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机关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2019修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29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规范公安机关鉴定人资格登记管理工作,适应打击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社会治安稳定和司法公正的需要,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公安机关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安机关鉴定人(以下简称鉴定人),是指经公安机关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并从事鉴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鉴定,是指为解决案(事)件调查和诉讼活动中某些专门性问题,公安机关鉴定机构的鉴定人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与技术方法,对人身、尸体、生物检材、痕迹、文件、证件、视听资料、电子数据及其它相关物品、物质等进行检验、鉴别、分析、判断,并出具鉴定意见或者检验结果的科学实证活动。第四条 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应当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办法的规定,遵循依法、公正、及时的原则,保证登记管理工作规范、有序、高效。第二章 登记管理部门第五条 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设立或者指定统一的登记管理部门,负责鉴定人资格的审核登记、年度审验、变更、注销、复议、名册编制与备案、监督管理与处罚等。第六条 公安部登记管理部门负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部属科研机构、院校和专业技术协会,国家移民管理局及其所属单位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登记管理部门负责所属地市级、县级公安机关,以及省级公安机关所属院校、医院和专业技术协会的鉴定人的登记管理工作。第七条 登记管理部门不得收取鉴定资格登记申请人和鉴定人的任何登记管理费用。

  登记管理部门的有关业务经费分别列入公安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安厅、局的年度经费预算。第三章 资格登记第八条 鉴定人经登记管理部门核准登记,取得《鉴定人资格证书》,方可从事鉴定工作。《鉴定人资格证书》由所在鉴定机构统一管理。

  《鉴定人资格证书》由公安部统一监制。第九条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在职或者退休的具有专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人民警察;公安机关聘用的具有行政编制或者事业编制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人民警察职业道德;

  (三)具有与所申请从事鉴定项目相关的高级警务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高级专业技术职称,或者高等院校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从事相关工作或研究五年以上,或者具有与所申请从事鉴定项目相关工作十年以上经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

  (四)所在机构已经取得或者正在申请《鉴定机构资格证书》;

  (五)身体状况良好,适应鉴定工作需要。第十条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应当向登记管理部门提交下列材料:

  (一)《鉴定人资格登记申请表》;

  (二)学历证明和专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复印件;

  (三)警务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者专业技术职称证明材料;

  (四)个人从事与申请鉴定项目有关的工作总结;

  (五)登记管理部门要求提交的其他材料。

  个人申请鉴定人资格,由所在鉴定机构向登记管理部门提交申请登记材料。第十一条 登记管理部门收到申请登记材料后,应当在二十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至三十个工作日。提交申请材料不全的,期限从补齐材料之日起计算。

  登记管理部门对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作出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在十个工作日内颁发《鉴定人资格证书》;对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授予鉴定资格的决定。第四章 年度审验第十二条 登记管理部门应当每年对鉴定人资格审验一次,并及时将审验结果通报至鉴定人所在鉴定机构。第十三条 鉴定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年度审验不合格:

  (一)所审验年度内未从事鉴定工作的;

  (二)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专业技能培训或者培训不合格的;

  (三)未经所在鉴定机构同意擅自受理鉴定的;

  (四)因违反技术规程出具错误鉴定意见的;

  (五)同一审验年度内被鉴定委托人正当投诉两次以上的。第十四条 对于年度审验不合格的鉴定人,登记管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改正。鉴定人在改正期内不得出具鉴定文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