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50人杀入金军5万人大营,活捉叛徒,安全撤出,历史上辛弃疾到底有多厉害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1-17

辛弃疾战功赫赫,年少成名,于21岁时就能聚集两千余人之众的起义军反抗金军,22岁时就完成了率领50余人杀入金军大营,将叛徒带回朝廷审判,名动一时,出仕后也曾官居高位,去世后得谥号“忠敏”。




提起辛弃疾,我们更多的时候想到的是一位诗词磅礴大气,豪迈悲壮的词人。他的词是豪放派的代表作品,在他的词中充斥着家国情怀和壮志难酬的悲壮之感,生动的刻画出了他这样一位优秀将领的生活状态和政治抱负。但同时他也是一位优秀的将领。




辛弃疾年少成名,在他出生之时,北方就已经被金军占领。父辈们都教导他,希望以后不看山河受辱,希望他以后能够从戎与金军一战。果然在他21岁时完颜亮南下,人民不堪金军的暴虐统治,因此开启了反抗的序幕。当时年仅21岁的辛弃疾就已经组织了2000多人的反抗军,22岁时,他奉命南下,向朝廷汇报此事,结果在回来的路途中听到叛徒张安国杀了起义军首领,他盛怒之下便率领50余人,突袭敌营,将叛徒张安国送往朝廷审判。




进入南宋朝廷之后,年仅25岁的他官拜江阴签判,而且还得到了当时宋高宗的赏识,可谓是年少得志,但是当时朝廷主要都是主和派掌权,与他的意见相左,因此,他的仕途也是大受打击。仕途受挫的他一度有了归隐还乡的想法,然而胸中的抱负还未有实现,他写下了很多表达情怀,壮志难酬的诗词。直到他64岁的时候,主战派人士开始重新被启用,他才重新出仕,但是他当时年岁已高,而且当时南宋内部的很多问题还没有解决,他深感报国无门,最终在他68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辛弃疾不仅是著名的词人更是优秀的将领,他的一生为国为民,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