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公馆在变成监狱前住的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24
白公馆原是四川军阀白驹在重庆沙坪坝郊区的别墅,修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衷是为了养小妾。1938年,军统局用30两黄金购得此别墅。到了1939年,军统将其转变为军统局本部直属看守所,即军统重庆看守所,主要用于关押国民党政府视为级别较高的政治犯。1943年,中美合作所成立,白公馆内的犯人被迁移至渣滓洞。白公馆随后改名为中美合作所第三招待所,供美方人员居住。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中美合作所撤销,美方人员撤离,白公馆才恢复为看守所。军统将西南的军统集中营,包括息烽监狱、望龙门看守所、渣滓洞看守所合并,成立了白公馆看守所,后改称国防部保密局看守所。白公馆院内的墙上写有“进思进忠、退思补过”、“正其宜不计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等标语。原地下贮藏室被改为地牢,原防空洞变为刑讯室,住房改为牢房。白公馆曾关押过黄显声、同济大学校长周均时、廖承志、中共党员宋绮云、徐林侠夫妇及幼子“小萝卜头”等,最多时关押政治犯达二百多人。
在上海,有一幢同样名为“白公馆”的建筑,它坐落在上海西区的汾阳路上,这条路上树木茂盛,环境优雅,路旁的小洋楼大多具有悠久的历史,如法租界公董局总董官邸、犹太人俱乐部、丁贵堂旧居、潘澄波旧居等。当你踏过这里的落叶时,耳边可能会响起流水般的钢琴或小提琴声,而在浓郁的梧桐树后,一座座幽静的花园里,风格迥异、姿态独特的小洋楼若隐若现,白公馆便是这些建筑之一。所谓的“白公馆”指的是上海汾阳路150号的灰白色洋楼,因白崇禧、白先勇父子曾居住于此而闻名于上海。然而,白氏父子在此的居住时间并不长,他们在之前数十年间,这幢洋楼已经发生了许多传奇故事。可能是因为白氏父子的名声较大,人们习惯上将这栋洋房称为“白公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