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免费旅游景点必玩雪国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5-29


冬季最著名的旅游胜地是向雪哈尔滨。向雪风景区于11月26日正式开放。向雪风景区有很多景点可以免费游玩。接下来,让我们来推荐一些你在向雪必须去的免费景点!


1、雪雕观赏区




雪雕作为雕塑艺术的一种形式,主要是以雪为造型材料,在容器中将其挤压成固定的形状,然后进行组合,并对细节进行修整。和冰雕一样,是寒冷国家流行的户外艺术之一。


每到冬天几场雪景纷纷扬扬,双峰林场就动员职工在雪雕中制作雪雕,丰富景区冰雪文化。自1999年冰雪旅游发展以来的十多年间,每年向雪的冬季旅游中都会出现雪雕精品。


2、东北大秧歌




一年中唢呐声强,锣鼓喧天。在向雪旅游风景区,每天晚上七点,一个百人秧歌队会在雪云街亮相。


在红灯笼和白雪的映衬下,秧歌队员们踩着鼓,舒展着身姿,挥舞着扇子和丝绸,有的活泼俏皮,有的表情生动。整个秧歌队时而一条长蛇在街上来回穿梭,时而围成一圈斗舞,让游客情不自禁地加入秧歌队,和秧歌队一起在雪云街快乐地跳舞。一路走来,带着过年和幸福的味道,让人觉得此刻的向雪真的很忙,而向雪正在庆祝新年。入夜,雪云街的锣鼓声、唢呐声、游客的欢声笑语交织在一起,整个向雪顿时变成了欢乐的海洋,成为独特的民俗文化景观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露天大舞台




向雪露天大舞台建于2015年,位于雪云街南侧,与向雪大石碑南北分隔相呼应。大舞台占地500平方米,四周是独具东北特色的木屋和许多红灯笼。一扇高10米,宽16米的木门,就是大舞台的入口。木门上方的牌匾上用红色字体刻着“中国雪国”四个大字,牌匾下方挂着四个大红灯笼。木门两侧各刻有一副红色的对联。上半部分是“雪国中国迎瑞士日”,下半部分是“雪国云开”。向雪户外舞台建成后,成为电视媒体和电影摄制组在向雪录制节目的首选。根据各个栏目组的拍摄需求,大舞台也是翻新,变化无穷。今天还是方形的t台,明天就变成冰雪场地了。中国向雪奇妙的冰雪赋予了大舞台千变万化的造型。


4、“爸爸去哪儿”实景摄影基地




《爸爸去哪儿》最后一季热播。2013年让很多人向往雪国。作为《爸爸去哪儿》第一季的大结局。向雪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星爸萌娃”入住的五家家庭旅馆也引起了游客的关注。三年过去了,萌娃和爸爸们当时在向雪住过的几家家庭旅馆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


5、棒槌山观光栈道




棒槌山观光栈道是2016年大海林林业局投资新建的一条免费观光栈道,可供游客观赏风景、民俗、夜景、远山,欣赏向雪四季风光。


门球山观光栈道全长3200米,宽2.5米。整条栈道为木质,依梆子山山势而建,呈阶梯状向上延伸。游客可以从三个入口进入栈道。第一个栈道入口从梆子山北雪乡广场进入栈道,一条长约208米的岔路上升到200米。这条岔路通向向雪雪景源的摄影观赏区。主栈道继续蜿蜒向上,经过棒槌亭、拐角亭、将军亭、将军廊、五角亭、三重廊,最后到达棒槌山的最高峰——风光无限观景台。


6、无限风光观景台




,门球山南门的观光栈道蜿蜒曲折,一直到最高的豌豆


当前位置你想知道向雪的历史和今天吗?你想知道东北十八怪是什么吗?请去中国向雪文化展览馆。


向雪文化展览馆是一座独特、简单而优雅的建筑,占地4244平方米。馆内陈列了3100多件展品,展示了向雪的文化特色、地域特色和历史发展进程。


展馆旨在挖掘北方先民在森林环境中的生活文化,整理和保护北方先民的历史文化遗产。回顾近代北方森林的发展和创业文化,展现了新中国建设时期的林业精神,展示了社会主义新时期林业的生产生活状态,再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


7、雪乡文化展览馆




梆子山位于向雪旅游风景区,因过去盛产木槌(人参)而得名。当时门球山丰富的物产吸引了很多想称霸山的歹毒之人。为了抵御山贼的进攻,当地村民聚集勇敢的年轻人和周围的亡命之徒在棒槌山安营扎寨,取名“棒槌山草堂”。


8、棒槌山山寨




向雪雪景源观赏区建于2016年。这个观赏区的观光栈道长约300米,依山而建,由民居搭建而成。由于风和气旋凝结,这里的景色奇形怪状。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吸引了大批摄影师,他们的作品不仅在国内获得了很高的奖项,还获得了世界级、洲际级的奖项。许多摄影家获得了摄影家的荣誉称号,如王富春、邹毅和郭伯林。正因如此,这里被称为雪国雪景之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