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舞勺之年之少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若渔:

不论我们觉得觉得时间走的快还是慢,收获是多还是少,步履是顺还是颠,不知不觉你都到了古代人说的,一个人的舞勺之年,十三岁。

坚持每年写一封信给你这件事,随着你越长大妈妈越不舍得停止,甚至还不止一次的庆幸有这样一个仪式感,推着我去克服拖延和偷懒,摒弃所有的借口和理由,认真又专心的回看我们一起走过的这个年头。

从十二岁到十三岁,无论对你,还是对妈妈,都是有太多感触的一年。迈入初中生活的你,那些新环境快节奏的不适应;不惑之年的妈妈那些突如其来的失去;彼此都有的那些不想面对却又不得不迎面而上的困难,组成了我们充满成长、伤痛、努力,和收获满满的四季。

纵然觉得过去的一年有太多的事情可以和你说,但是思虑再三,妈妈还是想和你聊聊和你有关的,再聊聊和我有关的。

这个365天,相信你过的并不轻松,成长过程中的那些酸甜苦辣你一样不少的悉数品尝。不可回避的关于学习,过山车一样的成绩起起伏伏,爸爸时常耐心有限的包容度,妈妈急躁心情下爆发的狮吼,以及我们在共同的教育大环境下唯恐落后的焦虑心,夹杂在你越来越快向前走的学习生活步伐里。这些,都构成了你看似有些辛苦波折的初一生活。

若渔,每次和你因为读书引发争执的时候,我也会在心里问自己,这样算不算是为你好,让你努力读书到底是我们的虚荣心在作祟,还是因为那是你必须要走的路?

不可否认,这是个多选题,以上因素都有。但是归根结底的终极答案,只是因为我们希望你将来面对更长远的生活时,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更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动接受,接受生活的窘迫和艰难。

我常说给你听的一句话。当一个人仅仅为了生存已经需要用尽所有力气的时候,他的那些梦想,那些喜欢的人和事,那些静心享受生活的轻松,都只能无奈放在一边了。虽然,读书并不是唯一的可能,但是当你拥有了足够多的智慧时,你就能在心里将生活和生存隔离出一道线,哪怕生活不富足,但是内心不会贫瘠。一如著名作家麦家先生在给他儿子的信中说的:让书带你回家,让书安你的心,让书练你的翅膀。

你现在断然无法理解妈妈多后悔当年没有足够努力,而今读再多的书都只能是消遣而无法回到当年的遗憾有多深。可能生而为人,最大的遗憾莫过于,我本可以,可惜却没有。

若干年后你终会明白,所有我们心底里渴望的东西,都无比珍贵,不只是颠颠脚尖就能够到那么简单。每一份收获,都需要我们全力以赴,奋不顾身,甚至累年追寻方可得。而这些年苦读的岁月,只是你此生承受的最轻的苦。就像有人说的,成年后一整年的快乐,都比不上儿时单纯读书下课的那十分钟。

若渔,我们再爱你,都无法代替你去读书和成长,一路去亲历这些充满辛苦旅程并体会那些延迟的满足,是你生命里不可多得的美好。一个人的成长如果不摔跟头,不碰壁,不碰个头破血流,怎能炼出钢筋铁骨,怎么能长大呢?哪怕你现在不觉得,但是孩子请相信,当你一往无前的穿过那些成长里的暴风雨之后,你就不再是原来那个人了。

再来聊聊妈妈吧。其实,这一年对妈妈来说,也是心态变化很大的一年。记得曾有人说,所谓成熟,恰恰就是这么回事,就是我们同孤独抗争,受伤、失去,那些可能让你痛不欲生的事情随时都可能发生,但是我们却又要擦干眼泪忍着痛继续走下去。

去年的八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妈妈失去了一个最亲的人。那样的悲怆将伴随妈妈的后半生,就像心里圆满的幸福突然被硬生生凿开了一个洞,直达心底的冰凉,任什么都填补不了。带给了妈妈无比的悲伤,难过和思念,更让妈妈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静心地反思,领悟和改变。

若渔,妈妈之所以现在再次鼓起勇气、强忍悲痛把好不容易掩饰住的伤口撕开给你看,不是要你现在就去面对世事无常的残忍;而是希望你能早一点明白:在我们不长不短的生命里,那些我们在乎的人,那些我们渴求的爱,即使有一千个不舍得,一万个不愿意,他们都不会因为我们的不舍和不愿,而能永远存在。

因为,生有尽,爱有终。

所以毋庸置疑的是,我们终其一生可能要经常面对各种转身擦肩和天各一方的分离,甚至是阴阳相隔的永别。这个话题,我第一次用这样的方式和你提及,是因为突然降临的悲伤,让妈妈深刻意识到,如果我们能早一点懂得珍惜彼此,懂得爱和包容,懂得陪伴和宽宥,是不是失去的时候,遗憾就不再是那么深,那么痛?

张枣曾有一句著名的诗:只要一想到人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而我们,希望你能早一点明白一些事情,懂得一些道理,无论是快乐的,还是悲伤的,都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这样,即使我们的爱无法护你一生周全,最起码将来的你可以少一点后悔,多一份坦然。

孩子,进入十三岁,我们一如既往的希望时间能引领着你,去体会成长的各种滋味。而我们对你的深爱将永远如长风,终生吹向你。带着穿过大海和绕过高山的力量,你在哪里,终点就在哪里。

我心里的那个少年啊,祝福你生日快乐,平安长大。

                                永远爱你的妈妈

                          2019年8月2号于佛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