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写一篇600字作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06

以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写一篇600字作文

(一)、学与思 两千多年前的教育家孔子曾这样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意思就是说,一个人在学习中,倘若只知道死记硬背,而不加以思考、消化,那他就将毫无收获。孔子的话是很有道理的。 一个人从接受知识到运用知识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记与识、学与思的过程。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补充,这两者是紧扣的两环,缺一不可。正如人体对食物的消化过程那样,只学不思,那是不加咀嚼,囫囵吞枣;举一而不能反三,那是未经消化、吸收,所学知识无法化为“己为”。只有学而思之,才能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学与思想结合,是掌握知识过程中的必由之路,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事例无不证明了这一点。在马列主义传播到中国大地的时候,以 *** 、周恩来等为领导的共产主义者,在汲取马列精髓的同时,结合中国实情,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最终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试想,革命先辈们如果不是学与思、思而再实践,而是一味生搬硬套,教条主义,那么中国革命怎能成功?文艺复兴的大科学家伽利略,倘若不是在学习中独立思考,“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能在当时产生?人类能够及早挣脱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理论的束缚?学而思,思而学,正是这些伟人成功的经验,同样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之源。 今天正是“知识激增”的时代,知识的领域在不到一个世纪的时间内,不知扩大了多少倍“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面对如此浩瀚的知识海洋,光靠死记硬背是不可能到达光明的彼岸的。因此,美国教育界正在努力改革原有教学体制,力求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以适应明天的科学;欧洲、日本纷纷不其后尘,我们中国的教育体制改革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明天的创造型人才,正是要从今天学生中培养起来。所以,我们更应该做到: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提出独立的见解,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来等候明天的选择。 在学习中独立思考,是学者、大师们成功的经验,是人类进步的动力源泉,而培养学生这一能力,是今天的中国在明天得以崛起的希望。 (二)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片面性 孟子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千百年来被人们视为警世格言。其实,这句话是具有极大的片面性的。 不错,“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例子举不胜举。譬如:越王勾践若不是在吴国受尽屈辱,他回国怎能卧薪尝胆呢?不卧薪尝胆,又怎会强盛起来而一举灭吴呢?中国女排如果不是在同世界强手对垒中受尽窝囊气,又怎会一跃而起创造出“五连冠”的奇迹呢?这些事实说明,人确实能在忧患中生存发展。 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有条件的。这条件是什么呢?那就是看你有无理想,有无毅力,有无奋斗的精神。只要有理想,有毅力,有一股拼命奋斗的精神。那么处在忧患之中,自会求得生存和发展;同样,有理想,有毅力,有了不断进取的精神,即使处在安逸的环境中,也决不会走向死亡的坟墓。 一个人,为忧患所困扰,不能挣脱忧患的泥潭,索性破罐子破摔,消极沉沦,不与劣境抗争,那么就不能在“忧患”之中求生。是“生”还是“亡”,关键在于人“为”还是“不为”。“为”,无论是处在忧患之中,还是处在安乐之中,都可以“求生”。“不为”,无论是处在逆境中还是顺境中,都难免一“死”。 时代前进了,人民正在向小康迈进,处在忧患之中的人越来越少了,多数的人处在顺境之中。在强调“忧患之中”求生的同时,也应当讲讲“在安乐之中求发展”。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安乐”,把顺境当作起飞的宽广跑道,那么,我们就能主宰“生”和“死”,就能把握成功的钥匙。 有甲、乙、丙三个工厂,甲、乙两个厂都濒于倒闭,主管部门向甲、乙厂出示了黄牌。甲厂接到黄牌,干群一心,进行企业改革,大胆任用人才,加强纵向和横向的联络,加强企业管理,结果,第一年扭亏为盈,第二年就获纯利10万元。而乙厂接到黄牌后,领导辞职,职工各自寻门路去了,终于闭门关厂了。乙厂并没有在忧患中求生。丙厂是个乡镇企业,原先固定资产只有3000元,工人8个。干了两年,其产品冲向了全省,年产值达21万,工人50人。第四年,全厂职工已有100多人了,年产值达百万元。现在,丙厂的产品已畅销亚洲了。丙厂越办越红火,并没有在顺境中却步。可见,“为”字是多么重要啊!历史表明,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单位,或者是一个人,只要“为”,只要奋斗不息,就可以“弱变强”“强更强”;如果“不为”,坐等幸福或享清福,那么,“强”必转“弱”, “弱”则趋于“亡”。 所以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还不能算作完美的警世之言。

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写一篇作文

供参考: 1.“己所不欲,匆施于人。”[孔子待人名言] 这句话出自《论语·雍也》。意思是说,自己不愿意接受的事物,就不要强加给别人。 名言故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发生在非洲某个国家内。那个国家白人 *** 实施“种族隔离”政策,不允许黑面板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洋妞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 此时.她觉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 她推门而入,选了张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15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的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向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 当她站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眼泪不由夺眶而出。 原来,她已被太阳晒黑了。 此时,她才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无论做任何事,我们都要设身处地去为他人着想。正如孔子所言: “己所不欲,勿施予人。” 2.“三人行,必有我师”[孔子学习名言] 这句话出自《论语-述而》:“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多人在一起,其中必定有一个可以做我的老师的人。 名言故事:这里介绍一则中国乒乓球队关于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故事: 当中国队蝉联世乒赛男女团体冠军后,“中国独霸影响乒乓球发展”的老调再次响起,对此中国国家队总教练蔡振华笑着驳斥说:“这个说法不成立。三人行,必有我师。” 蔡振华指出,国际乒联进行的大球、11分制以及无遮挡发球等改革并不是为了照顾中国而“专门”设计的。他说:“新规则对大家都很公平,刚出台时对我们的冲击也非常大。但关键的是如何适应那些规则、虚心地去学习、研究应对策略,而不是一味地抱怨。” 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自上台后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被不少国内球迷批评说“偏心”、故意遏制中国。他日前也表示“中国独霸不足畏”,他本人并没有对中国选手连续夺冠感到忧虑,相信观众也不会。 蔡振华说,中国乒乓球历来战绩不俗,是因为始终虚心向其它国家学习,在技术上保持领先。 “早些年,我们鼓励退役的运动员到国外打球,就是想通过他们作为视窗,了解国外的独特训练模式。直到现在我们还在学习,例如我们要学习韩国选手敏捷的步法等。” “其实,我们领先于世界的原因在于我们有高素质的教练组,多年来能够在技术上不断创新、研究、发展,给运动员进行非常细致的技术指导,”蔡振华说,“我们在技术创新上不怕冒险,可以说始终走在世界最前列。比如说王皓的直拍横打,我们就敢于让他去尝试。” “至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人才储备,我们从去年起就已经准备好了,届时的奥运人选都已在国家队里,在我们的视线之内了。当然,我们也欢迎多冒出一些新人来充实队伍。”蔡振华说。

以孔子或孟子的一句话写一篇600字作文

孔子说过的:
《论语》中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想做的事情,不要强加于别人身上。这句话说得短小而经典,因此被许多人引为座右铭挂在身上。
没错,这句话说得很对,但是我想了想,难道只有是己所不欲,才能勿施于人吗?那么己所欲,是不是就可以施于人?
每个人都有这么一个习惯,就是总喜欢把自己认为好的东西介绍给另一个人。我有一个同学,他很喜欢周杰伦,于是他把周杰伦的海报贴满了整个宿舍,又不厌其烦的给我们讲述他的经历,终于找来了同学对他的反感。可他最后还很委屈的说:这么厉害的人,难道你们不敬佩他吗?诚然,JAY的名气很大,但也不是全天下的人都喜欢他一个,毕竟还有喜欢刘德华,喜欢李宇春的。那位同学很喜欢周杰伦,是没错。但如果把这种喜欢横加与别人身上,就是他的不对了。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相信只要大家克制一点都能做到。 但己所欲,勿施于人,这点要做好就相对困难了。因为己所欲是指自己喜欢的东西,依照每个人的心理特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一定是好东西,既然是好东西,那把它拿来分给大家难道有什么错吗?其实错就错在这,因为我们喜欢的东西不一定每个人都喜欢。有人是金钱为至高无上,又认识金钱为粪土垃圾,道理便是这样。有时我也会不知不觉地做出一些这样的事情,比如我迷恋创网,便把同学们都推荐到创网上去,结果他们都认为那只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网站,丝毫不感兴趣。刚开始我也费解,这么好的网站为什么他们全都置若罔闻?不过现在我明白了,每个人的兴趣不同,一个文学爱好者当然喜欢像创网这样能发表文章的网站,反之如果对一个讨厌写作的人来说又怎会喜欢上这里?可见一个人的爱好不同,个性不同,他所形成的世界观也就不同。所以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好东西,也没有绝对差的东西,关键是我们自己对它的看法。
大千世界,形形 *** 。有人爱江山,有人爱美女,有人爱财富,有人爱自由。如果把比尔?盖茨的金钱送给犬儒学派的第欧根尼?拉尔修,我相信他一定会嗤之以鼻。正如我们无法接受自己讨厌的东西一样,也许别人也无法接受我们的好意呢!己所欲,亦勿施于人!
孟子说过的:
《孟子卷七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指出人的毛病在于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有些人一看这句话,就批评孟子自相矛盾,自己,为人师表却又指责当老师的人,名实不副。难道是孟子忙中有错?不!这是因为那些人误会了孟子的说话,既欠深思,又欠熟虑。其实,孟子指的老师,并不是一种职业,而是一种心态---- 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越,处处教导别人。 喜欢教导别人的人,往往自以为是,自以为有学问,自以为正确,一副高高在上的气魄。「自信方能自强」不错!人必须有自信,但过份自信就会成了自大,而忘记了学习,忘记了谨慎,忘记了奋斗。「骄兵必败」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听过,说的也是同样的道理。 作为别人的老师,众人的模范,很多人都不自知地出了错,又不以为错,所以不能改正过来。例如一个有洁癖的人,就算满身污泥,心理上也总觉得自己比别人干净;一个学识高的人,就算本质只是沽名钓誉,也觉得自己比别人优胜高尚。有些人喜欢教导别人,自然处处留意别人的行事和为人,结果只看到别人的错处,不知道甚至不认为自己犯了错。 另一种人,为了顾全作为别人榜样的面子,即使出错也不承认,更莫道改过了!人若教导、改正别人,就会受人赞颂。但他们有多少人,却被虚荣心蒙蔽著,犯了错,不知改,更将宜相本末倒置。例如孔乙己的故事中,孔乙己偷书,却强称自己是窃书,是读书人的事,并不算偷。喜欢教导别人的人,总以为自己有与生俱来的清高、优越,为了面子,可谓不惜一切。 自以为是教导别人,不但失去了自己的本性,也扭曲了别人的本性,成了所谓我「屈人从己」。所以我们应该抱着互相学习的精神去提醒别人,而不应一心为自己名声去严斥别人。

以孔子或孟子的名言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安贫乐道 孔子说:“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目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识,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直道而行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 与人为善 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毋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第,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孔子对自己一生各阶段的总结。

求一篇用孔子或孟子的某一句名言为论点的议论文。

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政思想,作为社会管理者应直面人生实况,注重分析人欲的复杂性。因为人欲有“无之必不然,有之未必然”的特点。(这句话暗含了另外一种表达,自己乐为的事情,别人未必乐为。)作为社会管理者既不能把己所不欲的事情,例如“冷来冷时冰凌上卧,热来热时蒸笼里坐”强加于被管理者,同时也不能一厢情愿地将自己乐为的事情,例如“冷来冷时蒸笼里坐,热来热时冰凌上卧”之极端施与被管理者。当推己及人时,自己欲有独立的人格,也应愿意人家有独立的人格。社会管理者应尊重管理物件,推己及人,都应有站得住的人格与权利。
其二,目的无限定性与行为结果的“恶化”。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提倡以宽恕之心来待人,本来是好的,但也应有分寸,防止“过犹不及”。应该考虑施行此方法的人出于什么目的,其立场是什么。立场不同,虽同是宽恕,但结果却会异样。明代儒者吕坤曾说:“好色者恕人之淫,好货者恕人之贪,好饮者恕人之醉,好安逸者恕人之惰慢,未尝不以己度人,未尝不视人犹己,而道之贼也,故行恕者不可以不审也。”(出自《 *** 语》)这未尝不是推己及人,但由于出发点和立场的错误,故严重地损害了此方法的纯洁性与崇高感,因此施行时要审慎。
用现代的观点来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施行时,应该是有限度的。一种无限度的宽容,也不是真正的宽容,而是姑息。在现代社会,与人交往,宽容一些固然是重要的,它可引导做错了事的人,在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的情况下自觉改正错误。但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出现一味地宽容的情形,特别是对一些小错误,认为是人之常情,便一味地姑息迁就,反而贻害自己、他人和社会。
举个例子来说。当今社会出现了许多道德丧失的现象。不仅表现在曾有一位知名经济学教授居然会去嫖娼,而且还表现在社会对这种行为无原则的宽容中。我看了一下网上留言,发现不乏对他表示同情的人。有的认为这位知识分子“只是虚伪的道德标准的牺牲品”,还有的认为“因嫖娼而辞职是教育事业的损失”,最过分的当属这样一条留言了:“他毕竟没有利用自己的职权 *** 女学生,只是嫖娼呀……”。但是我们应该深思的是:他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鉴于一个人的特定身份,他必须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同时,社会公众的期望是什么,而这种期望又该如何落实到一个具体的人的身上?
不知为什么,有许多事情总是在矫枉过正。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又来到了一个道德虚无主义的时代。殊不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人”如果没有道德约束,是很容易出现“机会主义行为”的,即为了自己利益的最大化,不惜做出损害他人的事。这一点我们已经从身边防不胜防的假冒伪劣商品及弥散性的腐败中痛切感受到了。这一趋势如果得不到扭转,下一步必然是全民陷入“囚徒困境”:谁遵守道德谁吃亏,大家都去做坏人。
对重建道德的呼吁嗤之以鼻的人总喜欢引用“斯密信条”———追求自利的理性经济人,经过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最终会促进社会整体福利的改进。但他们没有意识到,亚当•斯密提出这一信条的大背景是欧洲当时正处于基督教道德被普遍尊重的社会氛围之中。“斯密信条”一个隐含的前提是:理性经济人在追求自利的过程中,是以尊重而不是践踏道德为先决条件的。如果不尊重道德,那么追求自利就不会增加社会整体福利,最终也会损害个人的福利。
如何重建我们的道德?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精英阶层必须有所担当,表现出道德主动性。按照哈耶克的理论,道德作为一种“未阐明的规则”,它的变化总是从个体层面上开始启动的:一些人采取了新道德,他有可能取得成功并被别人学习和模仿,如此一来,道德就被部分地更新了,这种更新的逐渐积累将导致道德的自然演进,最终使新道德占据主流。我之所以强调精英阶层要“表现出道德主动性”,就是因为他们通常是别人模仿和学习的物件。
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单靠精英们的自律是不够的。精英也是人,是人就有人的弱点。因此社会就必须对他们提出更高的标准,看管得更严。比如一个普通的美国公民有婚外性行为,那是他的个人隐私,别人无权置喙;克林顿有婚外性行为,就要受到舆论的强烈批评乃至国会的弹劾,就是这个道理。
针对上述困境,提出的几点建议
首先,与他人交往时,应学会尊重他人,倾听、理解他人,与他人平等相处。
我们知道,人是社会人,只有生活在社会中才有意义,个人价值才能最终得以实现。每个个人都不能脱离他人而孤立存在。故在自己与他人交往时,应当多与别人沟通、对话,应与周边的每个人平等相处,要善于向别人敞开自己的心扉,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别人,理解别人。理解他人就是要理解他人的需要、愿望、价值追求等。并且要学会尊重他人,主动去关心他人,与身边的每一个人和谐相处。在现实生活中,要建立平等的“我——你”关系,双方都以平等的姿态,展开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语言上的交流,也包括精神上、心灵上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开放的,各方都敞开自己的心扉,以理解他人为基点,并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并且平时在学校日常生活中,应多参加一些公共活动,在为实现共同目标的努力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真正地树立起他者意识,相互走进彼此的心灵内部,真正实现精神的交汇与融合。
其次,宽以待人同时又有所限度。
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出现摩擦,甚至是冲突,如何恰当处理这些矛盾,关系到能否“化干戈为玉帛”,能否维系双方原有的良好关系,使双方互利共赢,更长远发展的问题。问题处理的得当,矛盾得以化解,敌人也可以变为好朋友;处理的不得当,矛盾激化,朋友也可能变为敌人,从此老死不相往来。中国人历来讲究和睦相处,互利共赢。和谐以共荣为前提,以双赢为目的。人与人的自然和谐,义字当头,利在其后。
日常生活中,自己树立良好的心态,以最终提升自身的道德品格为目的,学会宽容。生活中,使自己保持一种良好的心态很重要,从容不迫的对待一切;同时宽以待人,也让对方有一个明白对错而改正的过程。当然,这种宽容,也应是有限度的,绝不能无限度的放纵宽容。
总之,从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中所体现出来的仁爱之德和“忠恕之道”,对于建设一个文明的世界、和谐的世界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该加以弘扬。不强人所为,不夺人所爱,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成己成物,和谐相处。
孟子有句名言:“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意思就是,对打仗来说,气候条件很重要,但地理形势更重要,不过,最重要的还是作战中的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作为十多年经验的生意人,我有这样的感觉:做生意就同打仗一样,也讲求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一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诸多的因素归纳起来无非三类,即“天(外部一般环境)”、“地(行业环境)”和“人”,其中“人和”的条件是最为宝贵的。只有企业具有了“人和”的条件,才能争取和利用“天时”,才能逐步完善和充分发挥“地利”。
所谓“人和”,其意思就是:以人为本。21世纪的管理精髓就是人本管理。我认为,一个企业从平凡到优秀,再从优秀到卓越的嬗变过程绝对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中其实就是企业中每个人的能量积累。人若不“和”,企业也就无法壮大。从十几年前默默无闻的南下寻梦人,到现在成为了庄典国际的董事长,企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草根到今天在业界备受关注,红遍网路,一路走来,我深深体会到“人和”的重要。
有些老板总埋怨身边没有得力人才。其实我开办企业以来,也一直没有遇到那种能够呼风唤雨的天才。我只不过是把企业里的每个人的长处都挖掘出来,他们就成了人才。在庄典国际里,我们的办法很简单,那就是肯定每个人,帮助每个人,关心与尊重每个人。有些原本看来平平无奇的员工受到了鼓舞和肯定之后,竟然发挥出很高的水平,令人刮目相看。正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企业员工的能力若能悉数发掘与运用,其能量总和是惊人的!关键还是在于“人和”啊!
其次,就是要与合作伙伴和顾客“和”。常有朋友奇怪地问我:你怎么对你的供应商、经销商都那么和气、还常常主动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呢?其实啊,在一个产业链中,只有每个合作伙伴都赚钱了,大家才能长久赚下去,正所谓“和气生财”,这句古话是有它的道理的。因此多年来,庄典国际一直与广大代理商、经销商和客户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彼此尊重、相互学习、保持特色、共同进步。内部员工和睦团结,外界合作伙伴又和谐共进,何愁事业不成?
庄典和庄典国际深信,“人”、“和谐”和“共生”才是企业永恒的追求和不变的真理。做生意,天时和地利,都比不上“人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