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中试卷及答案(2)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6


  8.对第6段中“她正艰难地呼吸着,像她那一生艰难的生活” 这句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说明了母亲的病很危险。 B、 揭示了母亲不幸的命运。

  C、 侧面表现了崇高的母爱。 D、 揭示了母亲性格形成的主要原因。

  9对本文写作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文运用了衬托的手法,用“我”的暴怒无常衬托了母亲的坚韧、顽强。

  B、 本文以日常琐事为题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母亲的崇高形象。

  C、 本文采用了语言、细节、动作、心理等多种描写手段刻画人物。

  D、 本文不是以情节的曲折巧妙取胜,而以从“平淡”中体提炼出的高度浓缩的情感震撼人。

  二.古诗文积累与赏析(8分)

  11.请按要求默写诗句

  ⑴ ,闻道龙标过五溪。

  ⑵王湾《次北固山下》既写景又包含哲理的千古名句是 , 。

  ⑶《论语》中论述学与思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⑷.《天净沙·秋思》的主旨句是 。

  ⑸.孟浩然在《过故人庄》里写出农村优美风光的两句诗是: , 。

  12.阅读《 钱塘湖春行》,然后回答下列问题:(3分)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诗中描写的是西湖 (A.初春B.暮春)的明媚风光,你又是从诗中哪些地方看出这一点的 (至少写出两处)

  三、文言文阅读

  (一)《论语》十二章(节选)

  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②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③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④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⑤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1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不亦说乎 (2)人不知而不愠

  (3)吾日三省吾身 (4)不逾矩

  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15.阅读文中划线句,说说颜回的“贤”表现在哪里。(不少于两点)(2分)

  (二)阅读下文后回答问题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等。宣王死,闵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韩非子?内储说上》)

  16、解释加点词义(2分)

  ①齐宣王使人吹竽 使: ②宣王说之 说:

  17、翻译画线句子(2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