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特别让你反感的婚礼习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22

结婚是人生大事,婚礼习俗自然有很多,我山东的,陋习也有,都是些小打小闹,开玩笑的,既能增添婚礼的欢乐气氛,又能增进亲朋好友的感情,无伤大雅。我们这边一般闹洞房闹得比较凶,我结婚时一点没闹,当时老婆怀孕三个多月,我提前跟那帮哥们儿都打过招呼,谁敢闹我就跟谁急。


我结婚时就很心烦,老公家是农村的,结婚当天搞一堆奇奇怪怪的事就罢了,最可恨的是到了晚上。

累了一天想休息了又来一帮人,非要做什么游戏,就是整人那种,还带着性暗示,低俗至极,我心里非常抵触。勉强配合他们玩儿了一会儿后忍不住了,当场发飙把他们狂骂一顿,都老实了。从结婚那天我在老公家就出名了,他们见了老公都说,你媳妇儿太彪悍了。

以前室友找了个男朋友,那男的老家很穷很落后,听说女的要先跟男的同居,生了孩子之后才能结婚。而且生了男孩儿就给彩礼和办婚礼,生了女孩儿的话就简单领个证算了,或者把女孩儿送人等生了儿子再结婚。呵呵,典型的重男轻女,没有女的愿意嫁到他们村去了,毕业时室友跟她男友分手了。

前一阵子我大学同学结婚,发来的视频我看了以后感觉很奇怪。男的没穿礼服,就平时穿的衣服戴了个红花,女的也没穿婚纱,穿了条红裙子。他俩在人堆里都看不出来是新郎和新娘。一问才知道她们那边有个习俗,就是老大还没结婚,弟弟妹妹就不能先结婚。男的姐姐还没出嫁,所以他们只能跑到女方家里办喜事了。

前一阵子网上不是有个公公亲儿媳的吗?这就是最大的陋习,我本人特别讨厌拿新娘子跟公公开玩笑,简直有悖常伦,换成是我立马掀桌子。

我一朋友去给她闺蜜当伴娘,结果那天闹得很凶,男方的好几个大男人把她们两个伴娘压在床上。有的甚至趁上下其手趁机占便宜,朋友怒了,爬起来照那男的就扇了两巴掌,所有人都看呆了。

参加过大学同学的婚礼,闹公婆,我个人觉得这习俗不算过分,挺好玩的。就是拿一些蔬菜水果馒头之类的串起来弄成项链似的挂在公婆脖子上,他们说挂的越多说明以后什么都有,啥都不缺。家里的小辈儿们一串串往老人脖子上挂,老人开心得很。

我是男的,结婚时倒还好,就是要钱比较多,结婚当天,什么上车钱,下车钱,开门钱……反正从早到晚各种要钱。还好准备比较充裕,红包足足送出了上百个,总算把新娘子接过来了。这个要钱也算陋习之一吧?

大家都来说说吧,你们家乡那边结婚有哪些陋习你不能忍受的?

第2个回答  2022-08-22
有什么特别让你反感的婚礼习俗?
一、婚闹

婚闹本是中国的传统婚姻习俗,比如人们常说起的闹洞房就是婚闹的形式之一。但是21世纪初以来却出现了很多离奇的婚闹形式,有的甚至伤风败俗,影响社会风气。各种婚闹不断出现在新闻中,形式五花八门,除了闹新娘,还要闹伴娘,闹新郎,甚至有些地方还闹公公婆婆,有的甚至闹出了官司,闹出了人命。民俗专家呼吁,变了味的婚闹要不得,婚闹要遵守社会公德。

婚闹我们大部分网友都听过,或者见过。在某些地方存在,但是当代年轻人实在不理解这个习俗存在的意义,或者变了味的还存在的意义。有网友说:“之前去参加朋友的婚礼,他们那里就存在婚闹。但是不是一般的闹,拿着皮带抽伴郎、新郎,说打得越重日子越好......

其实,这样还是轻了,变了味的婚闹中那些龌蹉的手段层出不穷。向新人喷灭火器粉末,扒伴娘衣服,恶搞新娘等等。

二、冥婚

阴婚,也叫冥婚,是为死去的人找配偶。有的少男少女在定婚后,未等迎娶过门就因故双亡。老人们认为,如果不替他(她)们完婚,他(她)们的鬼魂就会作怪,使家宅不安。因此,一定要为他(她)们举行一个阴婚仪式,最后将他(她)们埋在一起,成为夫妻,并骨合葬,免得男、女两家的茔地里出现孤坟。

男女定亲后,若婚前男子死亡,女子也要出嫁成亲,拜堂时由亡夫姐妹抱"神主牌"和新娘举行婚礼。新娘从此终身苦守空房,称上门守节、未婚守孝。有的女子不愿上门守寡,另嫁男人,但人们认为是第二次婚姻,是"断线女子"。婚后年节要为她的所谓"前夫"祭祀亡灵。老人们出于疼爱、想念儿女的心情,认为生前没能为他(她)们择偶,死后也要为他(她)们完婚,尽到做父母的责任。其实,这是人的感情寄托所至。旧时人们普遍迷信于所谓坟地"风水",以为出现一座孤坟,会影响家宅后代的昌盛。当时有些"风水家"(古称"堪舆")为了多挣几个钱,也多竭力怂恿搞这种阴婚。阴婚多出现在贵族或富户,贫寒之家很少搞这种活动。

现在这种封建迷信的活动几乎没有了,但是不乏小部分地区或者个人还存在这种封建迷信的思想。

三、重男轻女

这不能当作一个风俗,只能说一个陋习,不过影响蛮大。

重男轻女是社会一种男女不平等的观念,重视男性的权利和利益,而把女性定性为男性的附属,并限制她们发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和人身自由。这种观念常见于父权社会,常伴随着男尊女卑和性别分工的观念出现。重男轻女的观念也会影响父母对生男生女的意愿,例如:中国上古的卜辞里就视生男为嘉,生女为不嘉。
第3个回答  2022-08-22

办公室的小姑娘请假半天,回来后就给我们撒糖,早上领证了。小姑娘满脸红晕,这种找到幸福的喜悦,着实叫人羡慕。有男同事笑问:啥时候举办婚礼,请我们喝喜酒啊?小姑娘倒也大方:“喝酒肯定请你!”随后就是几个女生聊在一起了,哪家婚庆公司比较好,哪家婚纱摄影比较时尚新颖,哪家饭店大厅排场阔气......这一切听起来那么美好,婚礼是爱情最好的见证。

可有一样,最讨厌!

婚礼上,很多地方都有这样的习俗——闹新娘。本来大家图个热闹,闹新郎、新娘无可厚非,只是有些地方闹公公和新娘,我真的觉得不能忍受,想出这种闹法的始作俑者,简直就是恶趣味。想起我自己的婚礼,一天的婚礼、繁琐的礼节,真的已经很累了,夜里12点了,好不容易向朋友们告饶,以为终于能休息了。

门外一个不认识的阿姨把我老公叫了出去,随后就进来一帮老头,我一个都不认识,除了我公公。虽然没被闹过,但也听说过,心里却异常不舒服。这帮人进来了,倒好像进了自己的家,随意的很。个个喝的满面通红,吵吵嚷嚷地就让我给他们散烟。没办法,虽然不喜欢,但也还是依照他们的要求,递一根烟,喊一声称呼,再加上“请”字,每递一个人,其他人都要吆喝起哄,一点没有长辈的样子。

我已经很反感了,递完了,就让我点烟,十来个人,一圈点过来,婚房里立刻烟雾缭绕,其实我想说的是乌烟瘴气。就剩我公公一个人的烟没点了,因为按他们说的一个一个点,但他们故意没让我点公公的烟。这时,一位地中海发型的大爷(我现在早已忘了对他的称呼),吐了一口烟,故意把语调拖的长长的,慢腾腾地说:“新娘子必须坐到公公腿上点烟。”周围的其他人,随即附和,我脑袋一片空白,就听到他们此起彼伏的笑声。

终于,我不能忍了:“要坐你们自己坐!”我气的一屁股坐在床边上。虽然我素来温和,但从来不喜欢这样的打趣。我才不管什么吉利不吉利,只有高兴不高兴。估计他们也没想到我会这样,场面一度尴尬。这时另一位穿的还比较讲究的大爷说话打了圆场,“不坐,不坐,但是你爸的烟要点上吧!”我也才退了一步,给公公点上了烟。这时,他们看也闹不下去了,不冷不淡的抽了会儿烟,也就出去了。事情已经过去几年了,我也从来没有觉得自己做错了。

正巧前一阵有个新闻,盐城的一位公公,在儿子的婚礼上喝醉了酒,竟然当众强吻儿媳,还摸裆袭胸。看到这条新闻,我真是火冒三丈。虽然新闻上说,酒醒后的公公赔礼道歉,但是真的没办法抹杀他人性的卑劣性。喝醉了,糊涂了?是喝醉了人性暴露了吧?这样的长辈,还有何脸面面对自己的妻子,儿子?真的是道歉就能解决的吗?当他家的儿媳真的该好好想想,这样的家庭能嫁吗?原生家庭的影响会不会已经波及了自己的丈夫?这哪里是闹新娘,简直就是性骚扰,简直就是天大的侮辱!除了新娘,现在伴娘也不好当。大家一定还记得,柳岩在包贝尔婚礼上遭受的风波吧,如果不是贾玲竭力救护,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婚礼是神圣的、纯洁的,每一对新人都希望得到参加婚礼的亲朋的祝福。但请你祝福就好,不要让那些恶俗的、流氓的闹法暴露你的人性,不要让这场婚礼成为别人的噩梦。

第4个回答  2022-08-22

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婚礼风俗,然而有些婚礼风俗却难以令人理解,下面一起来看看那些让人不理解的婚礼风俗,世界各地的奇葩婚俗吧。

一、让人不理解的婚礼风俗

1、新娘离家时,不能让嫂嫂送,因为嫂有“扫”的谐音,人们认为不吉利。实际上这个风俗还是令人难以理解的, 并且毫无根据。

2、新娘出嫁,不能脚沾娘家地。

3、新娘出嫁这天不能吃娘家饭,只能由新郎接到婆家才能吃。

4、新郎接亲时必须要穿旧衣,在拜堂成亲的时候再换上新郎服。

5、孕妇不能参加婚礼,有些地方的人认为新娘见到孕妇,以后生活会不顺利。

二、 世界各地的奇葩婚俗

1、德国婚俗 在婚礼当天,新娘新郎需要合力将一块木头锯断。当然我们是很难理解的,不过在德国这种剧木头的行为是为了表达夫妻两人同心协力。

2、婆罗洲婚俗 在新婚的前三天,新人是不能使用卫生间的,所以在婚礼期间,新郎新娘只会吃一点东西,听起来似乎很严苛,但还是要尊重当地习俗的。

3、肯尼亚马西族婚俗 在送亲的环节,由新娘父亲和兄弟姐妹朝新娘头上吐唾沫,寓意着新娘的家人为新娘送的祝福,新娘以后会有好运,之后新郎再领着新娘走回家,而且不管距离有多远,都只能走着回去,寓意着新娘新郎共同克服困难,一起生活。

第5个回答  2022-08-22

某人口大省,那边有个习俗是上拜,就是男方七大姑八大姨基本活着的沾点亲戚的都让新人磕头拜一遍,当然磕头是给红包的,少的10块钱磕一个,条件好点儿200一个也有。

基于该省非常传统,所以这种重孝的礼节答主表示理解,这里说的反感主要是以下几个情形。

1.按磕头的钱数,给红包的长辈是可以按最小数量一个个给,所以新人就要一直磕,给几次磕几次,不能生气。在一次农村见到了这样的人,周围还围了一堆人起哄,这一个人的头磕了大约20分钟。。事后新人貌似是看在钱的份儿上没多计较(记得是20一个头,一共好像是500块),但还是很反感。现在倒是几乎见不到这样的长辈了,但是问一些上了年纪的人,这样做也没什么不妥当,甚至还表达了对新人的爱护,也算做教育新人孝敬长辈。

2.上拜时间是在仪式之后,也就是父母敬茶改口之后,该省人口众多,一家亲戚大几十号人,耗费的时间基本在1-2小时左右。而考虑新人敬酒,所以在新人上拜结束之前是不会开席的。最近参加的几场婚礼等待的时间基本在2-3小时,像是答主这种只跟新人熟悉的人,基本就是坐在那边玩了2个多小时手机,而且还饿肚子。

3.前文写了,主要是拜男方亲戚,在现在来看个人真的很反感这一点,古时回门还拜见女方亲戚呢,到了现在全都省掉了,甚至该省再传统一些的家庭女方父母亲戚不允许参加仪式和宴席。涉及到重男轻女就不展开说了,但是这才是我最反感这个习俗的一点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