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阶段的女性地位究竟是高还是低?从哪些事例中可以看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4-14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地位空前提高。毛主席更是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来一些女性先进工作者的代表。

如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就是以她为原型;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女航空人员在祖国的首都隆重地举行了起飞典礼;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她同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新中国早期建设中不断涌现。


随着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的地位整体来说有所提高,但是没有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没有触及男权社会的根本。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足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生产力水平不足触及和改变男权社会的根本以及支撑新的社会体系的建立。正是因为这一点,决定了妇女解放运动是一条长久的道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二、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奴性教育影响至深,使得现有的道德体系一直存在潜移默化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到习以为常的地步。这是有数千年男权社会留下来的历史债务,清除这个历史债务,需要新的道德体系的构建。传统思想影响的深度,决定了改造这种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场持久战。

三、由于中国地域的幅员辽阔,各地的发展程度的不同,与之配套的文化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传统道德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女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过程中,只能影响特定群体、特定地区,对于文化相对落后、传统道德占支配地位的地区而言,这种宣传的影响程度甚微。这些地区的女性,一方面受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支配,自我意识的觉醒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新思想对其影响较小,被觉醒的可能也较小。

四、由于新中国早期确立的公有制(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的不完全、不彻底的公有制)制度的中断,在公有制时期开展的各种文化革命也没有取得预期结果。以及后来80s的私有制度大范围复辟,公有制度逐渐式微,随之而来的改造不彻底的旧道德、旧的社会体系的复辟,诸如性工作者的重新出现,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同时由于当时生育制度及旧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迎来了低估,女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五、新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女权主义的崛起,这往往是一种极端的女权主义,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中女权的畸形与异化。这是一种病态的女权主义。


因此,由于以上诸多原因,以及诸多笔者能力之外未总结出来的原因,在现有的文化体系和道德体系中,女性往往没有和男性平等的地位。

诸如“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句话本质上是强调了女性的依附性,在逻辑中已经把女性地位放低了。

诸如女强人这类称号,就是一种对女性职场的一种缩影,因为社会体潜意识中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各个角落。

第2个回答  2022-04-14

中国女性地位有多高,相信这是很多人关心的一个社会问题,毕竟太多的男人尤其是已婚的男人总是抱怨自己过的水深火热的,看看别的国家的男人如果比自己惨也有点心理安慰,但是告诉大家一个事实,中国女性地位估计是妥妥的世界第一。可以从以下方面看出:

①社会地位:女性社会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工作参与度,毕竟只有参与了社会工作,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才能逐步的掌握社会。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度为70%,几乎和男人差不多,可以说女性撑起了中国半壁的工作岗位。虽然现在重要岗位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但是这一比例正在逐年地缩小。

②家庭地位:家庭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不是谁多做一点家务,也不是谁挣得多一点,而是谁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根据瑞银今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我们国家86%,记住是86%的家庭中都是女性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男性只能适当的参与家庭的财政决策。

第3个回答  2022-04-14

第一点:社会地位

女性社会地位,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工作参与度,毕竟只有参与了社会工作,才能获得相应的社会资源,才能逐步的掌握社会。中国女性的劳动参与度为70%,几乎和男人差不多,可以说女性撑起了中国半壁的工作岗位。虽然现在重要岗位的男性比例多于女性,但是这一比例正在逐年的缩小。能够越来越平等的获取工作机会,这在很多国家根本不可能的事情正在中国逐渐变为现实,虽然有时候女性在找工作时会被歧视,但是这种现状正在逐年缓解,相信不久的未来会一视同仁的。

第二点:家庭地位

家庭生活中什么最重要,不是谁多做一点家务,也不是谁挣得多一点,而是谁掌握家里的财政大权!根据瑞银今年发布的一项报告显示,在我们国家86%,记住是86%的家庭中都是女性掌握家庭的财政大权,男性只能适当的参与家庭的财政决策。

基于以上两点,我认为中国女性地位正在逐步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女性地位还是低于男性。

第4个回答  2022-04-14

“女性的地位已经够高了,不存在针对女性的职业歧视,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很优秀的女性,她们在各行业都做出了很优秀的成绩,完全看不到什么歧视。”

对于结构性的限制,个例没有意义,要看统计。

事实上,在大部分行业,都存在男女同工不同酬现象;在有些行业,对男女有着完全不公平的准入门槛,女性要做到非常优秀,才能进入普通男性轻松就能进入的领域;而在部分特定行业的头部位置,仍然完全由男性把控,少量的女性只是作为花瓶的点缀。

这些事实,不是由一则“我身边的优秀女性”的凡尔赛文学就能抹去的。何况许多本有潜力抵达世俗优秀的女性,因为这些不公与歧视,永远失去了迈入另一种命运的可能,例如,把升学机会让给弟弟而早早辍学的她,被“女孩子不适合学理科”而劝阻填报喜爱志愿的她,能力一样但因为性别在职业竞争中被锁死在天花板下的她。

“限制你的从来不会是你的性别,而是你的能力,歧视永远只会针对弱者,当你强大了,就能赢得尊重,就没有人敢歧视你,不要总拿性别说事,不找自己的原因。”

强大才能换来的尊重,不是尊重,是势利。如果女性要足够强大才能得到男的天然就享有的权利,那就是歧视。

呼吁平等,本就是要为弱势兜底,是为了每一个普通人,而不仅仅是精英与成功者。就像贫民窟里能出百万富翁,但这孤例不是我们否定整体性机遇与资源不公的证明,更不是把一切都怪罪到“能力”“努力”的傲慢万金油。


希望能帮到您,望采纳,谢谢!

第5个回答  2022-04-14

中国现阶段女性身份地位很高!

举两个简单的事实,第一,彩礼问题。今天困扰中国很多年轻男性的难题就是,你要娶一个老婆,你不单要有房有车,有工作有存款,而且你还要拿出很大的一笔彩礼。有的地方3万5万,有的地方10万8万,有的地方更离谱,动辄几十万。

第二个事实,在今天全球大多数国家,不管是西欧、美国甚至日本,男女结婚之后,女子要改姓啊,我原来家庭的姓不能用了,我要改我老公的姓。这在中国古代也是这样的,以前我们经常讲,在中国古代,女子甚至连名都没有,出嫁之后,你就叫什么蔡陈氏啊、王李氏啊,把老公的姓冠在前面,把自己的原姓冠到后面加一个氏字,那就是你的名字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