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贤举能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2

1. 荐贤举能文言文翻译

原文 孙吴奄有江左,亢衡中州,固本于策、权之雄略,然一时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人者,真所谓社稷心膂,与国为存亡之臣也。

自古将帅,未尝不矜能自贤,疾胜己者,此诸贤则不然。孙权初掌事,肃欲北还,瑜止之,而荐之于权曰。

“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后瑜临终与权笺曰:“鲁肃忠烈,临事不苟,若以代瑜,死不朽矣!”肃遂代瑜典兵。

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蒙遂亦代肃。蒙在陆口,称疾还,权问:“谁可代者?”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

逊遂代蒙。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为所挫。

虽更相汲引,而孙权委心所之,吴之所以为吴,非偶然也。 译文 孙吴之所以拥用江东,抗衡于中国,根本是因为孙策、孙权的雄才大略。

当时东吴的英杰,(如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四个人,是当时的(东吴)的所谓社稷心膂,)都是能与国家共存亡的大臣。但是因为自古将帅,大都认为自己是贤能之人,害怕有胜过自己的。

但是上面这些贤能的人则不是这样。孙权刚接执掌政权,鲁肃(北方人)欲去江北(投靠曹操),瑜止之,而向孙权推荐:“肃才宜佐时,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

后瑜临终给孙权写信推荐:“鲁肃忠烈,临事不苟,如果能用他来代替我,我死不后悔!”肃遂代瑜治军。吕蒙为寻阳令,肃见之曰:“你现在的才略不再是当年吴下阿蒙(因为吕蒙已学习了大量的知识)。”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吕蒙后来也代替了鲁肃执掌军权。

吕蒙在陆口,因有病辞职,权问:“谁可代你?”蒙曰:“陆逊意思深长,才堪负重,观其规虑,终可大任,无复是过也。”逊遂代蒙。

四人相继,居西边三四十年,为威名将,曹操、刘备、关羽皆曾被他们打败。虽然他们互相推荐引见,而孙权又能委心听之,东吴之所以为吴,并非是偶然的。

2. 文言文:< >的翻译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人选。

他称道解狐,这是他的仇人。晋侯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

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午可以胜任。”

当时羊舌职死了,晋侯说:“谁可以接替他?”祁奚回答说:“赤可以胜任。”由于这样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职为副职。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

《尚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

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

祁奚就是这样的。

3. 文言文:< >的翻译

祁奚请求告老退休,晋侯向他询问接替他的人选。他称道解狐,这是他的仇人。晋侯打算任命解狐,他却死了。晋侯又问祁奚。祁奚回答说:“午可以胜任。”当时羊舌职死了,晋侯说:“谁可以接替他?”祁奚回答说:“赤可以胜任。”由于这样就派遣祁午做中军尉,羊舌职为副职。

君子认为祁奚为这种情况下能够推举有德行的人。称道他的仇人而不是谄媚,安排他的儿子而不是勾结,推举他的副手而不是结党。《尚书》说:“不偏私不结党,君王之道浩浩荡荡”,这说的就是祁奚啊。解狐能被推举,祁午能被安排,羊舌赤能有官位,建立一个官位而成就三件事,这是由于能够推举好人的缘故啊。唯其有德行,才能推举类似他的人。《诗》说:“正因为具有美德,推举的人才能和他相似。”祁奚就是这样的。

4. 文言文 祁奚荐贤的原文

您好!

原文:

晋平公问于祈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祈黄羊曰:"解狐非子之仇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恨也."平公曰:"善良."遂用之,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祈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平公曰:"午非子之子耶?"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平公曰:"善."又遂用之,国人称善焉.孔子闻之曰:"善哉,祈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祈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

晋平公问祈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谁可以当任这个职务呢?”祈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去当。”平公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祈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去担当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平公称赞说:“好!”于是任命解狐为南阳县的县令,果然非常称职,老百姓都很称赞。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祈黄羊说:“京城里缺个军尉,谁可以担任这个职务呢?”祈黄羊回答说:“祈午可以。”平公说:“祈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祈黄羊回答说:“君王问的是谁可以担任军尉这个职务,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平公说:“好!”于是又任命祈午为军尉,果然也很称职,大家都赞扬他。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说:“祈黄羊讲的这些太好了!推荐外人不回避仇敌,推举家人不回避儿子。像祈黄羊这样的人,可称得上是大公无私了。”

5. 狄仁杰荐贤文言文翻译

圣历元年(公元698年)秋,女皇武则天为了选拔人才,命各位宰相各举荐尚书郎一名。

各位宰相都行动起来,积极推荐人才。令大家吃惊的是,狄仁杰把自己的儿子司府承狄光嗣举荐上去,居然被女皇陛下提拔为地官员外郎。狄光嗣干得很出色,十分称职,乐得武则天对狄仁杰说:“卿可谓是第二个祈奚啊!”

祈奚是春秋时晋国的中军尉,因年老请求退休。晋国国君晋悼公问他:“你退下来以后,谁可以接替你的位置呢?”祈奚毫不犹豫地说:“解狐可以接替臣的职务。”其实,解狐是他的仇人。为了国家利益,祈奚放弃了私仇,公正地举荐能够胜任的人才。很遗憾,国君虽然同意了祈奚举荐的解狐,刚要让他上任,他却不幸死了。晋悼公又问祈奚:“还有谁能接替你的职位?”祈奚回答说:“子午可以。”子午是祈奚的儿子。于是,就以祈奚的儿子祈午为中军尉。

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的故事。

武则天以祈奚比喻狄仁杰,这是对他最高的奖赏。

武则天又问狄仁杰:“娄师德这个人怎么样?”

娄师德在河陇40年,勤勤恳恳,一丝不苟,任劳任怨,把那里治理的井井有条,无论是汉族还是少数民族都很敬仰他、钦佩他。他性格敦厚,待人宽容,大家都很喜欢他。狄仁杰能够当上宰相,是娄师德的举荐,而狄仁杰对此事一无所知,他并为看重娄师德,甚至不愿让他当京官。

这一切,武则天心里清清楚楚,所以他用这个机会想向狄仁杰说清楚。狄仁杰并未感到女皇陛下的问话有什么特别,随口答道:“娄师德为将能守卫边陲,至于他个人如何,臣实不知。”

武则天又问:“娄师德善于知人吗?”

狄仁杰回答说:“臣与他同朝为官,并不知道他能识人。”

女皇武则天微微一笑,说:“朕能知卿,是娄师德所荐,难道这还不算知人吗!”

武则天的话,出乎狄仁杰所料,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能当宰相,是他所看不起的娄师德所荐。

狄仁杰带着惭愧的心情出宫,边走边叹气,心想:“楼公道德高深,像大海,我只是被大海包容的一个水滴,我看不到他的边际!”

一直到死,狄仁杰也没有机会报答娄师德,甚至连句感激的话都没有机会说。

实际上,娄师德根本不求狄仁杰的报答,他只不过为国家举荐人才而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