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辩论赛:和朋友谈钱伤感情VS不伤感情|精彩发言之少华总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0
01

对少华来讲,整场辩论赛最触动的还是评委[波波]的发言。

哈哈哈,以后要单独给评委颁个奖才行。

波波说,这次辩论赛明显有了很大的进步。上次是第一次,一通乱打,这次辩论的时候火力集中了很多,立论也明显清晰了很多。正反双方都做了一个对辩题里的基本概念的解析。

对于基本概念的解析,其实是很考验功夫的。比如说这个立论打得深不深,是否足够准确,有力度。

正方一辩立论谈钱伤感情的时候,有很多中立的看法,所以并没有很立得住。立论就立论,必须旗帜鲜明,必须毫不含糊。这点事需要非常肯定的。在立论这方面,反方是有明显优势的。

同时,反方123辩都适用了自己的亲身例子,很清晰也很简单。因为辩论是一个时间很紧张的过程,要让观众有一个迅速理解你的立论,喜欢你的立论,最好的方法就是举一个真实的例子,自己的例子,提高说服力。

好了,关于这个辩题的两个核心点:钱,感情。

这其实是两种思维模式。前者属于市场模式,考虑更多的是利益,得失,很理性。后者属于社会规范,考虑任何人之间的相互连接,并且在此花费的时间和精力。

朋友是需要界定的。有的朋友是好朋友,有的朋友嗨嗨朋友。就是那种见面只会说嗨,那种。关于那种嗨嗨朋友,你是不会和他们谈钱的。你心里是清楚的。

借钱这种行为,是一种契约关系。

当你去借钱的时候,你心里其实是很清晰的,我会很认真很清晰地告诉他,我借钱是要来干嘛。钱呢,我准备怎样怎样还你。大致,你是清晰的。所以,当你开口问朋友借钱的时候,你也大概知道他是会借给你的。除非真的有些不方便的地方。

所以借钱本身,谈钱本身,是一种互动。也是一种情感纽带。

到了该还钱的时候,没还。有的人会不好意思催,有的人直接就不说。时间长了,就会产生隔阂。

但朋友之间,是交心的,其实也不要怕谈钱伤感情。可以认真地去催一催,反馈一下,增加你们朋友之间的互动。也是一种情感纽带。这是不伤感情的。如果实在有困难,就说,大家是朋友,再一起好好想想办法,共渡难关。

朋友之间的感情是靠时间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有进有出,质量守恒,才是圆满。

同学们都是年轻人,其实能坐下来好好辩论,参加辩论本身,也是辩题的一部分。你们来这里,主办方有没有给你们发红包,是不是每人10块钱20块钱,买你们一下午的时间?这些辩手,辛辛苦苦准备题目,做很多功课,交流很多,最后冒着大热天跑这大老远的来激烈对抗一下午,也是没有收钱的。做这些事情都会让我们感到幸福,因为我们在做一些属于自己的,关于成长,关于思考的事情。

让我们忘记了钱这件事情,好好享受生活。

不然我们每天上班,整天都是钱钱钱钱,已经非常轰炸我们了。我们停下来,做一些和钱无关的事情,不谈钱的事情,一些公益性的事情,会让我们感到更幸福。

我也办了个读书会,是哲学、心理学、艺术三方面的主题的。不知不觉半了四年多。一群书友在里面吹吹水,聊聊天,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一起探讨。是一件挺幸福的事情。

我相信今天来的小伙伴,不是为了争论到底谁是第一,或者哪个观点就是对的,哪个就是错的。而是学习一种更开放更包容更成长的角度,去思考自己,思考人生。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一起加油吧。

02

少华的回应:

醒来之后我又想了一下, 波波说我们正方立论不够深刻,可能是因为我们站在谈钱伤感情,所以不谈。

我们困在了【不谈】。

这个问题@俊领sonder 提醒过我,但当时没接住。我当时是有个想法,说我们承认谈钱伤感情,但 【即使伤感情我们还要谈】 ,是因为我们相信我们的友谊,能跨过这个伤害。

我们的感情,能突破不谈钱的边界,可能会受伤的边界,舒适区的边界,进入一个坦诚相见的状态。我们更关注勇气,也更关注成长,而不仅仅是因为害怕伤害,而停在那里。

我们更考虑和朋友之间整个试探,打开,到融合的过程。这样的亲身例子我有很多。

这场辩论一直没考虑【时间】这个角度,有点遗憾。

这个论点我当时觉得很反方,准备是交换立场的时候说的。其实正反方之间是莫比乌斯环,也不用害怕,跨过去表达可能会有新的天地。这是这场辩论给我最大的启发。

我想到了,但当时认为是反方的观点,就没用在正方上。到底是什么阻止了我用在正方上呢?我还要慢慢觉察和反思。

但我知道下一场,该怎么打了。多谢波波点拨。

结束和最佳辩手@丁禹兮 谈过,谈钱伤感情的解决方案,找第三方借。我对这个答案是不满意的,后来想想,我认为更理想的答案是即使知道有伤感情的风险,也要谈。好好地谈,充分地谈,带着真诚和诚恳的心意去谈。

不要害怕受伤。

在一次次伤害中风险中困难中前行,相信自己,也相信自己的朋友。

这样就可以四两拨千斤,把反方所有观点拿过来支持正方了。具体操作还是有难度,继续训练。

波波:很多观点想法,放到一个长的时间线里看,立马就知道这些观点想法的真伪高下。

是的,我以前写文章也会经常提及时间。看奇葩说也经常提到时间。伤感情,不伤感情,本身就是时间节点上的两个静止状态。它其实是会变化的。承认任何一种状态的存在,也是必须的。从伤感情,到不伤感情,这是一个过程,叫做成长。

有同学提到有人老找我借钱,借太多会不会害了他。

我想说,每一个情况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离开具体的双方谈,其实意义不大。这场辩论对我的意义在于,我明白到无论我谈不谈钱,伤不伤感情,我都有自己的边界,感情和立场。

可左可右,方得自由。

03

俊领sonder:感觉始终在低纬度争论。

没真正遇到过事,就可以理想主义,可以把什么都用手术刀切割得泾渭分明。

谈钱伤感情,大家可以看看恒大许老板在最缺钱的时候,跑到香港跟那些大佬们谈钱打桥牌的照片啊。

少华: 喜欢你这句,不把所有事情切割到泾渭分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要破别人的执念本身,也是一种执念。辩论本身是借力打力,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啊。就像一个莫比乌斯环。

刘晓东:辩论,重在有原则,没立场!因为辩论中,立场都是别人给的,要么抽签,要么指定。

这个过程中,自己的立场如果过于强大,就没办法接收辩论的立场。

Y:这种问题本就没有标准答案.辩论是为了让大家思考更加全面。接收到自己没有想到的点。

M:+1。我去参观也不是要得出究竟会不会伤到感情,因为在我心里,早已经有答案,我要的是更多方的说法,来完善自己的世界观。

C :我也想说说自己个人实际例子,因为我最近也有周转不来的情况,我是用了借呗来解决没有问朋友借钱,老是在想要不要伤感情,那么我倒不如借用现在的一些平台来做,避免自己纠结或者衡量太久。

真的,其实现在借呗这些相对来说,利息不算很高却又很好解决了问题。

所以最后我想带出一个观点,如果IQ解决不了的问题有可能是情商问题,如果因为自己情商问题解决不了,那么就要找一个在行的第三方帮你解决,而不是自己死撑。社会不一样了,术业有专攻,相信未来可以解决更多类似的事情。

例如,现在装修,买汽车都可以分期付款,或者借贷来供,你还要纠结问朋友借吗?是不是在乎人家不收利息?

如果情面过不去,我宁愿给多一点点利息,而不愿意老是这么尴尬做人。

04

冰哥:假如你大学期间有一个极其亲密的恋人,后来工作不在同一个城市,由于种种原因,你们不得不分手了(但大家都清楚彼此还是爱着对方的)。五年之后,你的这位恋人因妻子惨遭不测,需要五万元救急。

很不幸的假设,你的存款一共只有五万元,而且下个月你正准备跟现任男友去欧洲度假。

这时候他向你借钱,你借还是不借?

少华: 不借。

1.以前的恋情是以前的,我更关注此时此刻我和我恋人的感情和财政问题。

2.5万元救急的方式有很多种,信用卡,花呗,借呗,以及我们之间的其他朋友。

3.如果很不幸,2里的方式无法解决他的困难,我只能说对比前男友,我更尊重此时此刻男友的选择和感受。

4.当然,以上仅在于我的绝对理性观点。事实上,我也做不到如此不顾旧情。我想我会和我此时此刻的男友沟通,和他一起讨论和解决这个难题。因为一起去欧洲旅行,一起存款,一起花钱,是我和男友两个人的事情。

如果要动用到和影响到这部分,我会和男友两个人一起来处理和面对问题。

冰哥:好的,谢谢思考和分享。我印象中你昨天是正方,“谈钱伤感情”,是吧?那假如昨天反方给出这个例子,“你不借给前任男友的话,不影响了你们曾经的感情了嘛?”,你会怎么回应?

少华: 没人问这个问题哈。

曾经的感情,是曾经的。珍惜当下,珍惜眼前人啊!现任,和我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冰哥:假如现在问,你会怎么回应?

少华: 讲真,我也会不开心,都5年啦!!你难道就没有可以借钱的对象了吗!!!和前女友借钱这么敏感的话题,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我现任的感受!!!如果你深爱过我,怎么舍得把我置于不仁不义呢!!!

(戏精上线)

冰哥:曾经的感情是感情。那么借这个钱不就伤了曾经的感情……也就谈钱伤感情啦!我现在跳回辩论赛的状态了……

少华: 即使伤感情,也可以谈钱的呀。即使伤感情,也是可以的呀。

其他网友加入混战:我想问,跟爸妈谈钱伤感情吗?

少华: 可能伤,可能不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使有受伤的可能,都不影响我们谈钱,我们谈感情,因为我们有更远的目标。

那就是,为了装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