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那个快被黄沙吞噬的小县城现在怎么样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1

探索沙漠深处的绿色奇迹:民勤的重生之旅



在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一条生命的绿带顽强地抵抗着黄沙的侵袭,这就是曾经被沙漠边缘化的民勤绿洲。这片绿洲,如丝带般嵌入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之间,昔日的宣威县、镇番县,在民国时期因民风淳朴与人民的勤劳而得名,然而,恶劣的生态环境曾让这里的人们不得不背井离乡,形成了“民勤人无天下人”的独特现象。



在古代中国,民勤人以农业为主,但面对自然的挑战,他们选择踏上西口、闯山关的艰辛道路。背负着“自救救人”的使命,他们在驼铃声中开拓新的生活,骆驼成为了沙漠中的交通工具,明末清初,骆驼贸易兴盛,民勤驼道纵横四海,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纽带,被誉为“大帮驼铃走天下”。



然而,大跃进时期的“放卫星”政策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红崖山水库的建设,初衷虽好,却带来了生态的剧变。青土湖的干涸,沙漠的逼近,让民勤人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然而,正是在这样的困境中,民勤人的坚韧与智慧得以显现,治沙英雄们前仆后继,梭梭树井格固沙,使得治沙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奇迹发生了。干涸半个世纪的青土湖重现生机,碧波荡漾,成为休闲的胜地。民勤的人均收入大幅提高,实现了脱贫摘帽,成为甘肃省园林城市,特色农业如日本贝贝南瓜的发展更是让这片土地焕发出新的活力。尽管驼铃商队的辉煌已成为过去,但勤劳的民勤人以农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新篇章,书写着现代的繁荣与希望。



今天,民勤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使在最严酷的自然环境中,只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可持续的发展策略,人类依然能够战胜沙漠,找回失去的绿洲。这是一次关于生存、坚韧与重生的动人篇章,值得每一个人去致敬和学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