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思辨|你看不懂的爱情【小宇宙写作俱乐部】0904留言精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3
爱情被世人称之为千古绝唱,爱情被文学称之为永不凋谢的玫瑰。

爱情的模样千变万化,爱情的颜色绚丽多姿。

来一起看看你眼中的爱情,和别人眼中的爱情有什么不一样吧!

01  

 @ 过江南

莫言语:

不成功的才是爱情。多半成功的爱情都是交易。

02    

@ 张慧姝

爱情的本质:懂、欣赏、彼此成全最好的自己

曾有一首歌曲,在大学的时候单曲循环过无数个日月,Celion Dion的<Because You Loved Me>,里面的歌词,唱出了我曾认为的心中爱情的样子:

You were my strength when I was weak

You were my voice when I couldn’d speak

You were my eyes when I couldn’t see

You saw the best there was in me

现在,我依然认为这是我心中爱情的样子,然而,这样的爱情有些太高太远太遥不可及。后来,看了《阿特拉斯耸耸肩》,书中塔格特小姐的爱情:“支持我一直不停歇的正是我对你的爱、我和你在一起的渴望,以及当我和你面对面站在一起时,能够无愧于你的那个希望。现在我明白我永远找不到你——你不可企及、或者从不存在——但我的余生依然属于你……”,让我看到了一种可以无限接近,但似乎永远无法靠近;可以无限遐想,并在遐想中行动促使自我成全最好的自己的爱情。

03   

@ 对半独白

爱情是在最美的时刻,结遇一段尘缘,是情感的交融,亦是内心对灵魂的倾慕。

诗中乾坤虽大,唯情一字难解。最喜欢那句“陪你一起慢慢变老”!爱情不是最初的甜蜜,而是繁华退却依然不离不弃。

《至此终年》是我看过之后感触最深的一本小说。看得又难过又感动,虽然赚了我不少眼泪,但是这种感情令人回味无穷。

“这世界就是这么不公平,有人一辈子为了爱情死去活来,从来不用去考虑生活艰难。可有人只是苛求那么一点点的平静生活,却要面对各种老天的刁难。在遇到顾平生以前,她总觉得自己真是可怜,父母是债,一辈子无法摆脱。可遇到顾平生之后,心疼的却只有他。那么想要母爱,却见接害死了自己的母亲。那么想做个好医生,却不得不终生放弃。这世上和他有血缘关系的人越来越少,他拼命想要抓住,却终究徒劳……”

04 

 @ Java Xu

我觉得爱情的本质,不过是因为害怕一人的寂寞,所以找了个同样害怕寂寞的人一起壮胆。之所以会有小孩,因为他们觉得两个人还是不够,要凑多些人。

文学作品也好,影视作品也好,所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爱情,都有同一个特点,就是求而不得。人类是一种奇怪的生物,太容易得到的,新鲜感过后就容易生厌。而当出现阻挠,因为两人有了“共同敌人”,所以会产生较为激烈的对抗情绪,进而让双方产生“生死相许”的错觉。比如情深深雨濛濛中,陆书桓本来跟漂亮又知书达理还门当户对的如萍在一起,但是没多久就没感觉了,看见叛逆的依萍,因为家长的阻挠和世俗的偏见(外交官儿子和舞厅歌女),两人就莫名产生一股“全世界都不理解不支持我们可我们一定是命中注定必须生死相依”的错觉,从而闹出了后面一大堆事情。

05 

  @ 晋瑗

爱情的本质是个不断寻觅灵魂伴侣的过程。人性的孤独注定了,人一生都渴望爱情,寻觅爱情,追求爱情。

爱情最美的模样应该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有种朦胧的美。最理想的爱情应该是,寻觅到一个灵魂伴侣。

人生的每个阶段对爱情的理解和向往会有所不同。比如年轻时的爱情,可以海誓山盟,生死相许。但激情过后归于平淡,中年时的爱情,才能体会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不易。

能经得起岁月冲刷的爱情才是真正的爱情。

爱情是文学作品中的永恒主题,每一段爱情都让人动情,动容。我记忆中保存着的美丽爱情模样,莫过于红楼梦中的宝黛之恋。有一个细节记得,林黛玉父亲去世了,贾琏陪黛玉回乡奔丧,当贾琏的小厮回来报告贾琏黛玉归期时,凤姐向宝玉笑道:“你林妹妹可在咱们家住长了,”宝玉道:“了不得,想来这几日他不知哭的怎样 呢”说着,蹙眉长叹。

06

@ 昕城

1.说一下爱情的本质是什么?

答:自尊(看见自己)

2.请用一句话描述你心中爱情的样子?

答:人生若只如初见

3.谈一下,哪部文学作品中的爱情,让你印象深刻?举例说明其一一段细节

答:文学作品里接近爱情真相的,只有《呼啸山庄》,没有之一。

人,与生俱来是孤独的种子,当你遇到世界上另一个自己的时候,你就走出了孤独。

《呼啸山庄》里凯瑟琳说过,她爱希斯克利夫,是因为他比她更像自己。尽管男主是个像独狼一样彻头彻尾的恶人,有时甚至是一个罪犯,但他们的灵魂是相似的和共享的。

她爱他不仅是因为同情,她爱他就像是爱自己心中那个叛逆鲜活张扬的灵魂。

人的一生中,遇到爱,遇到性都不稀奇,稀奇的是遇到理解,所以希斯克利夫对于凯瑟琳来说,是独一无二的。

爱情就像一面镜子一样,如果你的灵魂真正的被一个人看见,你就会爱上这个人。

通过爱你,我看见了自己。

我爱你,因为在你眼中,我真正找到了自己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的感觉。

最后,我想说:‘’你上哪里去找另一个你自己呢?‘’

请踏上属于你的唯一一次爱情之旅……

07

@ 情浓休说痴

爱情的本质是荷尔蒙。

不论在什么境地下,想到你,嘴角就会不由自主的微笑。

印象最深刻的爱情:一万个人有一万种爱情。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越是充满遗憾的爱情越是令人印象深刻吧。比如纳兰容若与卢氏,“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

连鲁迅先生都说“我寄你的信,总要送往邮局,不喜欢放在街边的绿色邮筒中,我总疑心那里会慢一点。”

08

@ 爱生活的颖儿

话说爱情的本质我真的没有思考过,我觉得爱情就是简单的相互喜欢,相互吸引罢了,没有山盟海誓,没有地老天荒。就是一起牵手走过一辈子,像每天一起吃饭,一起睡觉一样简单。

我现在的爱情就是我心中爱情的样子,简单纯粹,在一起的时候珍惜,共度美好时光,哪怕一句话不说,只要你静静的在身边就好。

不在的时候,安静的做自己。

我最喜欢的爱情其一是才女林徽因和梁思成。一起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其二是杨绛和钱钟书,那些生活中趣事,每每想来都是满满的甜蜜。

09

@ 叶秋轶

爱情的本质是两个人之间的合作。

我相信,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也就是说,爱情是成熟人之间的等量价值交换。听起来很残忍,觉得我太现实,但从人类心理的角度审视,事实如此。如果一个傻白甜,什么都没有,就有一个高富帅,不离不弃的爱她,你认为这是盲目还是冲动,又或者就是一个神话?

我们看到的“伟大的爱情”,多半出现在文学作品中,是一种“偶像化”的爱情。用弗洛姆的话说:“一个没有达到产生自我感觉高度的人,倾向于把自己所爱的人‘神化’。他同自己的力量异化并把自己的力量反射到他所爱之人身上,他所爱之人被当作一切爱情、光明和祝福的源泉而受到他的崇拜。在这一过程中,人失去了对他自己力量的觉悟,在被爱者身上失去自己,而不是找到自己。但是从长远来看,由于没有一个人能符合崇拜者的心愿,当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失望,而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就是寻找一个新的偶像—有时候会出现恶性循环。这种偶像化爱情形式开始时的特征是爱情体验的强烈性和突发性。”

这一段话,是不是向我们解释了,文学作品中偶像化的爱的实质。现实生活中,爱就是双方条件的等量交换,如果不平衡,就必然产生冲突。有一句话说,我拿什么爱你,同样,你用什么爱我?爱情没有那么扑朔迷离,也没有那么徇烂多彩,爱情就是两个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合作,合作经营一个家庭。

我个人喜好《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伊丽莎白和达西,其实就是一对条件适合的伴侣,但是在相爱相知的过程中,他们要不断否定、不断探视、不断调整,达到彼此的平衡,消除那份傲慢和偏见,才能相聚相守。这就是真实的生活和爱情。简奥斯汀喜欢用一场场茶会和舞会来描写故事,看似单调,却充满离奇,因为每场聚会都有不一样的心态,都是有利益的权衡,都有爱与不爱的纠葛,都为最后两个人能达成一致意见,成为合作共同体,做了充分的铺垫和酝酿,真的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

编后语:

对于爱情,我们无须评判它的孰对孰错;爱情就是一个过程,不要去苦苦追寻所谓的圆满和结果。无论美好的爱情是存活在文学作品里,还是被吞噬在现实生活里。对爱情,还是心存美好,抱以幻想吧。因为美好的事物会激发我们对美好的向往!哪怕是“你不可企及、或者从不存在——但我的余生依然属于你……”。这种对爱情的虔诚,对梦想的渴望,即便是一种可以无限接近,但似乎永远无法靠近的遐想,这种遐想如果能带给你一丝安宁和惬意,也是值得的。

心存“爱情”,保持爱的能力;珍惜爱情,哪怕它低到尘埃里。

【小宇宙写作俱乐部】
相似回答