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一篇关于“330”森林火灾的新闻来讨论的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4-08
冬去春来,惠风和畅,看似一片祥和的祖国大地上,山西沁源,北京密云,四川凉山却在短短的36个小时内接连发生重大森林火灾,当我们还和以往一样,照常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的时候,却有这样的一拨人,在用他们的生命守护着我们的家园。

在三起森林火灾中,四川凉山森林火灾扑火人员甚至在扑救火灾的过程中遭致林火爆燃,30名扑火人员,壮烈牺牲!(其中森林消防队员27人、地方干部群众3人)

这样的新闻让我们看着痛心,向英雄致敬!你们是最可爱的人,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30人,30条生命就这样葬身于火海。沉痛之余我们必须要增强消防意识,增加消防认识和消防知识。减少火情的发生,这也是对牺牲英雄的告慰。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林火爆燃?
据专家介绍,林火爆燃通常指爆炸性燃烧,和森林灭火平时说的“轰燃”相近,往往发生突然,会瞬间形成巨大火球、蘑菇云,温度极高。

一般而言“轰燃”的原因主要两种:

一种是林内可燃物堆积时间长、发生腐烂,产生以沼气为主的可燃气体,突然遇火再加上细小可燃物作用,产生轰燃。数据显示,过去5年,我国森林面积达到31.2亿亩,成为同期全球森林资源增长最多的国家。特别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采伐后,林区林下的可燃物积累加快,大小兴安岭、长白山、滇北、川西这些大面积的原始林区,可燃物载量已经达近20年峰值。

另一种是,林火烧到狭窄的山脊、单口山谷、陡坡、鞍部、草塘沟、山岩凸起等特殊地形,使可燃物同时预热,共同燃烧,瞬时形成巨大火球和蘑菇云。“比如狭窄山脊线,受热辐射和热对流影响,温度极高;而且又容易形成飘忽不动的气流,山火方向难以预测。”专家解释。

在灭火救援时,消防队员要侦察好火场,尽量避开危险地形、危险植被类型,避开危险的气象条件科学扑救;发生险情时切记不要顺风逃生,不要往山上逃生,不要经鞍部逃生等。有条件点火时,可跟进无剩余物的火烧迹地避险。实在没有逃生办法时可用湿毛巾堵住口鼻,包裹好裸露的皮肤迎火冲出火线。

第二、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
森林火灾不是近期频频发生的,自地球出现森林以来,森林火灾就伴随发生。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20多万次,烧毁森林面积约占全世界森林总面积的1‰以上。中国每年平均发生森林火灾约1万多次,烧毁森林几十万至上百万公顷,约占全国森林面积的5~8‰。

第三、森林火灾的发生需要哪些条件?
森林火灾的发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
1、可燃物(包括树木、草灌等植物)是发生森林火灾的物资基础;
2、火险天气是发生火灾的重要条件;
3、火源是发生森林火灾的主导因素。

第四、那什么又是火险天气?
在森林可燃物和火源具备的情况下,林火能否发生主要取决于火险天气,一般来说,火险天气也就是有利于发生森林火灾的气候条件,如气温高、降水少、相对湿度小、风大、长期干旱等。

有着这些森林火灾的认识和知识,接下来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马上穿暖花开的大好时节就到来了,希望大家在出去的时候,可以做到独善其身,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
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蒂、火柴梗;不准在林区内燃放爆竹、焰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自护森林、保护森林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消防安全,也同样人人有责!让我们都来关爱消防事业,致敬我们最可爱的消防守护卫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