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活塞环各部位的间隙?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1-02

塞裙部尺寸与气缸间陈活塞裙部尺寸指活塞裙部主、次推力面最大的直径,气缸内径与裙部尺寸之差即为配缸间隙,这是发动机极其重要的一个配合间隙,如有一丝之差,就可能发生拉缸等故障。常见的铝活塞配铸铁缸套,标准测量室温为20t,每上升(下降)10度,可酌情减少(增加)约0.01毫米的配缸间隙。间隙更换活塞环时必须用塞尺检查活塞环开口间隙。对有磨损的气缸,检查开口间隙时,应将环置于接近下止点磨损最小的位置处进行,以防开口被顶死而拉缸。活塞环的侧隙、背隙来进行。 配缸间隙增大,即缸孔直径增大,缸孔直径增大后,活塞环的弹力有所下降,但很细微,随着缸孔直径增大,活塞环的侧隙也会因之而发生轻微的改变,其背隙会随着缸孔直径增大而加大。由于气缸密封性变差,一部分高温嫩烧气体进人曲轴箱使润滑油变质,温度高。

第2个回答  2018-01-02

活塞环随活塞在气缸内作往复运动,使活塞环外圆工作表面磨损,环的径向厚度减小,活塞环的工作开口间隙增大;活塞环在环糟内运动,使环的上、下端面磨损,环的轴向高度减小,环与环槽的间隙即平面间隙增大。通常,柴油机正常运转时活塞环的正常磨损率在0.1~0.5mm/1000h之内,活塞环的寿命一般为8000~10000h。正常磨损的活塞环沿圆周方向各处磨损均匀,并仍与缸壁完全贴合,所以,正常磨损的活塞环仍具有密封作用。但实际上,活塞环外圆工作表面多为不均匀磨损。开口间隙测量开口间隙是活塞环处于工作状态时的开口大小。它是活塞环工作时的热胀间隙。开口间隙过小,会使活塞环受热膨胀;开口间隙消失,环两端对顶,严重时引起拉缸、环卡死和折断;开口间隙过大,会使燃气漏泄。开口间隙测量方法测量前,先将活塞自气缸中取出,取下活塞环并清洁活塞环和气缸套。按活塞环在活塞上的顺序依次放到气缸套下部磨损最小的部位或气缸套上部没有磨损的部位,并使活塞环保持水平位置。用塞尺依次测量各道活塞环的开口间隙。将测得的开口间隙值与说明书或标准进行比较。超过极限间隙值时,说明活塞环外圆表面已过度磨损,应换新件。一般要求活塞环开口间隙值大于或等于装配间隙,小于极限间隙。注意,如果开口间隙过小时,不能使用锉削活塞环开口的方法修复。

第3个回答  2018-01-02

测量活塞环端隙:先将活塞环平放在气缸内,并用活塞头部将活塞环推至气缸未磨损处(或气缸中的任何一处),然后用塞尺测量其开口处的间隙。如端隙过大,则不能使用;如间隙过小,可取出来用细锉刀锉环口一端,直到符合要求为止。背隙:是指活塞与活塞环装人气缸后,在活塞环背部与活塞环槽之间形成的间隙。为了测量方便,通常只测量槽深与环宽度之差加以推算。汽油机气环,一般若低于岸边0 -0. 35 mm,即符合背隙的规定。为防止环在气缸内卡住,如背隙过小,可适当车深活塞环槽。边隙:是指活塞环与槽平面间形成的间隙。边隙过大,易漏气影响密封作用;过小,活塞环膨胀,易在槽内卡住或失去弹性。测量边隙时,把活塞环装在环槽内,围绕环槽滚动时不松不涩滞为宜。然后用塞尺测量环与槽间的间隙。活塞环边隙过小,可将活塞环平放研磨,使之达到规定边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