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人称呼地方官为父母官,这个称呼是从哪里来的?

如题所述

为什么古人把地方官称为父母官?这一些称呼又有什么讲究呢?俗话说的”衣食父母“在古代的时候,虽然我们通常意义上认为皇帝是古代职位和权力最大的人,但地方官在当地所享有的权利是非常大的。实际上又有一句话“强龙难压地头蛇”,而古代地方官便是当地最大的地头蛇。

虽然古代地方官的头上还有省级的官员压着他,但是古代省级的官员并没有实际上可以支配的土地,而同时古代地方官可以掌管当地的所有土地。土地权利在古代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权力,因为如果你没有一块土地的话,即使有权利也只是古代朝廷给予的权力,这种权力是一种空中楼阁,是非常不牢固的。

但是如果有一块土地的话,你所掌控的权力是实实在在可以利用起来的权利,因此在古代地方官的权力是非常巨大的。古代地方官可以掌控当地的经济,文化军事,还有各种风俗习惯。同时因为中华一直以来由儒家文化所影响,再加上儒家文化当中非常看重阶级,因此古代的地方官就如同父母一样把百姓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等所有方面都考虑在内。

他们掌控的不仅仅是当地的经济,还掌控了当地百姓从生老病死到衣食住行的一切。所以古代的地方官之所以被称为父母官也是由这一些原因造成的。古代的地方官如果有一些比较突出的政绩,也会被亲切地称作为父母官,这代表的是一些百姓对于地方官发自内心的爱戴和称颂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24

看过古装剧的都知道,地方官中的知县或知府被老百姓们称呼为父母官,单从字面上理解“父母官”就是老百姓希望地方官员们能爱民,尽可能的为老百姓早福利这样的官员自然户受到老百姓的尊敬,像一家人一样和睦相处,一些不为民谋福利,甚至以官欺压百姓的作威作福的地方官员他们是受不到这样的待遇的,因为他们没资格。那么地方官最早白称为“父母官”是起源于何时,何人呢?

依据《汉书》,西汉汉元帝刘奭在位时,原籍九江寿春的南阳郡太守召信臣“视民如子”,关心百姓疾苦,广修水利,筑坝开渠,灌溉良田,使郡内“水丰地沃”。他还禁止婚丧大办,严惩贪官,治下政治清明,当地老百姓官吏无不敬爱,感觉他就像大家庭里的一个“严父”,于是尊称他为“召父”。

恰巧将近百年后,东汉光武帝刘秀建武七年,南阳郡百姓又幸运得遇新任太守杜诗。《后汉书》记载,杜诗,字君公,少有才能,担任郡功曹时,爱民如子,事事替百姓作主,由是全郡百姓家家粮丰衣足。老百姓拿他与此前西汉的召信臣相比,也就是说杜诗也像以前那个召信臣一样是个严厉而慈祥的父亲一样。


只是为了避免单调重复,就说“前有召父,后有杜母”,自此“父母官”这一尊称便在后世广为流传。所以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如今这个发达时期,一个人的品行都是很重要的,尊敬别人,别人也就会尊敬你的。

第2个回答  2019-11-24
这个称呼来自两个关心百姓、替人们做主的好官,他们就是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
第3个回答  2019-11-24
来自西汉的召信臣和东汉的杜诗,因为他们两人做官很关心百姓,就有了父母官的说法。
第4个回答  2019-11-24
西汉官员召信臣和东汉官员杜诗分别被称为召父、杜母,因为他们关心百姓疾苦,替百姓做主,所以被称为父母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