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小夹板外固定相关知识点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01
1.骨折后小夹板固定的资料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的注意事项:

1、注意肢体的血液循环:如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1)疼痛加剧 (2)手足麻木,针刺反应迟钝(3)伤肢的手指或足趾活动受限(5)手脚苍白或发青(6)伤肢冰凉等表示肢体血液循环不良,应立即报告医生作出处理。

2、不能私自松解小夹板,以免骨折移位或骨折再折。

3、在夹板外面淋(渗入)约30~50ml黄水,每天一次,切忌不要多淋,以免皮肤发生水肿。

4、防止骨折再移位,伤后保护好患肢,防止外力碰撞或其它原因导致骨折再移位。

5、功能锻炼:骨折复位后,即可做患肢的功能锻炼,如握拳、肌肉收缩和舒张,关节屈伸等,并配合各种理疗,促进肿胀的消失和骨折的愈合。
2.骨折后小夹板固定的资料
常用的外固定方法有小夹板、石膏绷带、外展架、持续牵引和穿针外固定器。

小夹板固定常用于肱骨、尺桡骨、胫腓骨、桡骨远端以及踝关节等部位的骨折。对一些关节内骨折、关节附近骨折及股骨骨折等多不适合小夹扳固定治疗。

对于骨关节损伤及骨关节术后外固定多选用石膏绷带。

对于严重的肩关节、肘关节外伤,以及某些上肢骨科手术以后,需应用外展架固定。

持续牵引可分为手法牵引、皮肤牵引及骨骼牵引。手法牵引多适用于骨折移位及关节脱位的整复,皮肤牵引的牵引力较小,适用于小儿股骨骨折的牵引治疗,肱骨不稳定性骨折的牵引及成人下肢骨折术后的辅助牵引及下肢骨骼牵引的辅助牵引。如果需要较大的牵引力和较长的牵引时间,可选用骨骼牵引,又依适应证的不同分为不同部位的骨牵引。

(1)尺骨鹰嘴牵引:适用于肱骨颈、干、肱骨髁上及髁间粉碎性骨折移位和局部肿胀严重,不能立即复位固定者,以及陈旧性肩关节脱位将进行手法复位者。

(2)桡尺骨远端牵引:适用于开放性桡尺骨骨折及陈旧性肘关节后脱位。

(3)股骨髁上牵引:适用于有移位的股骨骨折,有移位的骨盆环骨折,髋关节中心脱位和陈旧性髋关节后脱位。

(4)胫骨结节牵引:适应证同(3)。

(5)胫腓骨远端牵引:适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或膝部骨折不宜用胫骨结节牵引者。

(6)跟骨牵引:适用于胫腓骨不稳定性骨折,某些跟骨骨折及髋关节和膝关节轻度挛缩畸形的早期治疗。

(7)跖骨1-4近侧端牵引:此技术多与跟骨牵引针共装骨外固定架,进行牵引或固定治疗楔状及舟状骨的压缩性骨折。

(8)颅骨牵引:适用于颈椎骨折和脱位,特别是骨折脱位伴有脊髓损伤者。

(9)头环牵引:适用于脊柱骨折或脱位的整复。

除此之外,尚有一些使用牵引带进行牵引的方法:

(1)枕颌带牵引:适用于轻度颈椎骨折或脱位,颈椎间盘突出症及根性颈椎病。

(2)骨盆带牵引:适用于腰间盘突出症。

(3)骨盆悬带牵引:适用于骨盆骨折有明显分离移位或骨盆环骨折有向上移位和分离移位。

(4)胸腰部悬带牵引技术:适用于胸腰椎椎体压缩性骨折。

对于开放骨折或已感染的骨折,骨折不连,肢体延长,股骨或胫骨多段骨折,不稳定的粉碎性骨折,关节融合术,可应用骨外穿针外固定架。
3.小夹板固定的护理观察要点有哪些
小夹板固定的护理观察要点有:1。

焦虑:评估焦虑的程度解释使用夹板的目的, 解释使用夹板后可能出现的不适 ,如严重焦虑,可以考虑用药治疗 ,了解患者的感受。2。

有周围血管、神经损伤的危险夹板固定前后评估血管、神经功能床头交班,每班评估血管、神经功能并记录,检査:疼痛、肿胀、皮肤温度、皮肤 颜色、感觉异常、脉搏减弱及活动功能障碍等 每班检査夹板的松紧度,并及时调整,一般以两手指提起绷带后能在夹板上下移动lcm为标准抬高肢体,并鼓励患者活动非固定关节指导患者及时报告麻木、剌痛或疼痛加剧对缺血肢体严桀做 *** 、热敷,防止增加局部代谢,加重组织缺血。 3。

疼痛:评估疼痛的原因、频率、性质、变化必要时使用止痛剂并观察疗效 。指导患者放松的技巧观察夹板固定的效能,固定是否妥帖 指导患者及时报告无法缓解或加剧的疼痛。

4。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夹板固定前评估患者皮肤悄况,每班检査夹板的松紧度,及时调整重视患者的主诉,及时松开夹板检査。
4.石膏或夹板固定后需要注意哪些
石膏或夹板固定后需要注意哪些

(1)夹板或石膏外固定后,应将肢体抬高约 30 度,以利血液回流及肢体肿胀消退,可用支架或枕头将患肢抬高;

(2)密切观察伤肢血运、感觉及运动功能,特别是整复后 1—4 天内,应注意观察伤肢末端动脉搏动、肿胀程度、温度、颜色感觉及主动活动情况等。若发观肢端肿胀、皮肤发凉苍白、皮肤感觉减退等症状时,应及时解除外固定和来院复查,以防发生肢体缺血性挛缩等并发症;

(3)注意有无固定性痛点。若肢体夹板固定外或小夹板两端出现固定性疼痛,应及时拆开夹板进行检查,以免发生压迫性溃疡或神经,血管损伤;

(4)寒冷季节应注意伤肢的保暖。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通风,要保持夹板、石膏的清洁,尤其是儿童应避免尿湿、大便浸湿等污染。
5.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是什么
外固定架的护理要点是(1)向患者宣传外固定支架的治疗原理,使用目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等相关常识,让 患者有一定的了解,以便配合治疗。

(2)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大、中、小型号适宜的外固定支架,并严格进行消毒灭菌。(3)复位固定时严格无菌操作,皮肤进针处应用酒精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术后用 绷带将支架妥善固定。

经常保持针眼淸洁干燥,有渗血、渗液者及时报告医生,合理使用抗 生素预防感染。(4)外固定支架固定牢靠后,用专用支架撑起盖被。

必须搬动患者时,双手托起骨折 上、下端,保持稳定,避免误拉、碰、撞支架而影响固定效果。(5)外固定器具使用过程中,如有明显不适并伴有疼痛、麻木者,则及时査明原因,对症 调整处理。

(6)指导患者正确的功能锻炼方法。(7)定期行X线拍片检査,以便了解固定效果。
6.骨折后小夹板固定的方法和适应症是什么
骨折后,可用木板、竹片或杉树皮等,削成长宽合度的小夹板固定。

固定骨折时,小夹板与皮肤之间要垫些棉花类东西,用绷带或布条固定在小夹板上更好,以防损伤皮肉。此法固定范围较石膏绷带小,但能有效防治骨折端的移位,因其不包括贩折的上下关节,故尔便于及时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具有确实可靠,骨折愈合快,功能恢复好,治疗费用低等优点。

骨折后,小夹板固定的适应症有:◆四肢闭合性管状骨折。◆四肢开放性骨折,创面小,经处理后创口已愈合者。

◆陈旧性四肢骨折适合于手法得位者。
7.小夹板外固定术需要预防的并发症有哪些
小夹板外固定术需要预防的并发症有:(1)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最容易发生、最严重的并发症。

由于.包扎过紧,未及时认真观 察;骨折复位不良,血管受压未能及时解除;局部损伤严重或整复不正确;未向患者及家属做 好健康教育等原因引起组织缺血坏死。(2)压迫性溃疡:应重视患者的主诉,避免夹板粗糙边缘摩擦、挤压皮肤,或过紧等原 因,使肢体局部皮肤或组织长时间受压缺血而发生坏死、溃疡。

(3)骨折端移位:可能由于夹板固定松弛、患肢 *** 摆放不当、功能锻炼不正确、去除夹 板过早等原因引起,要做好患者的宣教,严格按照骨折愈合进度合理指导功能锻炼,及时复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