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我是余欢水》:丧到不行,爽到极致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最近,正午阳光推出的一部网络电视剧《我是余欢水》引发了许多关注和讨论。在动辄五六十集的注水国产剧铺天盖地的当下,这部仅仅12集的网剧让很多观众眼前一亮。

伴随着“人人都笑余欢水,人人都是余欢水”的调侃,这一出丧到不行的黑色幽默喜剧反映出的一些问题也值得我们思考。

《我是余欢水》把困扰中年人的几大问题——婚姻危机、事业瓶颈、朋友反目、父母负担以及社会对于一个“失败者”的恶意, 在前面短短几集中炒成了一盘菜,端出的是一个七零八落的人生。

在家里,他因为忘了给儿子买牛奶而被妻子甩脸色。当他去工作的时候,妻子却在别的男人车里“诉苦”。

楼上休息时间装修,去投诉但因为怂,情况没有任何改变。遇上蛮横的邻居,连狗也朝着他撒尿。

中秋节想表现好点,拿着公司发的红酒去老丈人家,号称是两千块的法国名酒,结果被拆穿是78块钱的劣质酒,小舅子一家眼里的嫌弃和嘲笑都要溢出屏幕。

在公司,被刻薄的上司责骂和捉弄,被后辈当众嘲笑“腿断了不要紧,脑子不要也进水了”。

追着兄弟还钱,兄弟随口答应,却百般拖延,最后千辛万苦找到兄弟质问,却被叫嚣:“钱我会还你,但是得看我心情。”

 余欢水万念俱灰,咬咬牙买了瓶一千多的茅台,结果被告知是假酒。喝完后身体不适去了医院,查出是胰腺癌,最多活不过三个月,就连收了200块假扮他家属听病例结果的大娘也把钱还给了余欢水,不是因为可怜他,而是觉得这钱“晦气”。

放眼当前影视剧所塑造的中年男人的形象,不是霸道总裁黄晓明,就是社会精英勒东,好像每个中年男人都应该是事业成功、身材健硕、身边的女人都趋之若鹜,任何难题只要他散发着迷人的微笑出现,就总能迎刃而解。

而在网络上,又有一部分人对中年男人只有嫌弃。常有油腻,不修边幅,自大爱吹牛等刻板印象。对不成功的男性尤为苛刻,会说他们“没用”“窝囊”“没本事”“没出息”。

但没有人会去留意到这个群体的无奈与无力。

余欢水就是每一个中年男人的缩影,准确来说,是每一个失败者、不甘现状者的缩影。

早已过了恋爱的年纪,婚姻生活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热情,事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在家庭和社会中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角色要扮演。

青年人看这部剧衍生出了对中年危机的恐慌,而中年人则更多地是惊呼:“是谁偷窥了我的生活?”

确实,剧里对余欢水被生活捶打、过度真实和细节化的呈现,在一定程度上抓住了当代中年人的痛点,成为他们苦闷生活的宣泄口,这也是这部剧火的原因之一。

我们大笑着品味余欢水的逆袭之路,像是在看一场滑稽戏,却总会有人笑着笑着就沉默了。

余欢水路遇歹徒当街行凶,阴差阳错制服了歹徒,一夜间余欢水成了见义勇为的人民英雄。电视台新闻部的白副主任挖出余欢水是癌症病人的爆点。

舆论造势, 一时间余欢水从人人嗤之以鼻的“丧家犬”成为万众瞩目的“人民英雄”。

我们能说余欢水真的是变强大了吗?

事实上他的本质没有一丝一毫改变,甚至他当时也并非想见义勇为,而是身患癌症一心求死,因为怂不敢死,才想借歹徒之刀了结生命,没想到还改变了命运。

神是他,鬼也是他。 当我们同情心泛滥,慷慨地对“英雄”表达自己的赞美和敬意的时候,是否反思过,我们对待所谓的“失败者”是否过于苛刻了?

当余欢水被告知是误诊,他没得病时,更加讽刺的事情发生了。

新闻部白副主任要求余欢水隐藏真相,继续扮演见义勇为和抗癌的双料英雄。企业在表彰会上给余欢水开了一百万奖金的空头支票,条件是余欢水要配合后续的各种活动。

于是,没病的余欢水披着“抗癌斗士”的外衣到处宣讲自己的英雄事迹”,闻者落泪,听者伤心。

很多人说这部分的剧情设置荒诞离谱,但就像听疯子讲真人真事,乍一听是一派胡言,仔细一咀嚼却意味深长。

媒体人为了收视率深挖采访对象不愿提及之事,枉顾余欢水误诊的事实而将他包装成“抗癌斗士”,消费大众的同情心只为升职。医生们被命令守口如瓶配合闹剧。余欢水为了利益选择将错就错隐瞒自己误诊的真相。企业为了宣传公司形象对余欢水承诺100万的口头支票,最后也没兑现诺言。

“人性的弱点在利益和现实面前展露无遗”。 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挑战职业道德和人性道德的底线。

在电视剧最后一集,剧中的主要人物阴差阳错聚在一起,被迫讲出自己做过最阴暗的事情。其中赵觉明一伙的连续“自爆”最为精彩,作为公司高管,平日里的光鲜亮丽与龌蹉阴暗的内心形成强烈对比。

印象比较深的是梁安妮和余欢水。

梁安妮从“谁一开始不都是冰清玉洁的”到与赵觉民和魏广军狼狈为奸,从卖假电缆、色诱余欢水到差点成为杀人犯的共犯。

余欢水也说出自己阻碍母亲追求幸福、用谎言出卖好友、冒充双料英雄的阴暗。

人在做坏事的时候总会带有侥幸心理,“做这一次不会被发现”、“撒一次谎就好”,殊不知一件坏事要用更多的坏事来掩盖,一个谎要用更多的谎来圆。

作为观众的我们获得一种上帝视角的快感,看着这出闹剧暴露出的人性险恶,嘲笑着他们真傻。

但现实中的我们又有多少人在诱惑面前能坚守住自我呢?

有人评价这部剧的结尾过于仓促,对于现实中的问题,主创们也没有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但人生,本来就是一个无解题呀。

知乎上有个问题是“中年男士在想什么?”近 4500 份回答,多数回答“维持现状就好。”

“所谓人到中年,不是说眼前的那些困难有多么大,而是人到中年,已经不再习惯改变,改变自己的思考和办事的方式”。

剧中的余欢水的改变和顿悟也得依赖一场癌症和误诊,这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更丧的事实—— 重活一遍,谈何容易!

“如果没有明天,一切似乎简单了不少。人所有的痛苦、纠结都是因为还有无数个明天...”

正因为我们都有明天,我个人认为,电视剧真的只是电视剧,看完剧之后不要觉得像余欢水一样把每天当成最后一天过,啥都不顾,怼天怼地,一切困难就能迎刃而解。

不存在的。

只是有一点必须记住, 可能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余欢水,但我们也可以不甘心只做余欢水。

余欢水的人生是一部电视剧,而你的人生,是你自己的。

(插图源自网络,侵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