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魂筑梦——走近人民教育家于漪(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7
以初心铸魂,立三尺讲台,传道授业;

凭使命筑梦,育万千桃李,大爱无疆。

这是对于漪教育生涯的真实写照。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她心系孩子的健康成长,心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不辜负祖国和人民的重托,在为孩子的成长、为教师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将多年的思考与实践凝练成富有哲理的话语,这些话语铿锵有力,又似点石成金的句句箴言,值得我们学习、牢记并借鉴。

以下是对于漪老师的《教育的姿态》中富有哲理的语句的整理,作以分享。

关于办学校、办教育

1.办学校要以德兴校,依法治校。

2.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什么人?绝对不是那些只给外国人打工的人,而是要培养有中国志气、中国自尊的,能放眼世界,为世界和平做贡献的人,也就是真正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人。

3.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远远大于学校教育。我们生活在这个社会中,就好像一张纸浸入水里,每个细微的空隙都会吸进水。所以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机构的责任,是全社会的责任。

4.教书和育人,“育人”是大目标,“教书”应该为“育人”服务。

5.办学好比化妆,三流效果是涂在脸上的妆,二流效果是精神上的美化,一流效果才是生命的绽放。我们办学应该达到一流效果,而不只是在脸上涂脂抹粉。

6.办教育、办学校不是百米冲刺,而是万米赛跑,要有勇气,有毅力,向着理想的目标奔跑。

7.教育是给孩子的心灵滴灌知性与德性的。知性是孩子生存和发展的本领,德性是其做人的底线。二者在课堂上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不是外加的、分离的。

8.办学要站在时代的制高点上、战略的制高点上、与基础教育先进国家竞争的制高点上。

9.教育不能只“育分”,更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关于教师

1.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

2.教育的质量说到底就是教师的质量。

3.我这一辈子有两把尺,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在这种“比”和“量”的过程中,我总能找到自己的不足,总能学到别人的长处。

4.一辈子的理想就是做一名“合格”的教师,这个“格”不是用量化来衡量的,而是国家的要求、人民的嘱托。

5.教师的学历水平不等于岗位水平,学历只说明你的受教育程度,在岗位上是要有综合素质、综合能力的。

6.教师对学生的作用,绝对不会是零。教师这个工作无时无刻不是你世界观、人生观的亮相。

7.教师的生命是在学生身上延续的,教师的价值是在学生身上体现的。

8.没有一个职业像教师那样意义非凡,教师的思想、情感、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没有一个工作像教师那样对人一辈子起作用。

9.教师是“以人为本”的工作,是要以自己的人格来引导学生塑造完美的人格,以自己的高尚情操熏陶学生的道德情操,以自己的科学文化素养来培养学生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

10.优秀的教师就要能把学生教得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聪明,越学越有追求、越有理想。

11.教师要胸中有书,目中有人。

12.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指挥学生,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的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13.做教师的千万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目光来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变数”,在发展,在变化,教师加温到一定程度,他们会开窍,会飞快进步,茁壮成长。

关于学生

1.学生没有欢乐的童年,会造成一辈子的遗憾;青少年时代没有心灵的放飞,没有思想的驰骋,不能纵情编织家国情怀的美好的学生梦想,不仅影响今后生活的道路,还会影响人生的高度和厚度。

2.孩子心灵的纯真晶莹、求知的快乐有趣、家庭的热爱亲情、伙伴的仗义关切、生命能量的聚焦于释放,就在成龙成凤的追求目标和育分不育人的氛围中,有意无意地被消解,着实令人痛心。

4.每一个孩子都是艺术品,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目中有人,不仅要走进学生的知识世界,而且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

4.把学生当做被动的人,实质上还是目中无人。

关于教学

1.教育事业真是遗憾的事业。我教了一辈子的课,一辈子没有上过一堂十全十美的课。

2.我不断地反思,我一辈子上的课,有多少是上在黑板上的,有多少是教到学生心中的。

3.教出自己个性的时候,才是学生收获最大的时候。

4.当崇高的使命感和对教材深刻理解紧密相碰,在学生心中弹奏的时刻,教学艺术的明灯就在课堂里高高升起。

5.教育界有一个比喻,“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我不太同意。知识会老化,知识结构须更新啊!学生是活泼的生命体,不是简单的“容器”啊!课堂里没有时代活水流淌,能与学生心灵碰撞、能使学生感奋吗?

6.课不能只教在课堂上,只教在课堂上就会随声波的消逝而销声匿迹;课要教到学生身上,教到学生心中,萌芽、开花,成为他们良好素质的基因。

7.备课要目中有人,所有的学科都是为了育人。育人是大目标,这是教育的本质。

8.教学参考书毕竟是别人的劳动,只有自己的劳动所得才是带着生活露水的鲜花,是你自己的心得,学生才容易和你交融。

9.站上讲台,就是我的生命在歌唱! 学语文就是学做人,伴随语言文字读写听说训练渗透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语言文字不是单纯的符号系统,而是一个民族认识世界、阐释世界的意义体系和价值体系。

10.教师要热爱学生、了解学生,才能真正触摸到孩子们的心灵。

11.只有把爱播撒到学生的心中,他们心中才有你的位置。

12.一些老师埋怨现在学生太淡漠,其实他们没有走进学生的内心。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灌溉学生们情感这块“盐碱地”,必须找准切入点。

13.教书除了传授知识、发展智力,最重要的是熏陶思想。老师要站在时代和民族发展的高点上,将平凡的工作和孩子的今天、祖国的明天联系在一起。今天的学生质量,就是明天的国民素质,更是后天的民族竞争力。

14.如果下一辈子还叫我选择职业,我仍然选择这永远光辉灿烂、青枝绿叶的教育事业!

15.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高尚;选择了教师,就选择了理想。

16.只有当教师给学生带来思考,用思考来使学生折服和钦佩的时候,他才能成为年轻心灵的征服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17.教育工作中,一切以教师人格为依据:智如泉涌,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

18.教学的自信力来自教师深厚的学养。一个有胆识的教师必然是好学深思的,能够身体力行的。

19.你有了底子就能辨别这是科学的,还是伪科学的;是真正反映规律的,还是三流化妆。三流化妆是脸上的化妆,二流化妆是精神的化妆;我们要的是一流的化妆,是生命的化妆。我就是语文,我和语文是融为一体的,要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教学中,不要涂脂抹粉,满足于三流化妆。

20.课堂不只是教师展示的场所,它也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场所,实践语言文字的场所,要让学生亲自实践。

21.模仿只是停留在原来的基础上,它不可能有创新。因此我就想,如果我们总是跟在人家后面走,那是永远不能超越的。什么叫超越?要赶上人家,超越人家,就要有自己的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认识与做法。

22.语文是陪伴人的终生的,没有一个人一辈子不跟语言文字打交道。传统不是“统”,传统就是把我们最精彩的传给我们的年轻人,在他们身上开花结果。

23.艺术的本质就是美。对于真善美的东西,我从来都是倾心向往、矢志追求的。只有爱美的人,才能创造美好的生活,才能在教育园地里弹奏出美的乐章。

人的高大于卑微,大概不以身高计,不以学历计,不以名声计,不以职务高低或荣誉多少来考量,而是看脊梁骨是否挺得直,精神上是否晶莹透亮,是否有仁爱之心,是否有舍我其谁的勇气与毅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