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举一部华语电影史上文学名著改编的影片个案,分析其电影化的转换方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3-01-12
《色·戒》:从文学到电影

摘要:《色·戒》是张爱玲独特的一部小说,也是一部重要的华语影片.从文学到电影改编,显示了张爱玲对人性的独到见识.也表现了李安擅长的电影艺术。无论是文字还是影像,《色·戒》中怀旧的情怀和真实的人性、细节和玄机的铺陈等都吸引了读者和观众。实现了文学传播与影视传播的有机结合。

随着电影《色·戒》席卷全球,张爱玲再次掀起接受热潮。作家张爱玲加导演李安,不论对读者还是观众,都是一次成功的演绎和一次完美的期待。《色·戒》这部小说深得张爱玲的喜爱,经过30年不断修改直到1978年才出版。李安从选择《色·戒》改编,到选演员、拍摄,也倾尽心力。从文学到电影,《色·戒》值得关注与研究。

l独特的人性剖析与怀旧情感小说《色·戒》以抗战时期为背景,女学生王佳芝扮成少妇,施展美人计想刺杀特务易先生。经两年精心铺排,成功勾引易先生到一家珠宝店。但关键时佳芝对其动了真情,让他逃跑。易先生脱离险境后,封锁珠宝店一带将之赶尽杀绝。一场周密的计划,因为一枚戒指前功尽弃。张爱玲作品很重要的主题就是对人物情感的探索,通过文字表达个人对婚姻和情感的体悟。在她的小说里复杂微妙的心理刻划是重点,历史和时代只作为背景。张爱玲喜欢苍凉,认为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她笔下的爱情大部分是在人性变态与扭曲中展示的,而且情爱主题随着历史的前进而演变,在《色·戒》中“王佳芝和易先生的心理都有某种病态美,佳芝的病态美在于迷恋自己的表演,她甚至愿意为这样的表演牺牲自己的肉体和生命;而易先生的病态美是爱恋为他而死的女人,他陶醉女人为他而生、为他而死,这才是完整的爱,一具女人的尸体更能确保他对爱的占有与安全感”[1]。张爱玲是决绝的,“他们是原始的猎人与猎物的关系,虎与伥的关系,最终极的占有。她这才生是他的人,死是他的鬼”[2]l帖。在电影中李安对人物的刻画无懈可击,展现人物命运的突转和感情的百转千回。相比这下,张爱玲对人物的处理更冷酷无情:“他一脱险,马上一个电话打去,把那一带都封锁起来,一网打尽,不到晚上十点钟统统枪毙了’,[2]1踮。在太太们的麻将声中,就好像什麽也没有发生过。而在电影中,我们感受到了签署处死情人文件颤抖的手和坐在情人生前床上的伤感。李安对人物的处理比张爱玲宽容温情一些。

李安的电影与张爱玲的小说遥相回望,电影保留了小说的精髓和意境,再现了旧上海的神韵和真
实的人性关系。影片中通过柔和的光线,把观众拉回到老上海黑暗的巷子中。上海那种优雅和矜持淋漓尽致,再加上若隐若现的略带忧伤的音乐,影片的深度一下子突显,使观众回到当时的年代,让观众深临其境又感慨万千,不禁与张爱玲产生强烈的共鸣,“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这也就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了巩31。那种对旧上海怀旧意境的想像、真实人性和情感的体悟,使得不论是语言文字,还是影像图画,《色·戒》都深得读者和观众的接受与x欢喜

2细节和玄机的精心铺陈
张爱玲小说的现代性在于把人物的言行举止和心理变迁放在现代背景下展开,而历史隐藏在幕后,并在细节的处理中渗透对时间和历史的思考。“张爱玲小说的细节描写是构成电影感的一个重要元素,而这些细节又往往是展现人物处境和心理的象征性道具”H]细节推动人物的命运和情节的设置,小说开始时麻将桌上一只只光茫四射的钻戒正是这场爱与死亡的赌局的暗示,小说为交代此次行动的背景而夹杂了佳芝的很多回忆。如:“这些人里好像只有梁闰生一个人有性经验“既然有牺牲的决心,就不能说不甘心便宜了他”[2]182。几句话就交待当年梁和王的关系。王佳芝在学生时代就对邝裕民有好感,只是在她和梁润生“积累经验”之后,她对邝裕民的无动于衷不满,渐渐走向孤立并滋长了她畸形的爱情,“事实是,每次跟老易在一起都像洗了个热水澡,把积郁都冲掉了,因为一切都有了个目的。眦1]l船小说中的细节铺垫在电影中力求达到文本再现、艺术追求与商业考虑的平衡。在影片的结构上李安讲究技巧,打破了线性的时间线条,电影中间一段回忆将小说中轻描淡写的埋怨自然显现。小说中的细节和玄机在电影中通过剪辑、镜头多种手法加以表现,如几个同学演戏成功后一起喝酒,通过镜头的切换实现流畅的剪辑,山东师范大学李超在2007年11月15日山东大众网《拍摄艺术赏析》接受采访指出,“这部影片剪辑的节奏也遵循了影片的情感表现节奏,在主人公老易和王佳芝紧张的心理对峙以及太太们打麻将的段落中,短镜头的特写,加上小范围的快速的摇镜头都加快了影片的情绪节奏和心理节奏,把人物不动声色的交锋表现得形象、可感。而在那些表现整个时代氛围以及塑造环境的段落中,长时间的全景镜头又给了观众足够的时间去体味某种氛围。”电影中一个个细节显示着对故事所处时代的想象和对经典风格的传承。影片中男女主人公两人关系的处理以及其情感线索的铺陈很容易就打动了观众。

3结语
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指出:“电影艺术的诞生不仅创造了新的艺术作品,而且使人类获得了一种新的能力,用以感受和理解这种新的艺术”嘲。电影不仅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文化,体现了高雅艺术和通俗艺术的结合。张爱玲的小说有怀旧情愫的想像空间,有真实人性的展示,有很浓厚的电影气质等等,这些使她的作品一直是影视导演的热衷的题材。导演李安用它擅长的电影语言对原著完成了一次比较成功的改编。《色·戒》从文学到电影,从电影的热映再到重读原著,掀起了又一次接受热潮。《色·戒》不仅丰富了张爱玲研究视野和空间,也为影视文化研究提供借鉴和启示,实现了文学传播与影视传播的完美结合。

参考文献:
[1]周芬伶.艳异·张爱玲与中国文学[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杜,2003:241.
[2]张爱玲.色·戒·张爱玲典藏全集(第14册)[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182—195.
[3]张爱玲.惘然记·张爱玲典藏全集(第6册)[M].哈尔滨:哈尔滨出版社.2003:44.
[4]刘绍铭.梁秉钧,许子东.再读张爱玲[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113. .
I5]贝拉·巴拉兹.电影美学[M].北京: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