税务洼地的企业在当地享受核定征收的政策,免征企业所得税或者少缴企业所得税,根据园区不同,税率一般控制在1.7%-3.12%就可以合规到私账了,这种方式在解决企业所得税的同时也解决了股东分红这块,还是比较方便的。但在使用这种税务筹划工具的时候,要尽量保证合约-资金-发票-服务确认四流合一,保证证据链的完善,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