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面试的“套路”和“反套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8

可能是本人自带气场吧哈哈哈,毕竟立哥不能怂🤫 ,但其实是想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大家面试是一个“互相”了解的过程。

我们往往会在面试之前采用“杜彬法则”做一些准备:

1、 预设 对方可能的关注点;

2、将关注点 转换 为问题;

3、针对性的准备 回答

但却忽略了自己对于对方的关注(疑问)点。

在面试的过程我们作为面试者不应该是弱者,对方作为面试官也不应该是居高临下,双方应该是“势均力敌”,就像一份美丽的爱情一样 💑  在看似随意的聊天中“互相”了解彼此,毕竟求职的过程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


一般面试的流程会有3~4轮,面试的形式则分为电话面试、视频面试、现场面试,有些根据不同的阶段三种形式兼而有之,有些可能只会选择其中一种或两种,面试时间一般都可以双方友好协商(我一般会比较倾向于非工作时间,诸如晚上或周末,大部分面试官也是支持的,毕竟大家工作时间都很忙)

前期:一般如果是HR筛选简历,资深HR会在前期有一个基本情况的沟通,进一步确认匹配度

常见问题

HR的前期沟通一般不会涉及太过深入,其实这个过程也是你获取更多关于这个岗位信息了时候,比如:

1、 组织架构类问题: 该岗位挂靠在销售team还是单独的售前/解决方案team、团队大概规模;

2、 面试流程类问题 :后续整体面试流程、形式及周期等等,让自己对整个面试的节奏和情况有个整体把控

第一轮正式面试:面试官一般是你将来的直属leader,有些公司会把直属leader放在第二轮,第一轮会安排一个同部门同事进行初面(往往会是你入职后带你的导师)

面试重点

(知识:指一个人对某特定领域的了解;技能:指一个人能完成某项工作或任务所具备的能力 )

(诸如目前公司产品的一些技术原理,通讯流程,是否存在xxx问题,怎么防范xxx风险……)

一般问题的产生都会以你的自我介绍或者项目介绍作为引子而进行延伸出来,所以自我介绍的三件套一定要提前梳理好逻辑线,以什么样的形式进行阐述,阐述过程重点要展示自己哪方面的优势,另外就是苦练基本功,基本功一定要扎实

Where: 如果你之前所在公司不知名,一定要用最精简的语言介绍一下公司是做什么的(既要做到通俗易懂,又要体现你的专业);如果你的公司很知名,更要介绍一下你隶属于哪条业务线,主要的业务、客户群体等

What: 你之前所从事的岗位主要的工作内容,售前岗位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内容会比较散,所以一定要归纳分类,并且整个等介绍要形成一条故事线,比如按照项目的生命周期进行介绍(过程中体现你的逻辑性)

How: 典型项目的选择一定要遵循“匹配”和“价值”两个原则,从你的工作经历中寻找一个和当前岗位最匹配的项目(最好还是近期的),要有一定的复杂度和挑战性,同时你在该项目中所扮演的角色,做的工作对项目最终的成功有比较大的价值。


第二轮面试:直属leader或销售leader交叉面试

情况一:第一轮面试官非直属leader,则本轮面试为直属leader,会通过不同的视角考察你的专业能力。

除了执行力、经历和经验的匹配度,也会比较关注独立的思考力(不一概而论,会跟岗位需求和定位有关)往往会在前面基础知识技能的问题基础之上跟你闲话一下自己对于下一份工作的期望,职业规划,对于行业的一些看法之类的


情况二:第一轮面试官是直属leader,则第二轮会是销售部门leader的交叉面试。

因为大家后面会有非常非常多的协作工作,至少要看一下双方气场是否契合,一般会比较关注你和销售的工作配合模式。如果你觉得自己之前和销售配合的比较好的,就阐述过往经历即可,如果觉得配合的不够好的其实也可以去谈一下你的想法和思考(所谓面试者也要学会“画大饼”🤭 )

第三轮面试:一般交叉面之后会有你领导的领导的一轮面试

这个要看具体情况,跟公司规模以及你岗位定位以及你领导level都会有一定关系,一般情况下可能会是某事业部负责人、副总裁(销售VP)、CEO等。

当然不同老板风格会有所不同,但归根结底还是站在公司的角度考虑 投入产出比

关注点

1.你是否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给公司创造价值;2.你是否可以持续给公司创造价值

所以往往会关注你的上手速度以及你的格局和视野,对于行业的洞察和见解,所以一定要做足功课!做足功课!

如果可以的话,一轮面试一定要跟HR尽量争取安排远程面试,对于双方而言都能节省时间和成本(当然,主要是节省我们自己的)

可能也是因为我当时找工作的时候疫情的影响还没过去,大部分都是远程为主,最后入职的公司,报道那天是第一天去公司。 而Q先生更狠,不仅五轮面试全是远程,而且人还没入职,公司已经把电脑寄到了家里

由于售前岗位性质,有的公司在面试过程会考察你的方案能力:

1、做方案

2、讲方案

主要考察项为:解决方案设计能力、对产品及行业的理解深度、方案演讲能力,其实都是售前的基本功,一般会提前给你预留一定时间,给定一个主题进行方案设计,往往会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 最熟悉的产品或者行业解决方案的PPT(难度系数:🌟  )

B. 过往典型项目介绍的PPT(难度系数:🌟 🌟  )

C. 学习了解对方产品后进行解决方案的设计输出(难度系数:🌟 🌟 🌟 )

D. 特定情景下的解决方案设计(难度系数:🌟 🌟 🌟)

第一种情况其实大家都轻车熟路,就是平时见客户讲的方案拿来即用即可,但是建议选择行业解决方案而非产品方案,结合实际案例而非刚产品,其实就是把面试官当成客户模拟客户现场的讲解(最好自带电脑、转接头等,方案进行适当脱敏)

第二种情况其实就是我们日常工作中的项目复盘PPT,就是前面自我介绍三件套以PPT的形式进行呈现,要足够丰富,足够生动,足够证明和体现你的能力

三四种情况往往需要你提前对对方对业务进行一定的调研之后才能进行输出,我曾经遇到过让我对某一政策文件进行解读,并结合他们公司产品思考结合点,输出对应后续打法,情况四的变体会有很多,但是最终要在产物中体现你的个人思考,并且有结论输出,而不是网上资料的拼凑

01   Feedback很重要:做自己面试过程的项目经理

一场面试本身就是一个项目,而我们要自己做面试过程的项目经理,了解整体流程,主动跟进每个环节,无论是项目成功与否都要有收尾阶段,及时复盘和总结。

无论是安排面试的HR还是每一轮面试的面试官,尽量建立并保持联系,及时跟进进度以及feedback,基本每场面试我都会主动询问HR或者面试官结果,并了解原因,如果不匹配对方一般会很诚恳的告知具体不匹配原因

学会在每一场面试结束后及时对面试情况进行记录和整理,一些面试官的问题,自己表现可圈可点的地方以及觉得回答的不够好的地方等,推荐一下印象笔记,可以多端同步。

随着自己求职过程的推进,投递的公司以及面试的公司,甚至拿到offer的公司可能有很多家,为了方便对比,可以进行对应的Excel的整理,把你比较关注的几个项进行罗列,一目了然,也是为了方便如果前期投递简历过多,接到面试电话甚至不知道是哪一家的这种尴尬的事情发生

02   气场强大、问题犀利的面试官可能只是在进行压力面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遇到过气场非常强大,对方非常牛逼,问题非常犀利,自己回答的一塌糊涂,最后面试通过的情况。这种情况往往可能是压力面。

保持自信很重要,对于你的回答正确与否对方可能并不care,重要的是对方想看你的应变能力。

一个小栗子
一次面试过程,上来就被问对金融科技的看法,对某某政策怎么看,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对方:虽然你通篇没有一句是对的,但是你的气势很足我内心OS:这是夸我还是埋汰我......
然后看到我的简历提到英语六级+日语二级,现场拿出一篇万字长文(英文)给我看,让我看完告诉他讲了些什么,哪些跟他们相关,具体可以利用里面的哪些论点,我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对方含笑不语
总之,整个过程就是被吊打状态,虐到很惨......
然后对方问我期望薪资,我说完之后,对方问了一下原因,我回答之后,对方:那么结合我刚刚问你的这些问题以及你的回答,你的期望还是XX么?>>我:对!
--对方:理由呢?
>>我:这些政策及行业研究我确实之前涉猎比较少,了解有限,但是我不能拿我的短板去刚别人的长板,我有我自己的优势啊,另外你这些问题其实都是偏知识与技能型内容,我可以通过短期快速学习进行补足,我自认为我的学习能力还是很强的--对方:那你觉得你的长板是什么>>我:比如说逻辑与思考,需求调研和挖掘,方案呈现维度啊
然后对方拿出一个标的650万的招标公告给我看,2分钟,看完解读一下项目需求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又被虐的很惨......
但好在对方在虐我的同时还会给我一些指导,还是收获很多的一次面试

03  敢于要薪资:2020用人单位平均压薪资2K起

这个我在之前文章中就有提过,很多情况下用人单位都有自己的薪资评估标准,其实你的期望薪资也只是做个参考而已。

薪资谈判过程是一个双方博弈过程,也是一个互相试探的过程,但是还是最开始的那句话,大家是平等的,尤其已经到了谈薪资的环节,一定要不卑不亢,敢要才能有所得。

结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